APP下载

益肾强督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1-08-28杨林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4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活血

杨林芝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性激素(雌激素)分泌缺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疼痛、膝软无力、步履艰难等[1]。我们按照益肾强督活血法自拟益肾强督活血复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8例,对其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骨密度(BMD)及X线的改变进行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7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年龄45~72岁,平均62.5岁,闭经年龄平均49.5岁,年龄45~56岁。对照组3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5岁,闭经年龄平均50岁,年龄44~55岁。两组均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在年龄等方面经过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刘忠厚主编的《骨质疏松症》有关诊断标准[1]。病例纳入标准[2]:①年龄 >50岁;②自然绝经≥2年;③有负重性或(和)自发性的周身或胸、腰背痛;或轻微损伤所致的骨折史;④BMD低于同年龄组的1个标准差或年轻人峰值的2个标准差;⑤排除肝肾疾病、脊柱炎、肿瘤骨转移、卵巢切除术后等;⑥1年内未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或连续药物应用≤4周。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主要症状:肢体疼痛或腰膝酸软、畏寒、神疲倦怠。②主要体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耳鸣、头晕、失眠、舌质黯红、脉沉弦。

1.3 治疗及观测方法 (1)一般治疗:常规饮食,治疗前1周停用激素及影响本观察的药物,并行X线及骨密度测定。(2)药物:观察组:口服益肾强督活血方组成:淫羊藿10 g,补骨脂15 g,仙茅10 g、金毛狗脊9 g、鹿角霜15 g、川续断10 g、骨碎补 10 g,黄芪 15 g,丹参 15 g,芡实 10 g,红花 10 g,枸杞子10 g,肉苁蓉10 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加减:有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阳虚症状者,去骨碎补、芡实,加制附子10 g、益智仁10 g;有腰膝酸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者,去茯苓,加龟板胶10 g(烊化)、阿胶10 g(烊化);有面白无华,手足浮肿、四肢乏力、懒言少动等气虚症状者,去淫羊藿、芡实,加桑椹子10 g、泽泻10 g;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血虚症状者,加当归20 g、熟地20 g。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钙(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10063产品批号 11081842,10ml/次,3 次/d。(3)观察周期:自服药第一天算起,观察180天。(4)观察方法:X线检查:全部病例均摄腰骶部或双髋部关节正侧位片。BMD测定,使用DPX-IQ双能X线(DEXA)骨密度检测仪(美国Lunar公司生产),按照统一规定测试方法在 L2~4骨处测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疼痛消失,症状改善显著,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2%或X线检查有所改善;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明显或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1%~2%或X线检查轻微改变;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变化,症状无改善,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1%或X线检查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治疗组0.612±0.149 0.685±0.129 <0.05 0.659±0.153 0.748±0.137 <0.05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女性绝经后的最初2~3年,每年的丢失骨量可达到6%[3]。因而在围绝经期的早期对妇女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此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其骨折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中医历代文献中没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根据本病多有全身疼痛,四肢关节、腰背尤其显著的特征,当属“骨痹”、“肾着”范畴论治。中医认为,肾主骨、藏精、生髓,精充则髓足,髓足则骨强。因女子“七七”后,天癸已竭,肾虚精亏,肾阳衰微,阴阳俱虚不能相互化生,故而骨弱;年老气血渐虚,筋骨失于荣养,故则疼痛难忍。临床主要存在肝肾不足、脾胃气弱、瘀血阻滞、阳虚寒凝等症候特征,因此,本病的治疗,当以温肾、强督、活血并重。益肾强督活血方为笔者临床经验方。本方以“肾主骨”这一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辨证,紧扣益肾、强督、活血三法,辅佐益髓壮骨之品达到治疗目的。方中淫羊藿、补骨脂补益肾气为君;鹿角霜、金毛狗脊通达督脉之阳气,仙茅、肉苁蓉温补肾阳为臣;川续断补肾强筋,枸杞子补肝肾养血而强筋,芡实增强补益肝肾功效而又固秘精气,骨碎补补骨镇痛,黄芪益气,丹参、红花活血通络共同为佐使,诸药合用,补泻结合,开合相济。全方能补肾强督活血。再经辨证针对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等情况随机加减以达精生髓足,骨强筋壮的目的。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分析证明:组成益肾强督活血汤的药物大多数对免疫机能都有很好的调节提高作用。其中仙灵脾、鹿角霜具有明显的促性腺机能作用,骨碎补亦具有促进骨对钙的吸收、骨质的形成作用。诸药通过有机的组合使肾阳振奋,精髓得补,诸症自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多方面的,现代医学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骨质疏松,并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绝经后妇女腰椎BMD下降和改善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临床症状,但疗效有限。笔者认为益肾强督活血法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增加患者BMD,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且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绝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1]刘忠厚.骨质疏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2-162,529-534.

[2]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检测标准.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3]王艳丽,潭丽.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7,20(1):26-30.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活血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