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优势分析

2011-08-28胡向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2期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血糖

胡向阳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表明初诊糖尿病尚存有50%的胰岛细胞功能。若能设法让这残存的50%的胰岛细胞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而甘精胰岛素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替代制剂。我们也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初发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50例,女 70例;年龄32~74岁,平均(45.2±5.92)岁;平均体重指数(24.82±2.32)kg/m。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格华止,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早餐前皮下注射10U,以FPG3.8-6.5 μmol/L为目标,每3天调整一次,每次增加2u。对照组:预混胰岛素优泌乐25+格华止,优泌乐25起始剂量为0.2 u/(kg·d),每日总量按2∶1比例分配至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每3天根据FPG及2 hPG调整剂量。

1.3 项目测定 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清晨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P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疗程中检测病情检测采用德国拜耳公司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FPG、2 hPG的影响 治疗前,两组FPG、2 hPG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FPG、2 hP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组的FPG、2 hPG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PG、2 hPG的变化(±s)

表1 2组治疗前后FPG、2 hPG的变化(±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 hPG(mmol/L)治疗组-治疗前60 7.26±0.58 9.36±2.63 60 9.56±2.19 15.41±2.93治疗组-治疗后 60 6.25±1.00 8.26±2.96对照组-治疗前 60 9.56±1.26 15.59±2.56对照组-治疗后

2.2 安全性 2组各安全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疾病群。而在糖尿病群体中,糖尿病占了约95%。2型糖尿病是全世界范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据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糖尿病患患者数为2.11亿,但2009年IDF的这一统计数字已增长到2.46亿,预计2025年将达3.8亿。我国是糖尿病第二大国,目前估计有5千万糖尿病患者。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在迅速升高,合理和及时干预对控制血糖达标及维持血糖稳定是必不可少的[3]。传统糖尿病治疗方案一般是遵循:阶梯式饮食治疗-以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基础或预混胰岛素治疗+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步骤,按部就班,逐级上升。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满意,当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般糖尿病病程已超过10年,胰岛细胞功能也己趋丧失殆尽。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似物。它是在人胰岛素B链的c末端加上了2个精氨酸残基,由此改变了胰岛素的等电点,使pH值6.4升至6.7,故在生理的PH条件下更难溶解,吸收更为缓慢;同时其A21的天门冬氨酸被替换为甘氨酸,可以阻止化学脱酞胺作用,使得六聚体结构更稳定,在酸性环境中也有较好的稳定性,生物活性提高[2]。在甘精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中,空腹状态下持续、小量而稳定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是保持肝糖稳定输出、保证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变动的主要调节因素。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模拟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本研究中,采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组较采用预混胰岛素的对照组在对FPG、2 hPG的影响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提示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并每日注射1次,大大提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甘精胰岛素确实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替代制剂,值得在糖尿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1]孙丽静.二甲双肌联合拜唐苹治疗初发糖尿病疗效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2(3):15-16.

[2]全会标,高勇义,陈道雄,等.格列美服联合二甲双肌治疗初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3939-3940.

[3]王淑芳,曲晓红,赵颖.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初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山东大学学报,2006,44(2):143-145.

猜你喜欢

甘精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