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9例

2011-08-27陈曙红邵剑锋何灿明谭正炳薛祖洪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病毒性

陈曙红 邵剑锋 何灿明 谭正炳 薛祖洪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靖江 214500)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9例

陈曙红 邵剑锋 何灿明 谭正炳 薛祖洪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靖江 214500)

目的 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舒肝宁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注射液入液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TBIL、ALT、AST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舒肝宁注射液

笔者近年来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肝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住院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9例,诊断符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相关标准。全部病例均有肝区隐痛不适、乏力、纳差、腹胀、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痛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异常,总胆红素(TBIL)均≥20μmol/L,排除溶血、先天性疾病。药物性肝炎及其他梗阻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17~48岁,中位年龄29岁;病程14~59d;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13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例,急性戊型肝炎20例,急性甲乙混合型黄疸型肝炎2例,急性乙戊混合型黄疸型肝炎3例;伴有肝、脾肿大者32例。对照组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18~52岁,中位年龄28岁;病程13~54d;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12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3例,急性戊型肝炎22例,急性甲乙混合型黄疸型肝炎1例,急性乙戊混合型黄疸型肝炎2例;伴有肝、脾肿大者33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用舒肝宁注射液(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两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

1.3 观察项目 在治疗前、中、后期分别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肝炎血清标记物,肝、脾脏B超等。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血清ALT、AST、TBIL下降超过治疗前50%。无效:仍有消化道症状,ALT,AST,TBIL下降未超过治疗前50%,并有波动。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组TBIL、AST、A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恶心感,经稀释后缓慢滴入皮疹消失;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皮疹消失。两组均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AST(U/L)治疗组 治疗前 112.50±40.30 645.50±128.90 535.60±132.30(n=49) 治疗后 18.10±3.90△ 30.20±15.30△ 26.31±12.20△对照组 治疗前 118.30±36.90 635.60±127.80 534.30±123.50(n=50) 治疗后 49.40±11.20 65.20±21.40 67.50±11.60组别 TBIL(μmol/L)ALT(U/L)

3 讨 论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病,这个时期的患者传染性强,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急剧加深,病情发展快,如未能及时治疗,可使病情恶化转为急性重症肝炎,或病情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中医学中“黄疸”、“胁痛”等范畴,其发病基础为湿热蕴结,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为主。舒肝宁注射液主要药物有茵陈、栀子苷、黄芩苷、灵芝、板蓝根等多种成分组成。其中茵陈和栀子有明显的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的功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2];茵陈和栀子具有利胆、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作用;黄芩和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病毒和细菌有抑制的作用;其中黄芩苷对由四氯化碳、半乳糖胺等所致的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转氨酶降低[3]。板蓝根多糖能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对肝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灵芝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多糖、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它能双向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故舒肝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等作用。本资料显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舒肝宁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退黄降酶、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疗效可靠,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2]顾武军.《伤寒论》阳明篇有关问题评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2):65-69.

[3]张压丙.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对实验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2):128.

[4]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2.

R512.6

B

1004-745X(2011)10-1686-02

2011-03-15)

猜你喜欢

黄疸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茵陈蒿汤治无黄疸型肝炎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关于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与分析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