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痛宁治疗血管性头痛34例

2011-08-27王美香奚彩崑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蒺藜葛根川芎

王美香 奚彩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头痛宁治疗血管性头痛34例

王美香 奚彩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头痛宁 血管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治疗棘手,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头痛宁是奚彩崑教授的经验方,笔者以其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并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23~57岁;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1.80年。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20~55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2.00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神经病学》[2]有关标准拟定,TCD检查提示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以协助诊断。中医辨证属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或固定不移,面色晦滞,舌暗或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排除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重度高血压、癫痫、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头痛宁胶囊(葛根、川芎、当归、天麻、菊花、白芍、白蒺藜、细辛、蔓荆子等组方,由我院制剂室制成胶囊,每粒0.5g),每日3次,每次3粒,饭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予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以上无发病,脑血流图恢复正常为治愈;头痛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脑血流图指标好转为显效;头痛发作减少、症状减轻者为好转;头痛程度无改善者为无效。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血管性头痛是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视为“瘀血头痛”,其病位在头,多因头部气血不畅所致。头乃人之高位,风邪上扰,清阳之气受阻,气滞血瘀,脑窍脉络不畅,不通则痛,发为头痛。因而治法以活血祛风、化瘀通窍。头痛宁组方为葛根、川芎、当归、天麻、菊花、白芍、白蒺藜、细辛、蔓荆子等。葛根升清祛风,解肌止痛;川芎理气活血,可上行头目疏通脑络,祛风止痛,乃治疗头痛之要药;当归养血活血,通经止痛,并抑川芎窜太过之患;细辛祛寒止痛;白蒺藜平肝息风;蔓荆子清肝经风热,体轻上行,清头目,止头痛,用之疏风止痛而不燥。诸药并用,可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现代药理分析表明川芎、当归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对聚集的血小板有解凝作用[3];细辛有局部麻痹镇痛作用[4]。诸药配合,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脑血管流量,并抑制致痛物质生成,达到预防、治疗头痛的功效。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本观察表明,头痛宁治疗高血管性头痛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持久,是血管性头痛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2]侯熙德.神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4.

[3]李洁.神经内科病临床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45.

[4]北京中医院.实用中医[M].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13-214.

R741.041

B

1004-745X(2011)10-1669-01

2011-04-19)

猜你喜欢

蒺藜葛根川芎
蒺藜的本草学考证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又被蒺藜扎了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