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动态汛限水位”来利用雨洪资源

2011-08-15谢艳红白建学师清冶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6期
关键词:气象预报雨洪库容

□谢艳红 白建学 师清冶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雨洪资源的依法利用,早已在国外广泛展开。但受制于传统防汛观念等多重影响,国内的雨洪资源利用,虽已展开,但还面临着重新对每个水库科学、合理地计算出每个时段的汛限水位高度,然后再依法予以重新确认的难题。更为困难的是各级行政部门为了多产粮而“压”水库管理部门不顾风险地尽可能多蓄水。在这些双重压力下,现阶段用“动态汛限水位”来化解矛盾,使水库管理部门从被迫接受潜规则的超汛限蓄水,转为依法科学合理地利用雨洪资源,是唯一的选择。

水库的两难困境

一般而言,对应水库校核水位的最大库容,要高于水库汛限水位对应库容的20~100%。也就是说,水库处于汛限水位时还可以多蓄水20~100%。但为了使水库上游洪水骤然来临时,下游河道水位的相对平稳,在汛期,有防汛任务的水库应该留出防汛库容,也就是说减少蓄水。而对地方政府来说,为了预留出防汛库容,让水库在上游有来水的情况下白白弃水,无异于弃钱扔钱。对应水库的汛限水位而言,最多的扔钱达100%,这是地方政府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在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连年干旱的情况下,对腾出防汛库容通常不甚了解的地方政府官员,是不能允许扔钱100%的。因为这些自然补给淡水资源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时会高出水资源自身价值的几百倍。

由于气象技术的限制,现有的中长期气象预报准确率不高。若外行的行政领导一味地要求水库超汛限多蓄水至设计水位,即“坝有多高、水蓄多高”,甚至另外在溢洪道上“码袋子”蓄水,这就等于逼迫水库法人代表承担违法的责任。一旦水库上游集雨面内发生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水库被迫加大放流造成下游河道出槽甚至垮坝,责任承担者往往是水库法人代表。他们所面临的是“不多蓄水要被上级‘摘乌纱’,多蓄水一旦造成事故,就一定被法律(也包括上级)追责”的两难困境。

生逢其时的动态汛限水位

面对一些水库不得不超汛限水位蓄水的现实,那些水库法人代表们所承担的巨大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压力正随着水资源短缺、全球缺粮和全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大环境而剧增。利用雨洪资源、“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等口号的提出,更给各级行政部门“压”水库法人代表多蓄水提供了口实。这正迫使水利、水务行业承受着巨大风险去探索洪水适度风险调度。在诸多洪水适度风险调度的选项中,最可行的,当属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

由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按照《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规定,夏汛期为每年的6月15日至9月20日,但主要降雨期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月15日至8月15日。

因此,在有足够来水的前置条件下,黑龙江省各地实际存在的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过程是:

在每年的4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由于即将到来的泡田期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根据本水库的安全状况,可以适度超汛限水位蓄水,一般不超过汛限水位相应库容的20%。可以超汛限水位蓄水的一般经验和根据是,此时的入库水大多是冬季融雪后形成的,按照物理学的定义:热力学系统是惯性系统,融雪成水的速度通常是缓慢、渐进的。对水库而言,缓慢、渐进的入库水量是可控的。经验证明,对无安全隐患的水库来说,短时、适度的超汛限水位蓄水是可行的。

6月15日至7月15日,由于还不是主汛期,加之水稻正处于第3次至第4次灌溉期之间,水库需要不断地放水灌田,许多水库仍按照超过汛限水位相应库容的0~10%之间的动态蓄水,并根据中短期气象预报及时进行调整。

在7月15日至8月15日主汛期,原则上必须严格按照上级防汛部门批准的汛限水位蓄水。但在第4、第5灌溉期之前,如果有可靠的中短期气象预报,仍可以适度地超汛限水位蓄水。超汛限水位蓄水的水位和水量,应结合中短期气象预报和该灌溉期用水量来确定:即在没有有效降雨的可靠气象预报条件下,超汛限水位蓄水量,以不超出本灌溉期用水量为准。

在8月15日至9月20日的非主汛期,由于本年度水稻的5次灌溉已经完成,超汛限水位蓄水量,应根据中短期气象预报,以降雨前后的水库泄量,不威胁下游安全为准。

以上所述,均以确保水库安全及相关设施能够承受高水位长时间浸泡为准。

事实上,由于黑龙江省地域面积辽阔,东西横跨14个经度,直线距离约1050公里;南北横跨10个纬度,直线距离约1100公里;海拔也从40米到1700米不等,应允许各地自行确定不同时段的动态汛限水位。

在此基础上,上级行政部门应按照重新核准的动态汛限水位,该蓄水时蓄水,该放水时放水,不应再给水库施加新的压力。用新核准的动态汛限水位,可消除一些部门领导冒险“加码”蓄水的弊端。

势在必行的变革

各地事实上普遍实行的动态汛限水位,正在促使上级防汛主管部门重新科学、合理地核定每个水库防汛风险的“度”。根据每个水库的现状,给每个水库科学、合理地计算出不同时段动态汛限水位的高度,然后再依法予以重新确认。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在汛期要加密中长期气象预报的频度,努力提高中长期、尤其是中短期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力求使动态汛限水位的确定,建立在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据的基础上。

目前,洪水的适度风险调度,即利用每年的秋汛和春汛,也就是非主汛期时,科学地超兴利水位蓄水,已在很多不以防汛为主的中小水库悄悄进行。要利用雨洪资源,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在全球性缺水的今天,是不容回避的难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对防汛责任人的考核,不仅要看所负责地区的防汛安全,也要考核该地区的抗旱安全,并逐步地转变观念和更新制度,对防汛安全责任人的考核要有所创新。

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根据财力可能,对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消险,使采用了动态汛限水位多蓄水的水库,能够承受更长时间、更高水位的压力和浸泡,努力把握好科学确定防汛风险的“度”。根据每个水库的现状,为每个水库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动态汛限水位的高度,然后再依法予以重新确认,确保“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从口号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气象预报雨洪库容
龙江气象预报服务团队助力北京2022冬奥会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月潭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
当前气象预报服务的特点与改进策略探索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的有效探索
零库容梯级电站联合调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