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1-08-15赵桂玲周稳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河北省养老

□文/赵桂玲 周稳海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文/赵桂玲1周稳海2

自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以及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找出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素

一、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民家庭规模下降,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传统养老模式正在经受各种挑战。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我国政府从1987年开始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009年11月13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一批试点为全省10%的县(市、区),以后按照国家部署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前,相继第一批试点18个县(市、区),第二批试点19个县(市、区)已经启动。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制约其发展。本文着重对影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促进其发展的突破口。

二、影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人口因素

1、人口的老龄化。依据联合国将一个国家(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从2000年开始河北省农村就已经跨入老年型社会,并且老年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为68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3%;2009年为98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9年间全省净增老年人口314万。假设全省老年人口每年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36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左右,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河北省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严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以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后盾,而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是在河北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而物质基础相对薄弱,“未富先老”格局增加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巨大需求。

2、家庭人口的数量。我国农村传统家庭大多数是扩展型的大家庭,重视家庭和血缘亲情关系,农民信任的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依靠的是代际“反馈模式”,即上一代抚育下一代,下一代反过来也要赡养上一代。人们的老年风险通过大家庭成员共同承担是可行的。但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愈加明显,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年人、抚养一个孩子的结构形成。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土地被工业征用,很多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村人转成了城市居民。但是,由于文化知识、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从事的工作大多是第三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入大多比较低、社会地位也比较低,往往使得他们对家庭人口的供养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有所提高。

3、人口的教育程度。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和投保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的文化水平及农民本身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的速度缓慢。河北省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制约着农村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因素

1、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财政投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府对一个地区的财政投入大小影响到该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得越快,才能在一定基础上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并且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得越高,相应地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会更高,从而又推动了社会养老保险向前发展,反之就会制约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其次,政府财政投入影响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最后,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可持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数量将逐渐下降和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者,因此养老基金的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加大,养老基金收支失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需要依赖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政府对基金缺口的弥补直接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可持续性。

2、集体补助程度。河北省政府2009年正式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集体补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养老基金待遇水平,从而影响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政策规定的农民养老保险费集体补助在河北省许多地方很难实现。由于农村集体积累基金来源主要是乡(镇)、村办企业的创收,而绝大多数村集体都因为经济状况不景气,难以拨出专款来补充农民养老保险。乡镇企业在农村分布及发展很不平衡,在没有乡镇企业或乡镇企业赢利性差的地区,农民根本得不到养老保险的集体补助部分,削弱了农民的参保意愿。因此,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

3、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民是否能一直交得起保费,也就是能否保持农村养老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虽然近几年河北省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相对于工薪阶层,其收入预期性低、稳定性差。对于纯粹从事农业的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受气候、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收入很不稳定,即使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农民的资金受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生产投入期间资金紧张,在农产品销售期相对比较宽裕;而那些进入城镇打工的农民,受到技能、知识以及就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工作往往不稳定,经常变换工种和就业地点,收入也不稳定。因此,从整体看,农民群体的收入很不稳定。收入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强化了农民的储蓄意识,重积累、轻消费是农民的基本消费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养老保险产品这一消费品的需求。另外,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更低,农民收入仅仅能够满足自己目前的生活所需,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而将会大大降低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效果上看,东部地区收入较高,农民具有较高的参保意愿,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较低,农民的参保意愿较低。因此,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推进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关键。

(三)社会文化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河北省大多数乡村至今还保留着儿子继承遗产与养儿防老的习俗。家庭保障仍然是农村居民认为最合理、最可靠的保障。农民多将自己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费用看作是一种未来将在养老上获得收益的投资,他们的养老资源将来要靠子女来提供。改革开放以来,有的农民对国情有了深刻的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增强了,但由于政府的宣传、引导、支持力度有限,大部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并不十分了解。由于曾经基层政权机构和干部的乱收费,一些干部的贪污和腐败行为致使有的农民担心缴纳的保费将来无法兑现等,许多农民对于新型的养老方式——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另外,养老保险的收益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影响着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法律因素。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保障机制是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涉及到劳动者代际之间或生命周期收入的再分配问题,这些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支撑。养老保险的管理涉及很多的社会群体、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要保证其高效运转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界定其权利和义务关系。长期以来,河北省乃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强调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参加的原则,但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政策的执行情况无法可依,造成了各地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撤销,保险基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发放等没有正规的法律程序来保证它的顺利实施,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使农民缺乏安全感。结果导致农民更偏好把钱留在自己手中,不去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五)制度因素

1、缴费水平。新农保规定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农民在缴纳保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来选择适合的档次,但由于河北省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所以大多数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最低的100元/年。如果参保人从16岁开始缴费,交到60岁,假设参保人所缴保费以及地方政府补助都存入银行,以年利率3%计算,他的个人账户全部储蓄余额为11,923元,所以到60岁时河北省农民个人每月最多才能领取140元养老金(85元来自个人账户、55元来自政府补贴)。与目前的物价及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相比,保障水平显然有些偏低,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2、基金管理。社保机构负责新农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目前,基金实行的是县级管理,存在着基金分散、运行层次低和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经办单位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编制缺位、业务素质偏低,很多基层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对新农保政策把握不准,工作效率低、工作漏洞多,难以适应新农保制度的快速发展。

3、基金的保值增值。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形式,农民在投保前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将会影响农民的参保行为。农民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实际上考虑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目前,新农保基金在资金运用上,主要是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受到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目前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尽管银行利率多次上调,保险基金也很难实现增值。如果收益率尤其是个人账户收益率过低,农民长期缴费意愿将大受影响。

三、结论

以上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制度等方面,对影响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将增加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第二,农民较低的收入水平、薄弱的保险意识、较低的受教育程度,法律保障的缺乏以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是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政府和集体的财政支持是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动力。河北省需要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善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不利因素,尽早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1]常旭.河北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学理论,2009.7.

[2]张德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9.5.

[3]王桂清,葛开明.完善养老金个人缴费制度的思考[J].社会保障研究,2009.2.

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2010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0457204D-10)的成果之一;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跟踪调查”(课题号:201003087)的成果之一

F840.67

A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河北省养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