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技协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de重要社会力量——关于双流县农技协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1-08-15郑树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兴村双流县农技协

□郑树明

农技协是科协系统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基层组织,在宣传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学习、应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技协把农村的各类乡土人才、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聚集起来,上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下联广大农户,打开了科学技术进村入户的渠道,变成在农村普及推广先进技术的一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社会力量,直接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农技协所特有的“协会+企业+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党支部+协会+农户”等形式,也促进了农村经济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

一、农技协在服务统筹城乡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正确处理合作社和农技协的关系,大力发展农技协 2006年,《农民专合组织法》颁布后,农技协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影响。通过对《农民专合组织法》的学习研究,发现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富裕农民的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用经济利益把有实力的农民结合在一起,农民入社的进入门槛较高;而农技协则是一个广泛的社团组织,以对科学技术的共同兴趣爱好为纽带,以普及应用科学技术为目标,用志同道合把大家结合在一起,农民入会进入门槛较低。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专业基地,帮助农民致富。因此,农技协和专业合作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农技协要以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合作社要以农技协广泛的社会基础为依托,联系更多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双流县在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农技协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目前,全县有合作社161个、农技协86个。其中:有5个农技协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项目支持;省级示范农技协3个;市级示范农技协5个。注册会员人数13 525人,联系农户117 546户。2009年,农技协实现销售收入104 389万元,每年帮助农民增收过亿元。

2.创新农技协运行机制,使其在城乡统筹中发挥更大作用

(1)推进农技协托管试点 农技协托管主要是针对那些技术水平差的会员,协会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将其生产资料如渔塘、果园托管起来,统一进行管理和销售,农户以打工者身份参与整个技术过程,几年后,协会将托管的生产资料无偿归还农户。这不仅实现了农户生产资料的保值增值,使农户学到了技术和经营理念,而且农户还有3份收入:一是生产资料托管的保底收入;二是农户在托管基地打工的收入;三是生产资料托管的分红收入。2008年,双流县枇杷产业协会开展了托管永兴枇杷沟的试点。永兴枇杷沟有近1 000亩枇杷,由于农户大量外出打工,缺乏劳力以及农户种植技术差、资金投入少、规模经营小等原因,导致一些枇杷园疏于管理,枇杷每亩收益仅几百元甚至无收,出现了部分农民毁树栽粮的现象。为此,在县相关部门的倡导下,双流县枇杷产业协会对这些劣质枇杷进行托管,托管时间5年。托管期间,由协会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进行施肥管理,统一进行设施投入,统一进行销售,用工优先使用这些果园的农户。枇杷收获后,每亩保底付给农户1 000元,扣除成本后,农户与协会按2∶8分成。5年后,协会将一个拥有现代设施的高产高效果园交还农户,实现协会和农户的双赢。据了解,托管后的枇杷亩平收入达10 000元,比托管前亩增收9 000元以上。2009年,又在金桥镇临江水产协会开展了托管渔塘的试点。该协会会员拥有渔场400多亩,其中有10户会员面积50多亩的渔塘由于多种原因每年入不敷出,是典型的低产渔塘。在县科协的倡导下,协会对这50亩渔塘进行了托管,由协会代缴承包费,并统一提供鱼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药物,统一进行销售,农户只负责管理喂养。收获后,按每亩付给农户3000元利润(保底收入加工资),扣除成本后,协会再与农户按3∶7分成。鱼种由协会垫支,饲料由供应商以厂价垫支供给;销售后协会分得的利润,再与饲料供应商4∶6分成。协会引进名优鱼种丁鱥、鳇鱥代替传统四大家鱼在托管户中饲养,结果托管户每亩渔塘纯收入达到5 000多元,比托管前亩增4 000元以上。

(2)促进农技协建立知识产权联盟

2007年,双流县在永安镇地瓜研究协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技协知识产权联盟。双流县永安镇地瓜研究协会,是由双流县牧马山地区从事地瓜种子科研、生产、销售的专业公司和农户、科研单位等组建的科工贸一体的实体型农技协,有骨干公司16家,骨干会员108位,联系会员农户2万户。为了做大做强地瓜籽产业,协会实行了五统一: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申请知识产权。各专业公司独立销售、自负盈亏。为了共同维护牧马山地瓜籽的商誉,2007年5月,在县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协会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技协知识产权联盟,通过了《双流县永安镇地瓜研究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公约》,每个会员缴纳了履约保证金3万元,更好地保证了种子的质量,提升了商标的声誉,使牧马山地瓜籽种植面积由过去的5 000亩/年,达到如今的1.2万亩/年,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由过去的65%左右,发展到如今的95%以上,并出口越南。市场售价由过去的15元/kg发展到如今的25元/kg,每年为农民增收3 000万元以上。目前,双流县草莓协会、双流县枇杷产业协会也建立了知识产权联盟,让知识产权联盟在农技协发展和产业基地巩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推行农技协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 运用项目推动,推行村级公共科技服务项目向社会招标,是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方向。2010年5月成都市村级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公开招标竞卖试点在双流县举行,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双流县永兴镇畜牧兽医协会、大林镇果品协会分别竞得2009年度永兴镇丹土村的防疫服务和大林镇石庙村的梨子技术服务,为农技协参与竞购村级社会公共服务积累了经验。为此,成都市批准双流县开展农技协竞购村级社会公共服务的试点,凡参与竞购并中标的合法农技协,每竞购成功一个村的一项公共科技服务项目,补助1 000元。为避免垄断,鼓励竞争,对单个农技协,最高补助不超过5 000元。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技协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的意见》。用20万元的科普费,撬动50个以上的协会竞购村级科技服务项目200项以上,获得服务资金300万元以上,有效增强农技协的实力,促进农技协的健康发展。

3.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强化农技协自身建设 科技特派员活动是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在全国农村开展的科技进村服务的一项重要行动,是国家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和补充,在当前农技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双流县积极把农技协的负责人纳入科技特派员管理,组织他们参加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训,帮助他们申报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争取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几年来,有100多名农技协负责人参加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有50多个农技协申报承担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100多项,争取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3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技协的自身建设,保证了农技协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双流县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2010年6月5日,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双流县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受到表彰,成为此次四川省唯一一个受到表彰的县级单位。

二、农技协在低成本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农技协能否保持持续的活力,关键是看农技协能否满足会员长期增收致富的需要。“一个人(能人)、一个章(协会印章)、一群有共同志向的人”组建成农技协,共同志向就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用科技增收致富。因此,协会必须把帮助会员长期增收致富作为工作重点,这也是县科协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分析,发现任何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背后,都活跃着农技协的影子,都经历了能人——协会——基地的过程。

近年来,双流县科协通过科普项目和工作指导,使一大批协会成为当地基地建设的骨干。黄甲镇麻羊产业协会通过推广舍饲高床养羊技术,开展协会会员麻羊寄养业务,举办麻羊节,使黄甲麻羊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每年增收4 000万元,会员户平增收8 919元,被省科协、省财政厅列为科普惠农兴村项目予以资助,当地有“一只羊、一个协会、一项技术”,形成一个集镇的传说。黄甲镇冬瓜协会通过推广冬瓜标准化栽培技术,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病治虫,限制最低价销售”,创造了亩产冬瓜1.5万kg,成片面积达1 500亩,成为成都市郊面积最大,最集中、10多年不衰败的生产基地,每年增收407万元,人均增收300元,协会研究成果获得了县政府科技进步奖。三星镇养兔协会,通过承担农业部丰收计划,实施兔子标准化饲养,发展兔子深加工,注册“云崖玉兔”商标,举办云崖玉兔节,使三星玉兔远近闻名,年出栏1 000多万只,成为四川著名的肉兔生产基地,有养兔专业户3 000户,每年增收4 050万元,会员户平增收1.35万元。协会还创办了肉兔加工厂,开发了多种兔加工制品,研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兔加工设备,还创造出了120多道菜的全兔宴,获得了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项目资金的资助。永兴镇水产协会,通过承担国家星火计划“绿色浮性饲料养殖南方鲇配套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在通威公司帮助下,生产的鱼肉质细嫩,绿色有机,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出口马来西亚,使永兴镇成为四川有名的出口鱼生产基地,年增收1 000万元,会员户平增收3万元。永安镇红提葡萄协会,创造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打破了“南方不宜种红提”的专家结论,通过举办葡萄节,发展节会经济,选育了四川第一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提葡萄新品种——蜀葡1号,发明并申请了PVC立柱长廊专利。协会会员自觉地缴纳了专利许可使用费,成为全国农民付费使用专利的典范。人民日报对此给以了报导,并获得了双流县政府科技进步奖。该镇建立了1 000多亩的成片核心示范基地和上万亩的技术辐射和原料生产基地。2011年在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项目支持下,协会把“蜀葡1号”做大做强,每年为农民增收3 000万元,协会会员户平增收5 000元。双流县永安地瓜研究协会,在聘请的专家指导下,研究出了一项品种提纯复壮新技术,保证了地瓜遗传的稳定性,使其产量高、质量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技协知识产权联盟,使永安地瓜籽的种植面积、市场售价、市场份额都大幅度增加。

三、双流县农技协工作能够取得成绩的原因

1.农技协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是当时农村基层干部十分困惑的事情。农技协这种组织形式,很好地适应了当时农村的这种形势,各地党委、政府都把农技协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帮手,大力扶持和发展,部分地方政府还给了一些经费。特别是后来“支部+协会”的推广,在党委组织部门的推动下,协会工作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2.科协系统始终把农技协作为科协最基层的组织常抓不懈 支持和鼓励乡镇科协秘书长兼任农技协秘书长。在农技协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年都要表彰优秀农技协和农技协的理事长。支持活力强的农技协承担县科技局的科技项目,每个项目有1~3万元的经费资助,极大地调动了能人发展农技协的积极性,也补充了农技协开展工作的经费。

3.放手发展农技协 当时,各级科协大力、大胆、放手发展农技协。只要有一个热心农技协工作的能人,提出申请就批准。农技协要办好,一般要求理事长有4个条件:①有工作激情;②有一批朋友;③有一套核心技术;④要作营销。协会的生存还是一个利益机制,会员跟着理事长,是因为理事长有技术,产品能卖到好价钱;理事长要服务会员,是因为理事长做营销需要大量的产品,需要会员的生产基地,大家通过协会这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由于放手发展,数量多、基数大,大浪淘沙,成长起来了一批有实力、有凝聚力的农技协。

四、对策与建议

1.对农技协组织重新定位 把农技协作为科协系统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抱团发展的经济行为,由县科协审批管理,民证局放手登记发证并免收各种费用,以最大限度降低《社团登记条例》对农技协发展的影响。强化农技协在农村中的基础地位,抓农村科普工作,就是抓农技协工作。科协抓农技协工作,就是科协参与统筹城乡实践的具体行动,就是科协在农村贯彻《全民素质纲要》的具体行为,把农技协工作置于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

2.赋予农技协组织的权威定位 争取中央、国务院或由中国科协、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出台加强农技协工作的意见,重新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技协的关心和支持。双流县科协2009年借成都开展城乡统筹,对公共科技服务改革的机遇,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技协竞购村级公共科技服务的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表明县委、县政府对农技协工作是肯定和大力支持的,同时也为农技协争取资金支持开辟了一条新路。据测算,县科协用不到30万元的科普资金,可以为全县农技协挣得发展资金300万元以上,很好地促进农技协的发展。

3.用开放的心态发展农技协 支持农技协中的骨干会员成立合作社,形成农技协与合作社的互补关系。农技协把个人行为变为了组织行为、群体行为,把农民低成本组织起来,这是合作社无法比拟的。但由于协会不能办理营业执照,缺乏市场经济主体资格,不能从事经营活动,限制了农技协的发展。过去倡导的“协会+公司+农户”模式,实际上是用公司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弥补协会的市场经济主体缺位。合作社之所以一诞生就受到追捧,除了一些社会因素而外,关键是合作社有营业执照,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恰好能弥补农技协的不足。因此,用开放的心态发展农技协,支持农技协的骨干成立合作社,用协会团结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用合作社开展经营,成为协会的骨干与核心,同时能争取政府农业部门的支持,从而实现协会和合作社的双赢。

4.加大农技协承担科普惠农兴村的力度,逐步增大示范农技协的名额 要把对示范农技协的支持作为科普惠农兴村的重点支持对象,省、市、县科协要同步搞,上下齐心协力,用活动方式扩大农技协的影响。2011年,双流县科协召开了实施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动员大会,命名了项目实施的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村、技术支撑单位、技术服务队伍,配套了专项经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以普及先进技术为手段,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务实高效的作风赢得了农民和省财政厅的高度评价。2009年省财政厅验收了双流县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后,破例给双流县科协补助专项资金15万元,成为双流县科协195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受到省财政厅的戴帽资助。

5.进一步深化“支部+协会”活动

“支部+协会”是过去农技协创造的争取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办法。协会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开展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党支部运用协会团结农民、组织农民、发动农民来发展经济,可以缓解干群矛盾,充分发挥能人作用,利用协会这个平台,为农村培养锻炼大量的基层干部。《农民专合组织法》颁布前,“支部+协会”在全国发展势头很好,《农民专合组织法》颁布后,这项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双流县科协联合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在全体农技协中,以“支部+农技协”的组织结构形式,开展了“支部+农技协科普惠农兴村擂台赛”活动,借此争取组织部对农技协的支持,也就是争取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技协的支持。争取科技局把“假如给你1万元,你能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做哪些事”的科技兴村100万专项资金改为“支部+协会”科普惠农兴村的专项资金,用项目形式促进支部和协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同时,为申报中国科协、财政部的科普惠农兴村项目贮备项目,促进了农技协的发展。

(通联:成都市双流县科协610200)

猜你喜欢

兴村双流县农技协
江苏东海:开办“富民兴村贷”助力乡村振兴
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理事会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开展脐橙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乡村振兴的“兴村”之路
——崇明区新村乡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发布首批50名省级兴村(治社)名师名单,引导村社干部
——对着学 照着做 比着干
我省取得中国农技协两项转型升级项目试点
加快农技协发展步伐 鼎力湖北农业现代化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成都市双流县的调查
四“点”齐下 共襄残运盛会
坚持低碳发展致力发展与环保双赢——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