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苗与免疫》编辑素质与继续教育刍议

2011-08-15张卫平黄仕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疫苗素质期刊

张卫平,黄仕和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0)

《疫苗与免疫》编辑素质与继续教育刍议

张卫平,黄仕和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0)

以《疫苗与免疫》期刊为例,探讨了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及内容,认为编辑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读者意识,尤其应当强调的是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议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学会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以实用性为主,形式可以多样化。

编辑素质;继续教育;期刊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资格,持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72学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笔者就《疫苗与免疫》期刊的现状与发展,浅析编辑的素质及继续教育。

一、《疫苗与免疫》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疫苗与免疫》期刊,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主办的内部刊物,以传播疫苗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主,探讨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此刊对于促进我国生物医学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国疫苗学的信息系统极其重要。疫苗属于特殊药品,用以中断并灭绝传染病的滋生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病原体及相关传染病巳近四十种,其中,在我国流行的有艾滋病、SARS、禽流感、结核、血吸虫、狂犬病、口蹄疫等14种之多。疫苗免疫是最经济和行之有效的防疫策略。办好《疫苗与免疫》期刊,为本系统的科技人员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深知编辑除了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读者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编辑的创新意识,就是编辑在编辑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即在期刊的策划、选题、内容、管理、交流等方面的创新。

编辑要有竞争意识。当今世界竞争甚烈,竞争是现代及未来的时代标签。编辑要有胜过对方的心理状态,在竞争中求发展。通过竞争,在期刊的科技含量、品牌、质量及管理手段上获胜。

编辑必须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法》和《出版物印刷管理规定》等法律文件,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生物医学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本领域竞争优势的强弱。编辑法律意识不强,必将铸成大错。

(二)高尚的编辑职业道德 思想品德包含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编辑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1995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制定了《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编辑对国家和人民负有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编辑的职业道德应该遵循编辑的行为准则。一要遵循公民道德的普遍要求,二要遵循期刊编辑职业道德。处理好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尊重作者,维护作者的权益。同时,要提高编辑职业道德水平。

(三)较高的编辑能力 编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劳动。一个期刊编辑人员在期刊的策划、设计、选题、组稿、编辑加工、编排等方面的能力,决定着一本期刊的出版质量。《疫苗与免疫》杂志是生物医学科技人员的信息平台,主要内容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安全生产。生物医学产业技术为高科技产业,它具有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快,高度知识技术密集,高度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社会效益好,风险大,增长快,产品寿命周期短等高技术产业基本特征。因此,作为本刊的编辑,要审阅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时,编辑应具备专深的生物医学知识和广博的科普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全面的信息学、统计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精湛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和外语水平等综合素质。

二、《疫苗与免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疫苗与免疫》期刊现状 疫苗学己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外出版的《VACCINE》杂志由最初的季刊发展为周刊,随着疫苗的研究和使用飞速发展,疫苗学文章成几何倍数地增长。国内没有疫苗专业的学术期刊。现有的10多种涉及免疫学方面的刊物,都不能反映疫苗研究的成果和全貌,以至大量疫苗方面的科技文章难以发表和交流。《疫苗与免疫》试图填补本领域的空白,遗憾的是还没有正式刊号。但主办单位及集团领导非常重视此刊,在出版经费和人员配备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集团总经理亲自担任主编并聘有著名的院士、专家和学者审稿,为期刊出版质量把关。研发部及信息中心号召博、硕研究生和科技人员积极投稿,摘译和综述疫苗的最新信息。领导的积极参与,使得高质量论文在数量上得到了保障。《疫苗与免疫》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主编多次与编辑部联系,邀约撰稿人。

(二)《疫苗与免疫》存在的问题 《疫苗与免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正式刊号,不能公开出版发行,仅限本系统交流。撰稿者的文章不能用于职称晋升,影响作者投稿积极性,造成稿源匮乏。由于办刊时间短,缺乏出版方面的经验,编辑工作量大,差错率偏高。对《疫苗与免疫》期刊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走出困境,找到适合本刊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是《疫苗与免疫》编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疫苗与免疫》期刊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疫苗与免疫》期刊要在竞争中发展,依据竞争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竞争的首要因素就是“产业吸引力”。应深刻认识本刊在本领域的“吸引力”、行业中位置、优点或缺点、获利能力及竞争对手,研究吸引读者及作者的期刊发展战略。研究“专一化战略”,主攻方向是满足本领域特殊对象的需要。其三,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充分利用领导的影响力。第四,考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构建高效、安全、稳定、功能完备的稿件处理系统和加强数字出版的建设,建设和完善审稿队伍,加强与审稿专家的交流与沟通,打造客观公正、优质高效的稿件评价体系。还要邀约高质量的论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应是该学科的难点、热点和重点,所阐述的观点必须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科学的、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单位的各种资源优势,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进一步拓展高水平稿件来源,满足读者和作者需求,完善本刊坚持高学术水平以及坚持创新性、适用性为先导的独特风格,为科学技术交流和推动疫苗学科的发展做贡献。

三、继续教育形式和内容

(一)继续教育的形式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期刊编辑更新、补足、拓展和提高知识与技术的再教育,因此,应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完善的培训机制,以提高编辑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编辑能力。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科学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多方面。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学以致用的原则,建议采取以下灵活多样化培训形式:

第一,集中办班形式。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集中12天,一次性安排72个学时进行学习。这种脱产学习,较适合大型的出版社,他们人力充足,轮流学习,不会影响编辑工作。还便于培训机构管理及师资配备,是理想的培训形式。

第二,多元化培训形式。继续教育旨在提高编辑的素质和编辑能力。编辑可根据编辑部实际工作需要,参加一定的集中授课,也自学发放的学习资料。根据学习笔记,心得体会,问题探讨,教学应用等考核学习结果。还可通过参加编辑学会的学术活动或听专题讲座等,以及发表论文等形式,将其所学折合成一定的学时等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保证编辑的工作学习两不误,使继续教育不流于形式。

第三,网络化教育形式。通过网络授课学习,使编辑能够灵活安排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使继续教育更加科学合理。

2.继续教育的内容 编辑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培训内容必须按照编辑素质需要而设定。就《疫苗与免疫》期刊而言,其编辑主要学习内容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编辑要有更高的政治鉴别能力,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2)生物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是疫苗与免疫的专业知识。3)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知识及信息处理能力。4)文字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出版知识与技术。5)现代化信息素质、稳健的心理品质、现代审美意识、法律素质、市场经营意识和创新素质。6)外语水平。

《疫苗与免疫》期刊要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切实做到有计划的培训,圆满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提高和增强编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期刊的质量。

[1]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技期刊编辑教程(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邓玲,刘斌.加强编辑继续教育提高编辑素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G232

A

1003-8078(2011)03-0200-02

2011-04-22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73

张卫平,女,副研究馆员,《疫苗与免疫》编辑部编辑。

(李鑫)

猜你喜欢

疫苗素质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期刊问答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