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1-08-15朱奇勇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数字化

李 朋,范 旗,朱奇勇

(军事经济学院 襄樊分院《司务长》杂志编辑部,湖北襄樊441118)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的几点思考

李 朋,范 旗,朱奇勇

(军事经济学院 襄樊分院《司务长》杂志编辑部,湖北襄樊441118)

论述了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科技期刊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实现形态、发行、销售模式的创新,期刊品质、品牌的提升,才是自身健康发展之路;论述了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构想,即准确定位,立法保护,开发先进的技术平台,在互联网上建立畅通的信息采集、出版、销售渠道。

科技期刊;价值;信息技术;营销模式;OA

“中国科协日前召开2011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学会与学术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表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正由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OA这种“开放获取”的发行方式,成为借力杠杆。”从这段新闻不难看出:中国的科技期刊正在网络化道路上加速前进!

期刊数字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少数期刊自发运用互联网等数字手段,以扩大传播范围。第二阶段:自发自觉地运用数字技术建立网站,传播内容增多,但更新速度慢,缺少互动。第三阶段:制作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并建立互动社区,更新速度加快,并将编辑、生产、营销各环节进行整合,基本形成较成熟的数字化整合战略。

在这个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加速,网络终端花样翻新,网络功能在宽带与终端的支持下,日益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同时,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期刊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实现形态、发行、销售模式的创新,期刊品质、品牌的提升,找到适合自身健康发展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准确定位,体现价值,树立品牌

业界有这样的观点:“当信息变得充裕和商品化时,信息的免费是必然的趋势,但稀缺的信息将变得非常昂贵。”未来,问题的关键也许不是是否收费,而在于你的内容是否有价值。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多样化,对于用户而言,就是选择终端和平台来看自己喜欢的内容。所以给用户看怎样的内容,就成了关键问题。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期刊编辑们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内容是否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设计?二是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如何以及是否可以证明?三是与竞争对手是否有区别?可以断言,科技期刊定位正在或即将经历更为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比较专业化的读物,有其独特的受众群体,要想在期刊中拥有不败之地,就必须先了解受众群体的需要,准确地定位,这包括内容价值和受众体验两个核心点。所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要着力于“服务”,要牢牢守住读者用户的核心需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和自己的用户站在一起,守住期刊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树立期刊品牌。

二、提高编辑的信息技术素养

科技期刊编辑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学者,在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其实就是一个“主持人”。内容数字化,只是将纸媒内容搬上网;数字化内容才是需要努力学习掌握的。什么是数字化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博客、点评、无线链接……所有关于科技期刊的资源采集、网络互动、内容制作、数字出版、信息回馈等。网络的表达功能正在呼唤“信息技术网络化采编”。掌握和熟练地运用网络的表达方法是每一个科技期刊网络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建立网络期刊著作权法律体系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准绳,有了法律的指导和保护,我们的网络活动才能规范严谨。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网络商务日趋频繁,各种侵权行为屡见不鲜,现有的法律条款已不能满足需要,现有法律对著作权的各项规定均散见于各个单项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中,尚没有一部完整的保护网络权益的法律。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立法十分迫切。建立一个既有利于保障作品的作者、期刊汇编人、出版者的正当合法的著作权,又有利于保护数字媒体正当权益,有利于推进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和学术信息广泛交流的网络期刊著作权法律体系。[1]

四、开发研制更先进的技术平台

实现科技期刊全智能化的网络出版,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期刊网络出版应用系统之上。需要更多地推进期刊采编、编审系统、统计系统、阅读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平台基础建设,为科技期刊编辑部提供集采、编、发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真正实现从期刊投稿、审稿、编辑到出版发行及阅读等全过程的网络化应用。加大科技期刊编辑自动化系统的传播与渗透,以便提升期刊编辑部的网络应用水平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以技术换资源,吸纳期刊资源,实现期刊资源集成共享服务。

五、健全经营销售模式,畅通网络出版渠道

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出版、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使期刊编辑部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化时代的内容服务商转型。出版集团应建立起清晰的数字化出版管理模式。成立数字化领导小组,制定数字化业务规范,以整合集团内各出版社的资源;建立资料库、数据库等数字化出版资源,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并运行ERP系统,使得出版集团实现从期刊的编辑加工到网络出版、电子商务等业务流程数字化,实现信息产品的快速高效传递和输出。

网络基因使信息与服务犹如孪生姐妹。网络的海量信息和互动功能,需要不断开拓后台资源并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数字化进程将使期刊经营者转变为目标客户的资讯提供相关需求的服务商。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信誉高及服务好的网络平台服务商、新媒体开发商、广告商等,共同为受众群体提供其数字化产品销售和服务,探索出一种使各方都能受益的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

六、实现OA出版,提高刊物影响力

OA出版,即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OAP),是一种得利于互联网和文献作者授权,免费提供在线数字资料的发布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版权或授权许可限制。OA出版模式的成本要低于传统的出版方式,其最基本特征为:信息数字化、在线出版和传播、免费获取(全文)、赋予用户宽泛的使用权限。所以,期刊实现OA出版可扩大读者群、扩大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影响力,有效提高期刊引证指标、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

[1]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专刊):1034-1035.

G230

A

1003-8078(2011)03-0096-02

2011-04-23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35

李 朋,女,湖北荆州人,编辑,从事杂志编辑工作。

(张所滨)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数字化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