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断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方法

2011-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稿源编校科技期刊

李 东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杂志社《高电压技术》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浅谈不断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方法

李 东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杂志社《高电压技术》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科技期刊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期刊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提高期刊质量是每个编辑部永恒的追求。为此,围绕如何吸引优秀稿源、建设高水准的编审体系及提高编辑自身素质3个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方法的几点浅见。

期刊质量;优质稿源;编审体系;编辑素质

科技期刊质量与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满足时代的要求[1]。本文简要阐述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方法。

一、吸引优质稿源提高稿源质量

优质的稿源是科技期刊的立足之本,所以提高科技期刊稿源的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下就如何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吁请各级领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科技期刊一般由研究机构或大学主办,为科研和教学服务。它不是一个单位的中心工作,但它是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窗口,反映本单位和本领域的学术水平。很多学者出身的校长、研究所所长自身也是本单位期刊的主编[2]。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成果评价体制下,很多单位过分注重SCI、SCIE文章,将科技期刊的知名度作为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的重要参数,因此研究人员往往倾向于在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论文,从而导致国内大量高水平的论文流向国外[1]。要想改变国内优秀科研成果流失到国外的局面,就需要相关领导和部门在政策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在评价科研成果和评定技术职称时,不能只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而轻视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在经营费用上给予一定支持。科技期刊的读者范围一般有限,发行量少,出版费用高,虽然有些科技期刊也有广告经费赞助单位,但要实现自负盈亏还是一个难题。如果出版经费充足,那么办刊人员可以出差调研,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稿,也能周期性地充电,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第三,配备优秀人员和引进优秀人才。高素质的编辑是期刊质量的保证。例如高电压技术期刊目前招聘的均为高电压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同时部分在编人员也在进行在职学习[2]。

(二)认真选题 切忌抄袭 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注重当前国家科技方针和政策;注重科研人员普遍关心的课题或在科研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经验;注重最新科技动态和成果[3]。

现在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单纯地为了追求论文数量而拼凑文章,给编辑部编审稿件带来很大的难度。应该在作者与期刊编辑之间共同建立信誉体系[4]。其实根本的遏制抄袭现象的办法是建立全民诚信的社会,从根本上铲除学术腐败,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认真总结,通过科技期刊与同行交流,推动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对科技期刊的宣传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科技期刊要及时报道国内外科研动态、科技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发表国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还应该发表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办刊人员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活动,主动邀请海外学者、来访的外籍专家为期刊撰稿,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拓宽优质稿源渠道[1]。

由于同领域的期刊较多,学科之间稿源的竞争性也较强,稿源之争在所难免。为此,编辑部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改变现状,努力做好组稿和宣传工作就是解决办法之一。办刊人员可积极主办或参加本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挖掘稿源,发现有较高质量的交流论文,主动与作者联系,鼓励其投稿。同时,编辑部还可与重点院校、重点科研单位、重点作者保持密切联系,跟踪他们的基金项目和重大课题的研究进展,并给予加快审稿和刊出等方面的支持,及时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论文,这样既能扩大影响又能拓宽稿源。

期刊具有经济属性,期刊宣传能够加速期刊市场推广,加快期刊物流,促进期刊信息传播,更快捷地实现科技期刊的功能。

二、建设高水准的编审队伍

期刊的编审水平关系到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保证和提升。提高期刊质量必须抓好期刊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

(一)邀请高水准审稿专家严格把关 科技期刊都拥有自己的审稿专家队伍,很多编辑部都建立了审稿专家数据库,其成员都是业内很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通常走在相关行业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在较高层次上了解和掌握着国内外本专业学术进展的动态[2]。

建立一个分布合理、权威公正、对期刊发展有热心的编委会至关重要。对于审稿专家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和人员结构[5]。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职能范围一般如下:建议、决定期刊的编辑方针及发展方向;推进期刊的发展;主动约稿或鼓动他人投稿;审稿及推荐合适的审稿人[6]。审稿专家的自身学术能力、专业水平、时间、精力以及对期刊工作的认真态度等,直接关系到稿件的审理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审稿专家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和学术优势,对期刊的发展和论文组稿及时做出方向性的规划。

(二)严格执行三审制度 审稿是科技论文进入编辑流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声誉。然而编辑的学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编辑也不可能成为众多学科的专家,因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建立严格的编辑与专家相结合的审稿制度[7]。

审稿时,首先是责任编辑把关初审,责任编辑初审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编辑工作流程。初审不仅要求责任编辑对稿件的篇章结构进行把握,而且还要初步对稿件的学术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科学的评价。总而言之,初审的过程既是对稿件质量优劣、品位高低进行判断的过程,又是对责任编辑自身学术水平进行检验的过程[8]。

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初审(一审),编委或审稿专家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主编进行终审(三审)。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实现对稿件客观、公正的评价,又可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而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稿件质量的严格把关。

(三)重视编校工作 编校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它是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文稿进行加工时,主要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色和提高,看原稿内容是否正确、新颖,语言是否准确、简炼,是否合乎逻辑,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原稿[9]。

编辑过程中要对稿件认真地修改、加工、润色,修改时不要歪曲作者的原意,有重大改动时须与作者商榷。通过编辑编校、作者自校、责任编辑编校、编审编校等程序,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10]。

总之,编校工作中编辑要在审稿的基础上加工整理稿件,使稿件一方面内容准确、文字通畅、合乎逻辑,另一方面做到事实和引文准确无误、编写格式统一、技术上规范化和标准化,使期刊达到出版的要求。在杂志社承担的市场需求调查、选题策划、组织作者、编辑出版等多项功能中,编校工作是关键环节。

三、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科技期刊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刊发稿件的水平,而编辑素质则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关键是提高编辑素质,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需要有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要靠高度的责任心和非同寻常的耐心来支撑。杂志社应当加强对编辑人才素质的培养,加强学习与交流。

(一)正直的道德修养是基本 道德修养是一切品质的根本。有了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自觉学习,不断进步。编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学术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11]。

科技期刊编辑务必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切实遵守编辑职业道德规范,对编辑工作认真负责,对编辑业务精益求精,公正无私地对待作者与读者,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学术腐败,重视编艺,更重视编德,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良好的职业精神是关键 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精神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关键。没有很好的业务能力,就不能对稿件进行有益的加工。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厚化本学科知识,博化相关专业知识,深化科技编辑学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编辑是一门学科,编辑劳动是对学术论文进行筛选、鉴别、优化、组合的智化劳动,编辑过程不仅是涉及作者、编者、印刷出版诸方面的系统性工作,而且是编辑部内各专业编辑人员互补互助的集体活动。只有作者、审者、编者的默契协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效率[12]。

(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学术能力是保证 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多以文字为载体,通过期刊进行交流。科技期刊编辑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信息储备,才能具备职业敏感性,满足读者的要求,引领学术发展[13]。

进行编辑工作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做基础,眼界开阔且与时俱进,这也是对一个编辑的基本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具有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且外语水平能够满足国际化交流的需要,有较高的中文造诣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筛选和传播最有价值的学术科研信息。编辑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编辑学养水平和能力,个人也应加强自身修养。

科技期刊编辑承载着重要的责任,期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辨识能力的高低与知识功底的厚薄。编辑必须从传统的对某一领域稿件的单纯编校转化为复合型人才,必须以高度开放的求学意识、不断创新的实践观念与正直向上的学术修养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形象,促进科技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欲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彰显科技期刊的风格,就要重视吸引优秀稿源、建设高水准编审队伍以及提高编辑自身素质,把广大读者作者的学术诉求作为办刊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1]李淑日.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也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C].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9:237-241.

[2]刘江霞,杨勇.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5(4):165-166.

[3]薛茁芳.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素质与期刊质量[J].黑龙江水产,2010,(6):3-5.

[4]王华.影响专业期刊质量的几个因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1):70-71.

[5]李春梅.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9,21(2):139-140.

[6]崔庆喜.对落实三审制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7,(6):37-39.

[7]李丽,陈雪峰,袁建平.编辑的主体性与期刊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08,(6):187-189.

[8]赵娟,张怀琴.浅谈科技期刊编辑如何严把论文质量关[J].太原科技,2008,(12):25-26.

[9]高清,莫仲宁.编辑工作与学术期刊的质量[J].桂梅论丛,2008,24(5):93-96.

[10]李明,赵志.学术期刊公信力与编辑的神圣职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6):123-127.

[11]陈艳芬.新时期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与素质培养编辑学报[J].2002,14(增刊):80-82.

[12]蒋巧媛,唐艳,周少霞.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及优化对策[J].广西园艺,2008,19(4):66-69.

[13]杜能钢.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33(4):147-150.

G238

A

1003-8078(2011)03-0016-03

2011-05-16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07

李 东,女,广东人,高工,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和编审工作。

(李鑫)

猜你喜欢

稿源编校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科技期刊的分类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创办中文学术期刊《新能源进展》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