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研究
——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

2011-08-15普希宁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监督农村学校

普希宁,陈 刚

(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研究
——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

普希宁,陈 刚

(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手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透明,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健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问题;建议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指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农村中小学预算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的规模和需求,是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农村中小学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

一 基本情况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东南端,国家一类口岸,与越南老街市、谷柳隔南溪河、红河相望,边境线长19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9.5万,河口县境内有瑶族、苗族等24个民族,县内山多平原少,是一个山区县,近几年,河口县虽然实现了“普九”,但教育基础设施陈旧,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属国家贫困县。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学6所、完小20所,教学点72个,各类在校学生约1.2万人,教职工总数约900人。

河口县新机制实施后发生的积极变化表现为:一是在政府与农民之间,明确了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的主要责任,减轻了农民义务教育负担,真正做到了“义务教育”;二是明确了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负有主要经费投入责任,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三是大幅度增加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 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要求

农村中小学预算反映了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时,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保证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提高公开透明度。具体说来,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有以下四方面要求:

1.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也就是说,“吃饭”和“建设”的钱都要有。

2.预算的数据要“实”。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依据、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

3.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有的要细化到具体时间。

4.预算的分类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要用于人员,应该用建设的不能用于教师。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各自应有的效益。

三 存在的问题

自河口县作为红河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来,各种前期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学校问责机制的建立,也是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要措施。通过学习和实践新的预算管理制度,并结合云南省河口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发现,在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农村中小学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通过问卷调查,在涉及“贵校的预算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时,有95%的认为是领导、财务人员和职工代表协商形成,有5%的认为领导和财务人员协商形成;在涉及“对预算的资金,哪些可以直接划到单位帐上”问题时,64.5%的认为是寄宿费和公用经费,6.7%的认为是公用经费,28.8%的认为是是寄宿费、公用经费、房屋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应该说,几年来由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经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不规范。农村中小学在编制总预算时,往往没有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情况来编制义务教育这一块预算,通常只是参考上一年度的收支情况或上一年的预算直接作为本年度的编制基础,很少广泛征求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因此就会产生有的学校预算几年不变的现象。有的学校编制预算时,不考虑实际情况,在河口县常年高温的情况下,仍然预算烤火费而不是降温费;有的学校虽然编制预算,但是内容不够具体,没有支出明细项目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有的学校编制了预算却根本没有按预算情况执行,形成预算经费相互调剂,经费的用途经常发生变化,致使正常的教育经费被非教育支出所挪用;部分学校用钱只看银行存款,不顾收支结余,造成年终亏损。预算技能不高和不规范的预算管理,势必影响财政对教育投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乡镇拨付资金不到位。预算管理中强调预算经过人大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变更或追加。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力度不够,我们发现有的专款没有专用,资金到位不及时,如在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后资金才陆续到位,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在调查中发现,在小学中有12.5%的认为监督力度不够,6.3%的认为透明度不够,6.3%的认为专款资金不足;中学中有25%的认为资金到位太晚,有16.7%的认为监督力度不够,可见加强监督力度势在必行。

四 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工作的建议

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工作,将学校教育经费预算进人法制化轨道,使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朝着正常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工作应做到:

1.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农村中小学预算,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财务计划,是学校一年收入与支出的计划,是一年学校可以收到多少钱、可以支出多少钱的计划;从实质上看,预算是一项法律,是一个法案,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学校可以收到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校预算编制时要做到:政策要吃“透”,依据要找“准”,因素要收“够”,要将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融入其中。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到以预算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2.充分结合地方实际,科学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要做到内容全、数据实、安排细,收支来源可靠,有依据,能实现,将最急迫、最重要、可行性最强的项目排在前面,进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编制单位编制时,要结合地区实际来编制,如河口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实施农村业务教育改革前,很多中小学校舍相当简陋,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在编制单位编制时应充分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每年应适当安排校舍房屋改造、修缮和设备购置费的专项预算编制;另外,河口县境内基本是傍山而建,处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高发地带,自然灾害发生后对灾后修复等应急经费应在预算报表中涉及;再者,河口县位于边境口岸,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是10:2,流动人口较多,加上近几年河口县香蕉业的发展,农村劳力不足,导致辍学现象始终存在,所以在编制单位编制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3.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农村中小学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农村中小学应将学校年度的预算、决算等张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指应加强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加强预算的监督、考核力度,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4.加强学校报账会计队伍建设。各中小学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各种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做到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有的还要细化到具体时间。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充分做到业务精湛,依法理财;二要建立起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每年对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一次客观、全面的考核,对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 郭生练.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J].教育财会研究,2007(1) .

[2] 章霞,宋良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 安晓敏.建立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4] 李红超.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困境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3).

[5] 刘宛若,张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6(3).

[6] 吴春霞.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07(6):9.

[7] 李英,李化树.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A study of the Funds Budge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A Case Study of Hekou County, Yunnan

PU Xi-ning, CHEN Gang
(Business School,HongHe Le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strengthening budge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ensure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for compulso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rural legal and regular and to improve the 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use of funds.Since the ensuring mechanism refor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ing,the budget making is still not standardized,transparent,the budget impl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are not strict enough,and many other problems remain,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expenditure budge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expenditure budget; problems; advices

G467

A

1008-9128(2011)06-0123-03

2011-04-23

普希宁(1968-),男(彝族),云南开远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监督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学校推介
监督宜“补”不宜“比”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