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与思考

2011-08-15赵丽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赵丽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河北邯郸 056005)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与思考

赵丽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河北邯郸 056005)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就业,需要从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大学生;就业能力;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能力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是指大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各种素质的综合开发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就业、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 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将达到近700万人规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给就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是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非常复杂,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就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这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肩负的重任,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入手。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在毕业生众多的能力素质中,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当务之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龙头、在服务社会中找准定位,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通过改革学习制度、调整专业级学科设置,建立起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专业技能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呈上升趋势。在就业竞争中,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并不具有绝对优势。我们应通过多种形式有组织地实施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一,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演练,如实行情景模拟等。第二,为更好地联系实践,适应社会角色,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有组织地让学生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还可以把相关的行业专家请到学校里来,传授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既能学到最实际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兴趣。第三,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入讨论以及亲身动手实践,可以帮助其迅速进入角色,适应角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第四,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企业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平台,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和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都来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的保证和就业环境。第一,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建立就业工作的校级领导机制。第二,加快就业信息的传递,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毕业生供需信息汇集的主渠道作用,以学校为主组织好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第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就业指导全程化教育,将职业规划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以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四,提供丰富的就业服务,可以不定期地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让所有的大学生都了解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使毕业生全面了解和正确判断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指导学生如何书写简历,言谈举止应注意哪些问题,穿着打扮应注意什么,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应聘技巧。还可以为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使毕业生更成熟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二、用人单位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动力

在大学毕业生数量“供过于求”的今天,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掌握着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其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就业信息沟通,改革用人机制,建立大学生实习制度,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1.加强校企联系

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应相互加强联系,将自己的招聘岗位、招聘条件详细的提供给学校,学校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各专业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而提高用人单位的招聘效率,选拔适合的优秀人才。同时,可以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实现校企“双赢”。

2.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用人观念,不应通过招聘几个博士、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不带性别色彩,不断提高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各用人单位还要有多点耐心,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多点时间和空间,不要一味强调工作经验,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大学毕业生的价值。各用人单位还应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宽厚有序的人才梯队,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建立大学生实习制度

实习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来说,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担心未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经验欠缺、会增加本单位的成本、泄露商业机密等原因,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此,有人说大学生的实习工作就是“端茶”、“倒水”、“拖地”、“擦灰”,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毕业生在企业实习工作中的尴尬。用人单位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发挥潜能,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大学生是提高其自身就业能力的关键

就业问题的解决,除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努力外,关键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需要从其自身出发,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摆正就业心态。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是其他一切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调查显示,不论是在地域流向、行业流向还是薪资水平上,毕业生都存在期望值偏高的现象。偏高的就业期望值不利于大学生成功就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借助于各种渠道,积极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形势,合理定位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一,大学毕业生应认清形势,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高校大学毕业生要充分考虑到就业的压力与困难,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状况,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甚至家庭状况去确定就业期望值,不盲目追求高薪职位,也不要仅仅着眼于大中城市,以自己所长择自己所需。第二,高校毕业生应立足现实,摒弃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观念。当代大学毕业生应树立大众化的就业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立足一线,艰苦奋斗”的新的就业观。第三,当代大学毕业生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创业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完美的人生价值。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个人能力”成为影响其就业的第一大因素。因此,大学生除了关注本专业的学习,也要积极参与到其他有益活动中去。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有选择的参加学生社团,积极争取与参加工作实习等等。从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沟通技巧和领导才能,从而最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之余,为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外语、计算机、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会计资格考试、保险代理人考试等。但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学生在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时,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目标进行选择,避免盲目性。

3.增强自信,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困扰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求职。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积极调整心态,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第一,要树立自信心,鼓足勇气,参与到求职竞争中去。在求职之前,大学生应该充分武装自己,扎实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在面对招聘者时自然就会信心百倍。第二,面对挫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的失败和打击,大学毕业生应越挫越勇,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去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在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要敢于竞争,并且善于竞争。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去竞争。并且,要注意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掌握竞争的技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

[1]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29(4)

[2]吴敌.浅谈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J].辽宁高职学报,2006,8(2)

[3]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4]孙楠,孙福权.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2009,(1):25

[5]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68

G647.38

A

1009-5462(2011)01-0086-02

2011-03-15

赵丽娟,女,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副教授。

[责任编校:张勇 ]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