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福考试社会维度分析
——兼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011-08-15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维度考试测试

王 立 群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南通 226007)

托福考试社会维度分析
——兼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王 立 群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南通 226007)

语言测试的社会维度是衡量语言测试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托福考试在其社会使用中很好地把握了英语语言测试的社会维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其社会权重被过度夸大,却引发了语言测试与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矛盾。在其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测试没能很好地把握其社会维度。因此,对美国托福考试使用的社会维度进行全面而深入探讨将对我国英语语言测试改革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托福考试;社会功能;语言测试;社会维度

英语语言测试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的,语言测试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测试的社会性。为使测试结果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育和社会,英语语言测试除了尽一切可能保证测试对考生的语言能力提供准确、客观和公正的测量,对考生学习有较好的反拨作用外,还要确保测试的社会维度。美国托福考试在使用中很好地把握了英语语言测试的社会维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对其使用中的社会维度进行全面而深入探讨将对我国英语语言测试改革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语言测试社会维度研究的产生及内涵

语言测试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以特定的社会组织为依托而进行的,所以对语言测试的研究,首先必须对其社会维度有很好的把握。语言测试牵涉到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有时语言测试与社会公正、社会价值等之间会有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否定语言测试,而是要求我们思考如何解决语言测试问题的同时把其社会维度考虑进去。

语言测试的社会维度指语言测试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社会特征以及测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语言测试的社会维度包括语言测试的官方性和非官方性、测试的道德规范、测试的后效(广义的)以及测试的其他社会影响和后果。

语言测试的使用直接与测试的社会维度相关[1]。语言测试的使用具有社会性,并产生社会后果。

二、托福考试使用的社会功能

(一)托福考试的社会准入功能

语言测试的性质和测试结果的使用权重决定了测试所具有的社会准入功能。语言测试的社会准入功能是指语言测试具有使被测试者获得某项认可,证明其具备某种水平或能力,从而使被测试者得以获准进入社会或社会某一领域的功能。虽然,有些语言测试设计的原始目的并不设想其具备社会准入功能,但由于对测试认识的不足、对其发展的预测不准或对测试结果的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2],而事实上却具备了语言测试的社会准入性。如美国绝大数的高等院校,都以托福考试成绩来衡量外国学生的英文娴熟程度,是录取入学最主要的一项指标,托福成绩成为入学的重要准绳和尺度。因此,托福考试便具备了社会准入功能。如Howard Community College对托福考试成绩(TOEFL iBT)的要求是:Total Score:74~75 (满分120);Boston University-College of General Studies,School of Management对托福考试成绩(TOEFL iBT)的要求是:Reading: 25;Listening:21;Speaking: 23;Writing: 22。

(二)托福考试的社会认可度

语言测试社会权重的另一个主要指标就是测试的社会认可度。一项测试的公平性、科学性等越高,其社会认可度就越高。所谓社会认可度,就是社会各部门、政府机构、单位及公众对测试结果的接受程度。ETS国际部高级副总裁保罗·拉姆齐(Paul A. Ramsey)在2006年9月14日举行的托福考试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全球逾110个国家和地区的6 000余所大专院校均认可托福考试成绩。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已有超过2 400所大学和学院承认这项考试成绩。截止到2008年初,ETS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已在中国 33个城市设立了100个托福考试考场。每年在全球近200个国家的2 000个托福考试中心实施12次考试,每年约有1 000万以上人次的考生参加考试[3]77。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托福考试在国际上的社会认可度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并且,自 1963年以来,托福考试成绩一直是美国政府奖学金颁发委员会、各种基金会、国际开发总署和中东、拉美奖学金等机构作为衡量非英语国家的考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这些机构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托福考试的知识产权保护

语言测试是一项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包括应用语言学家、语言测试学家、语言教师、心理测量学家、计算机工作者等等的协同努力[4]。一项科学的考试从初创到成熟是极其艰苦的。因此,测试机构应赋予法人地位,并进行注册商标保护。这样才能保护语言测试和测试工作者的权益、保护考试知识产权,保证语言测试作为一门学科能够顺利发展,才有可能通过法律诉讼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保护考试机构的知识产权。

就托福考试试题的设计、创作过程来看,每一道考题均需多人经历多个步骤并且付出创造性劳动才能完成,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应受法律保护。由此汇编而成的整套试题也应受到法律保护。ETS对托福考试进行了商标注册,因此,其正式名称为:托福考试 TOEFL® 和托福网考 TOEFL®iBT,并且将其开发的53套TOEFL考试题在美国版权局进行了著作权登记。1988一1995年,ETS分别在中国核准注册了 746636、771160、176265号“TOEFL”商标,核定使用的范围分别是盒式录音带、考试服务、出版物等。

2004年 12月 2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侵犯托福考试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一案进行了终审判决。判决要求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自判决生效之日起 30日内在《法制日报》上向ETS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因其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并且赔偿其经济损失人民币 374.1862万元及合理诉讼支出人民币 2.2万元[5]。托福考试的知识产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四)托福考试的“黄牛”现象

托福考试(TOEFL® iBT)在中国实施以来,一直都因为“僧多粥少”导致考生报名难,而让众多考生极为无奈,考试的社会矛盾日益升级。事实上,由于托福考试良好的社会认可度,托福考试的报名机制已经形成了一类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而言比较特殊的市场——高峰市场。因此“黄牛”(套利者)应运而生。他们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考位,然后以高于正常的价格转给考生,从中赚取价差。或者通过代报名方式,只要知道考生注册的NEEA用户名(the 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 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密码,通过专门的软件保证能在几天内为考生报上名,而后收取几百元的“劳务费”[6]。

托福考试每年举行12次多,至2008年,平均每场考试全国都有 3 500个考位供考生选择报名。同时,ETS一再提醒有充足的考位,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提高转考费、退考费等,保证考生更公平的报名。可事实上“一位难求”的僵局仍然难以改变,“黄牛”们也依旧活跃在各大托福考试网站。每次考位放出当天,都会一次又一次出现“血雨腥风”般的抢注场面,黄牛们的兴风作浪和充分炒作,使得报名网站瘫痪,考生只得求助于黄牛,提高了考试的成本。

由此看来,托福考试的报考机制不够完善,对考试社会市场的自发机制以及考生等各方面的心理情绪因素对考试的影响考虑不周,致使“黄牛”有机可乘,考试成本上升,考生与考试主管机构矛盾频发。

(五)托福考试的国际化程度

托福考试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程度很高。既有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很不同的考生,又有种族背景、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考生;既有来自发达工业国家、生活富裕的考生,又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生活一般或贫穷的考生;既有相当多的男性考生,也有大批女性考生。每年在全球近200个国家的2 000个托福考试中心实施 12次考试,每年约有 1 000万以上人次的考生参加考试。

从托福考试 40多年的施考情况看,它不仅为美国高校控制住了进入高校就读的留学生质量,还为美国高校、科研机构、工业界从全球吸引并选拔了大批高级人才。在美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和文化扩张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猎头公司”。它的国际竞争功能深受美国政府的重视[3]74。另外,它跨国举行,面对全球考生施考的特点,使它有可能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考生形成一种十分隐蔽而有效的文化控制,在施考和应考的过程中,向世界宣传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使考生对美国文化和教育产生了认同和归化倾向。它的功能与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考试工作本身。

三、改善我国语言测试使用的社会维度

(一)平衡语言测试使用的社会权重

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9月开始,考试规模日益扩大,至今已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7]。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被过度夸大。很多社会用人单位把四、六级证书作为录用毕业生的重要标准。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甚至有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现象损害考试的声誉,而且也直接影响考试本身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各高校不能直接或变相地把考试证书与学生的毕业、学位获得等挂钩,过度渲染四六级考试。各社会机构、用人单位应该认真分析本单位用人要求,降低招聘成本,科学地使用语言测试的结果,给语言测试过重的社会权重减负。考生本人也应该正视考试,不可盲从报考或重复考试,降低语言测试的不该承受的社会负荷。

(二)语言测试的出路——走向社会

虽然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当初开发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使用,但其社会权重过分加大,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考试委员会就应该考虑把考试推向社会,不要局限于校园内,甚至禁止社会人员参加考试。但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CET不再接收社会考生报名。报名对象仅限于各类高校在校生。这一措施的推行不利于语言测试的社会化进程,甚至阻碍了语言测试的健康发展,不能体现考试的社会价值,使考试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从我国考试历史的发展看,语言测试起源于学校内部——校内考试,完善于校外——社会考试[8]。任何语言测试的设计和实施都应考虑其社会维度,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不能也不应该脱离社会大环境而行。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语言测试社会化,使其独立于校园之外,并使之走向国际。因为,当语言测试进入社会大市场后,测试本身就必然会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测试与选拔的要求,敢于用最新的测试理论和语言学研究成果来装备自己。这样,语言测试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1] McNamara T F, Roever C.Language Testing: The Social Dimension. [M].Oxford,UK: Blackwell, 2006:292.

[2] 金艳.提高考试效度,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2006(6):66-68.

[3] 张宝昆.世纪交替谈考试——关于美国托福考试的国际人才竞争功能考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4):74-77.

[4] 杨惠中,桂诗春.制定亚洲统一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J].中国外语,2007(2): 34-36.

[5] 佚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上诉案民事判决书[EB/OL].(2005-02-03)[2009-11-21] http://hi.baidu. com/zhaocheng wei/blog/item/526cdb001da9be11728b65dd.html.

[6] 曾圣洁.托福等考试的“黄牛”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内涵[J].财经界,2008(3):123.

[7] 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外语界,2005(2):2-3.

[8] 高淑玲.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西北大学学报,2006(4):155-157.

Abstract:Social dimension is an important guideline in language testing. The well-done performance of TOFFL i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dimension produces preferable social effects. Band 4 and Band 6 College English Tests in China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ut, with its exaggerated social function, they gave rise to a series conflicts between language testing and social justice. That is to say,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e social dimension isn’t well grasped. Thu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ocial dimension applied by TOFFL can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Key words:TOFFL; social function; language testing; social dimension;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and band 6

(责任编校:耿春红英文校对:杨 敏)

On Social Dimension Applied in TOFEL——And talk about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and band 6

WANG Li-qu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G424.74

A

1673-2065(2011)02-0126-03

2010-07-16

王立群(1968-),男,河北衡水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维度考试测试
幽默大测试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