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防范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2011-08-15高雪玉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导向责任经济

高雪玉,李 鹏

(1.红河学院监审处,云南蒙自661100;2.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云南蒙自661100)

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防范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高雪玉1,李 鹏2

(1.红河学院监审处,云南蒙自661100;2.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云南蒙自661100)

文章在分析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提出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风险导向;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应用

0 引言

2006年2 月15 日,财政部宣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确立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地位.顾名思义,这正是一种以审计风险分析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审计的重点领域、重点专案,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有效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目前,风险导向审计已经得到审计管理机关、审计执行单位等各个方面的认可,但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主要集中在社会审计领域,内部审计领域应用此种审计方法的不多,经济责任审计则应用得很少,而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则极少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活动,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审计风险就与之俱生.经济责任审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它能够起到权力制衡的作用,实施经济责任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腐败,推进责任政府的建立,促进依法行政.同样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而发展起来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大,社会公众更加关心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和高校工作的成效,因而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期望差也随之加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值得审计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

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同其他审计风险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并自始至终隐含于审计的全过程,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既对事又对人的特殊审计,它的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决定其必然是一种高风险的审计.

1.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范围广、时间紧与审计人力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审计风险

首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委托审计,一般由组织部门下达委托书,审计部门根据委托书所列对象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这种委托往往与干部的任免同步进行,具有成批性和保密性的特点,并要求审计工作在规定的短期内完成,以便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这种审计项目多、时间紧的客观现状可能会带来审计工作不够细致、取证不到位、忽略了必要审计程序等问题,无形中就加大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风险.

其次,大多数被审计对象的任期时间较长,形成了大量的会计资料,其间可能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在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审计风险.

再次,审计部门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多数高校审计力量薄弱,不少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据调查研究,一般高校只配备2至3名专业审计人员,学生规模超过万人的本科院校也只要4至5人,个别高校只有1人.[1]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新校区建设、大额资金的运作,对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等新形势,审计业务工作量急剧增加,审计力量不足,后续教育与培训跟不上要求,培训学习经费得不到保障等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审计质量的提高,从而加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1.2 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强烈的政治色彩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处于攻坚阶段,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审计制度.它不仅担负着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还肩负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的社会责任,它不是审计经济监督外延的扩展,而是国家审计职能内涵的延伸,具有更强的政治性和更高的审计目标,随之也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

二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解除领导干部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也是组织部门考核、任免、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事”的审计作出对“人”的评价,与审计对象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因此,较之其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难度更大、风险性更高.

1.3 社会公众对高校的关注度升温,从而引发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期望值过高带来的审计风险

随着全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公权”的行使,加之,近几年来曝光的几宗校园腐败大案要案的影响,学校已被人们从清廉的“净土”中划出,高校利益相关者(我国《高等教育法》把利益相关者表述为政府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公众监督者,公众监督者包括舆论机构或有关中介组织、顾客、教师、学生及家长等)[2]对高校公权行使的情况日益关注,对审计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无疑增强了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审计风险将无法回避.

1.4 被审计对象滥用公权带来的审计风险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权力的拥有者,个别有问题的被审计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通过滥用权力来阻碍审计部门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可能迫于被审计人的压力而向审计部门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完整等情况,又或者出现集体舞弊的情况.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大多还停留于账项基础审计层面,需要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由于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失实和集体舞弊的情况不太容易察觉,出现这种情况时审计风险颇高.另一方面,被审计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从各方面向审计人员施加压力,甚至威胁利诱等.这些违法行为必然会影响审计结果,造成极大的社会成本和审计风险.

1.5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审计风险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近些年才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实施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高校审计机关在评价被审计人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也存在着极大的审计风险.

2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

在现行的审计准则中规定,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风险.可见,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审计人员只有在尽可能地去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一种以审计风险为“风向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采取和被审计对象相适应的审计战略,制定切实高效、多样化审计计划的审计模式.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大因素,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首先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的范围不仅仅停留在财务信息分析上,审计的触角扩展到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上(比如对被审计对象经营战略地位等宏观大环境进行的分析),它的目标是从源头上判断和发现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审计的重点定格在重大风险区域,并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审计程序,既降低了审计风险,又节约了审计资源.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从理论上解决了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审计人员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又保证了审计质量,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风险导向审计的诸多特点和优势,正好可以解决我们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从以上分析可见,把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

3 风险导向审计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要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就应该用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理念去指导从审计计划编制到审计报告撰写,直至后续审计的整个审计过程.要将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理念落实到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必须重视项目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编制工作.

3.1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阶段

(1)审计重心前移,确定审计目标,识别审计风险.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理念,认为有效的审计需要对被审计对象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目标和战略、实现目标的主要活动和关键运营环节以及剩余风险进行深入了解.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来说也是类似的,同样首先要对被审计者所处的宏观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比如其所在何部门、担负工作的职责、相关部门工作涉及的国家法律法规、主要服务对象、部门的预期目标、是否有自筹经费、部门监管环境等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并形成对被审计对象的一个总体的预期,这个预期同时也是对本次审计项目风险的一个初步评估,从而确定审计目标.

(2)多渠道收集信息,辨认风险大小.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观察、调查、问卷结果、访谈、查阅资料、分析性复核等方式收集汇总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信息.采取“先宏观再微观,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所谓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是指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站在被审计对象经营者或者是管理者的高度来分析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环境以及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3]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并以此为依据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然后填写风险分析表.在风险分析表的基础上,结合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审计目标风险度,形成审计风险评估表.

(3)确定审计要点和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重点关注审计风险度高的审计点,合理分配有限的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编制出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

3.2 控制检查风险阶段

控制检查风险的过程也就是实施审计方案的过程.一方面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实质性测试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是否真实、合法和有效,审查固定资产的余额与实际盘点的结果是否吻合,核实与被审计人经济责任有关的经济指标和数据等,确保实质性测试得以有效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检查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证据和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对象作出适当地审计评价.对于责任的界定,一定要分清是现任责任还是前任责任、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是集体责任还是个人责任、是主管责任还是直接责任等.要正确评价被审计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是否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是否坚持了正确政绩观,有无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有无损害教职工利益的问题、有无“三拍”决策等.

结语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既注重对被审单位所处的宏观环境、经营战略及其业务流程的了解,又注重内部控制测试以及重要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的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模式.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揭露和阻止由于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而且可以保证提供资讯的真实性,增强高校工作透明度,提高高校管理的品质和运作的效率.综上所述,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是大势所趋,是高校依法治校的体现,也是高校承担传播新知识、新理念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更主要的是,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1]张宏禄.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6,(3):15-17.

[2]吴景松,程一康.我国高校问责制之现实困境及其治理路径.江苏高教[J].2007,(1):44-46.

[3]洪磊.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几点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5):52-55.

Applying Risk-oriented Audit Methods to Prevent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n Universities

GAO Xue-yu1,LIpeng2

(1.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Department,Hong 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2.Trans mission management,Hong he Power Supply Bureau,Yunnan Power Grid Corporation,Mengzi 661100,China)

Based on analyzing all kinds of risk in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ing in universities currently,according to reveal the connotation of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the article points that applying risk-oriented audit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evade the audit risk and improve the auditing quality.

Risk-oriented;universities;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apply

C931

A

1008-9128(2011)02-0072-03

2011-02-26

高雪玉(1983-),女,云南宜良人。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导向责任经济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偏向”不是好导向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