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三角“一卡通”整合研究

2011-08-15张鹍鹏葛宏伟陈建军焦光庭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IC卡一卡通珠三角

张鹍鹏,葛宏伟,陈建军,焦光庭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

1 现状主要交通卡简介

(1)粤通卡:粤通卡是广东省政府唯一指定的珠三角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专用缴费卡,由广东联合电子收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省联合收费公司)设计和推出,截止至2008年底,粤通卡发行量已超过30余万张,服务功能和领域也正由单一的公路收费逐步向城市公交、小区停车、珠三角城际轨道、汽车加油、金融等领域拓展。

粤通卡利用兼容“人工半自动收费”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的组合式收费技术,采用了两片式电子标签配合双界面CPU卡的组合式收费方式,从而实现了所有联网路段既可采用“粤通卡”非现金缴费方式,又可采用普通非接触IC卡(通行卡)的现金缴费方式,这种收费技术与传统收费技术相比克服了单片式电子标签不能与人工收费车道系统结合的缺点,降低了建设成本,使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初期建设投资大为减少。

(2)“羊城通”:羊城通直属于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发行。目前羊城通的应用面覆盖广州市内所有的公交汽(电)车、轮渡、地铁各站以及部分电信业务及商务小额消费,应用区域从广州市区扩大到增城、花都、番禺、佛山五区等。广州市羊城通自2001年12月30日投入试运行至今,总发行量已经突破1100万张,日刷卡消费突破300万人次。

目前,羊城通除在交通领域扩展外(如停车场、出租车、路边泊车咪表等)、还拓展到电信电话和小额消费领域,此外羊城通卡的管理功能也已拓展到机关事业单位考勤、门禁系统、物业管理等领域,作为员工卡、小区业主卡、学生证等证照卡,为企业、住宅小区、校园公共场所提供身份识别、门禁、员工考勤、保安巡更管理等社区内部管理。

(3)“深圳通”:深圳通卡由深圳通公司负责发行,深圳通公司由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运发实业有限公司和深业深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目前,深圳通发卡量已超过600万张。安装终端机超过1万台,各类服务网点1000个,小额消费领域中深圳通应用网点达到500家。

早期发行的深圳通卡采用的是日本SONY公司的FELIC卡,目前采用的是德国英飞凌公司提供的非接触CPU卡,集成了主流的国际标准接口,包括ISO/IEC 14443和ISO/IEC 18092,同时该产品也获得了CC EAL5+高等级国际安全认证(PP0002),以及EMVCo银行组织的认证。深圳通目前的基础技术可以兼容香港“八达通”,也可以兼容其他城市公交一卡通。

(4)“八达通”:香港“八达通”于1997年8月推出,截止到2008年5月底,香港八达通卡共发行1700万张(全为日本索尼卡),在香港安装八达通刷卡机具(或收费器)5万张,应用范围包括公共交通(港铁、小轮、巴士、专线巴士等)、停车场、街边停车收费、零售(快餐店、超级市场、药房、便利店)、自助服务(照相馆、公共电话及自动售卖机)、文娱康乐(公众游泳场,租用康乐场地,马场,戏院,私人会所)、保安系统和校园。合作商户约1000家,产品目前有八达通卡、迷你八达通卡和八达通手表,每天交易比数约1000万笔,每天交易金额约8500万元。目前八达通公司已在深圳大快活(港资快餐店)和澳门部分零售商业网点开通了八达通卡应用,并已与荷兰和长沙签定了发展电子收费系统的合约。

交通卡应用加快了珠三角交通信息化进程,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包括珠三角尚未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各地重复投资建设,资源浪费比较严重;除羊城通和深圳通具备一定规模外,各地系统应用规模和应用水平较低,并且“多卡并存,多卡不通”;珠三角地区公交智能卡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尚有14个地级市未完全建立公交智能卡系统。

多卡整合的思路与原则可以概括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密钥和结算、资源整合”,即首先对整个珠三角地区公交一卡通发展规模、趋势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提出近远期发展目标和策略,并制定稳步推进计划;第二是规范卡片文件结构,读写器设备的交易流程和数据接口,应用系统功能、性能和数据接口;第三是统一密钥和结算:卡片安全系统采用统一的密钥安全策略,交易系统采用统一的结算机制,实现跨区域的终端消费;第四是资源整合,整合并升级现有的读卡设备、交易处理系统和设备等相关资源,最大限度节约省公交一卡通实施成本;第五是一卡多用,拓展一卡通业务服务范围,如出租、水电气收费、停车场收费等和其他小额消费等领域。

2 关键问题及解决建议

(1)研究统一的票务管理、计费收费、物价收费、流通管理机制

根据长三角公交一卡通的建设经验,确定科学合理的票务管理及计费收费机制是实行一卡通方案的重要前提。公交车辆一票制的开放式运营、地铁计程计费的封闭/半封闭式运营和出租车终了结算运营等方式都不统一,分段计费、分程计费、分区计费、按时计费、分行驶线路等也不一样,各地使用公交卡打折优惠的规则也不统一,需要针对不同公共交通运营商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票务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将各城市公交领域所有运营企业和交通工具纳入公交一卡通系统之中;设置完整、灵活的计费和收费模式,保持各地一卡通的公交补贴政策保持不变,同时最大限度地调整客流、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资源,使各运营商从“一卡通”系统的实施中获益。

珠三角各地公交卡的物价收费政策主要结合本地情况设定,且所在区域不同,其收费额度也不一样,沉淀资金都是各自管理。从目前一卡通办理收费政策来看,办理深圳通押金为40元/张,羊城通押金为30元/张,其他地区公交IC卡押金也各异。如果取消目前已有的公交卡,而发行珠三角公交一卡通,由于各地卡成本不同,不同地区的一卡通收费政策也不一致,很容易对各地一卡通的发卡业务产生冲击。

(2)选择合适的运营主体协作方案

从其他区域一卡通建设经验来看,实现城市一卡通之间的互联互通,运营主体间的合作主要有对等和协作两种模式。

对等模式即各地均自行建设完整、独立的一卡通系统,利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消费密钥全国统一的特点,用户卡可在对方城市消费,两地间互相交换跨区域消费数据机名单数据;协作模式即中心城市建设完整的一卡通系统,兄弟城市直接建设充值和消费系统,并通过数据交换系统与中心城市进行数据交换,通过结算系统与中心城市进行结算队长。目前广佛互通采取的是协作模式。

若实施珠三角地区公交一卡通,建议本着尊重现状、区别对待、平滑过度的原则,各地已发行一卡通智能卡的运营商采用对等模式,继续发行本地一卡通,负责本地一卡通的发行、充值及其他服务。其他暂未发卡的地级市,可以考虑采用协作模式。

(3)逐步平滑过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目前,珠三角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公交IC卡收费管理系统、地铁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轨道交通票务清分中心(ACC)等系统。在实行珠三角公交一卡通的背景下,如果已有的系统与公交一卡通系统不兼容,系统将逐步被淘汰,已有的投资(主要是IC卡和车载机、检票闸机等终端设备)难以继续使用。因此,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解决新旧系统的融合和平滑过渡问题,即系统的改造升级问题。

建议珠三角统一建设的公交一卡通系统须给现有地市已建有系统的公交企业留有余地,注重新开发系统与原有系统的兼容和技术的衔接,尽量保留公交企业在原有的智能系统中已融入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功能作用,并为今后加入一卡通的企业预留衔接端口。

实施各地一卡通运营主体已有资产整合,是从保障全省公交一卡通有效实施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珠三角各地一卡通运营公司在本地一卡通收费政策的指导下,随着公交智能卡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积累了一定规模的沉淀资金,并实行自行管理的模式。若实行全省公交一卡通,需要对所有深圳通终端机进行改造升级。建议研究确定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将系统和设备的改造成本降到最低。

(4)采用兼容多个标准的IC设备

目前,各城市IC卡所采用的标准会有所不同。如何选用可靠、先进的IC卡产品,确定统一的标准,以满足现在及未来一卡通的发展需求(如与八达通的互联互通),便于现有系统的改造,有利于实现国产化。另外市场上IC卡产品众多,逻辑加密卡、CPU卡或TYPE A、TYPE B标准卡和非标准卡都有其应用场合,各具优缺点,根据各城市一卡通建设经验来看,IC卡选型成为系统建设前期引起争论最大、占用时间最长、最令业主和系统集成商头疼的问题。

IC卡在选型和设计时除了考虑前期规划的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缴费等应用需求外,还需考虑将来应用的扩展,以满足公交一卡通跨行业应用和城际间互联互通的发展需求。

根据其他发达城市、区域的经验,若实行珠三角公交一卡通,IC卡选型上应注重IC卡的技术标准、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以及技术的延续性,并建议采用“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体系”,选用符合ISO14443 TYPE A标准的CPU卡片。

(5)分层分级的结算方案和系统安全

由于实行珠三角公交一卡通涉及的地域广,交易频繁,使一卡通系统具有规模大,网点分散,流动范围大等的特点。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安全体系,使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达到银行系统的水平,确保系统数据交易、采集、传输和清算得到最大的安全保证,是项目实施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系统需要满足本地交易和异地交易的清算需要,而且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因各种因素产生的非正常交易、不完整交易及错误交易的处理问题。

发达城市经验表明,公交一卡通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技术的先进性、可用性、可靠性、建设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几项技术和各种设备的简单叠加。

(6)政府部门做好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政策保障的工作

在推进公交一卡通卡应用建设中,需要统一标准,规范卡片文件结构,读写器设备的交易流程和数据接口,应用系统功能、性能和数据接口,来指导公交一卡通的应用。自2002年以来,建设部陆续颁布用于指导城市一卡通建设相关的文件和国家行业标准,主要有: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产品检测》、《建设事业IC卡五年发展规划》等。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公交智能卡均采用了“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体系”,选用的大部分是ISO14443 TYPE A或C标准的卡片,具有融合互通的技术基础。但由于A型、B型以及C型的技术标准不同,若对卡片技术标准缺乏统一制定,将可能导致一卡通在数据融合互通上数据转接困难、重复投资等情况。

参考长三角以及其他城市公交一卡通的建设经验,在实施珠三角公交一卡通系统时,政府部门应对IC卡的选型、数据接口、系统兼容性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统一的IC卡密钥管理标准,确保珠三角一卡通数据的有效融合互通。

(7)系统管理、兼顾各方利益

公交一卡通系统建设不仅是个复杂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全新的管理问题。从长三角公交一卡通的建设经验来看,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涉及到珠三角各城市公交、轨道、高速公路等相关运营单位。而这些单位普遍存在隶属多部门、多业主、多类型的复杂关系,既有国家投资经营,也有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以及外资、私营企业自立投资经营等方式。

面对各城市部门、企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政府部门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式,协调、理顺各方面的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推广,并在交通政策导向、行政监督、交通规划、一卡通物价收费、沉淀资金管理、财税支持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进而建立珠三角区域协调保障机制,保障公交一卡通的有效实施,发挥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巨大优势,全面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建设。

[1] 陆永宁.IC卡应用系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 王炜,杨新苗,陈学武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北京市公共交通公司.北方交通大学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 于滨.基于IC卡收费系统的动态交通数据采集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5] 裴玉龙.智能交通系统(ITS)信息采集技术评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

猜你喜欢

IC卡一卡通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工商业IC卡控制器改造为物联网控制器实践
在用电梯加装外接式IC卡运行控制系统设计改进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
湖北省高速公路IC卡管理系统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