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发展

2011-08-15刘万翔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

刘万翔

(陕西工商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68)

【语言·文学】

中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发展

刘万翔

(陕西工商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68)

四面环海、美丽富饶的英国,虽然历史悠久,但在上古时期未曾留下任何文学典籍,中古时期流传于世的也仅有英雄史诗《贝奥武夫》。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犹如火山喷发,可谓群星灿烂、佳作迭出,出现了足以使英国人乃至全人类千秋万代自豪的莎士比亚和培根等大师级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流传于英国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流芳百世于全世界。

英国文学;中古时期;文艺复兴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南面是英吉利海峡,与法国隔海相望。它的全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总面积只有24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却长达1万多公里。英国的历史和欧洲大陆其它国家的历史一样悠久。人类在英伦三岛上的活动踪迹可追溯至30万年前,但早期的文化遗迹很难寻觅,英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公元前5世纪克尔特人统治时期。公元前55年,罗马帝国士兵的铁蹄踏上了不列颠群岛,摧毁了克尔特人的统治,将罗马文明带到了这个岛国。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原来居住在欧洲大陆易北河口和北海沿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于公元5世纪时跨越英吉利海峡,取代了罗马人的统治,遂使英国社会进入了直线发展的阶段。

中古时期的《贝奥武夫》

公元597年,盎格鲁撒克逊人皈依了基督教。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英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圣经》故事,且流传于后世的极少。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当属《贝奥武夫》,该作被人们奉为英格兰的民族史诗。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的初期传入英国。经过数代人的口头流传和不断加工完善,大约在公元1000年前后形成文字,作者不详。

《贝奥武夫》用古英语写成,现存文稿3183行。这部英格兰的古典英雄史诗从发生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主要人物都与英国毫不相干。诗中的主人公贝奥武夫来自瑞典,完成其英雄壮举却在丹麦。力大无比、勇猛过人的英雄贝奥武夫听说丹麦王国有一个住在沼泽之中的怪兽格兰带尔昼伏夜出,不仅祸害百姓,而且危及朝廷,它经常肆无忌惮地走进国王的大厅里,抓住熟睡的武士生吞下去,于是他带领十四个随从坐船赶往丹麦,决心为该国朝廷和老百姓除害。说来也巧,贝奥武夫到达的第一晚,格兰带尔来袭,贝奥武夫一把抓住这个可怕的怪兽,将其粗壮的右胳膊扭了下来,怪兽落荒而逃。第二天夜间,格兰带尔的母亲来为儿子复仇,母兽不仅带走了儿子的胳膊,而且抓走了一个武士。贝奥武夫次日早晨听说之后,带领他的随从赶往沼泽地,找到了怪兽的洞穴。贝奥武士身先士卒,潜入水中仇敌的洞穴,与母兽展开了生死决斗。开始时贝奥武夫寡不敌众,处于劣势。猛然间贝奥武夫发现了地上的一把神剑,抓起它刺向格兰带尔的母亲。母兽挣扎着,无力地倒下去了。贝奥武夫回头看见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格兰带尔,猛然挥剑砍下了格兰带尔的“兽”头。贝奥武夫一行人得胜回朝,受到了盛大的款待。

上述故事情节为《贝奥武夫》的第一部分。《贝奥武夫》的第二部分描述贝奥武夫回到瑞典之后,协助其叔父和堂兄弟治理国家达半个世纪之久。《贝奥武夫》的结尾部分描述了贝奥武夫年老力衰时,仍然带领自己的随从力战一条喷火巨龙,为民除了害,自己也重伤而亡。长诗以贝奥武夫的隆重葬礼而终结。

这首长诗虽然以丹麦和瑞典为背景,但从中却可以洞察出英格兰的生活画卷,因此,该诗被誉为英格兰的民族史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

十四到十七世纪,西欧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是“再生”,也就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实际上文艺复兴包含着远为丰富的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十四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十五世纪扩及欧洲许多国家,到十六世纪达到高潮。这一文化思潮的产生迎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旗号反对以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的运动。人文主义者以“人权”代替“神权”,颂扬人的创造精神,提倡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福利。这一切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枷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产生出许多辉映史册的不朽作品,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在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以莎士比亚为杰出代表的一批文化巨匠。

1.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

乔叟出生在伦敦的一个富有的酒商之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早就通晓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乔叟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从事过多种职业,青年时期一度从军,上过前线打过仗,壮年时做过多年外交官。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视野非常开阔,加之他勤奋好学,阅历广泛,观察深刻,因而他的写作手法丰富多样,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他不仅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而且率先采用伦敦方言进行写作,对英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后世称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虽然乔叟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但他始终坚持笔耕不辍,传之后世的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公爵夫人之书》(The Book of Duchess)、《荣耀之家》(The House of Fame)、《好女人传奇》(The Legend of Good Women)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属《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包含20个不同的故事,类似于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20个不同的“段子”。作者描述了一群朝圣者聚集在伦敦的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店主建议每位朝圣者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的最好。20个故事的来源不仅有英国民间的,而且有法国的、意大利的,还有来自《圣经》和亚洲国家的。作品广泛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英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虚伪,强烈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热情讴歌了世俗的爱情生活。

2.克利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

马洛出生于坎特伯雷一个富有的鞋匠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1587年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在剑桥求学时,他就是公认的“才子”。马洛生活于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是莎士比亚之前最伟大的剧作家,虽然他的生命非常短暂,但其一生的创作成就斐然。主要作品有《铁木儿大帝》(Tambur Laine)、《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r.Faustus)、《马尔他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等。

《铁木儿》讲述了一个普通牧羊人铁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野心勃勃、残暴无情的鞑靼统治者的故事。全剧分为两个部分,共十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铁木儿如何从一个牧羊人平步青云,直到成为波斯国王和许多国家的征服者;第二部分讲述铁木儿进一步的征战以及妻子与他自己的先后离世。马洛所刻画的铁木儿大帝虽然残暴成性,然而却是一个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顾世俗道德约束,敢于向命运挑战的英雄。马洛通过对铁木儿的描述,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渴望获得无穷力量与权势的欲望。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则是马洛根据译成英文的德国民间故事写成的。作品描述了浮士德把灵魂卖给了魔鬼,魔鬼供他驱使24年,到期他的灵魂被劫往地狱的故事。浮士德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最终未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历史真实写照。

《马尔他的犹太人》讲述了一个痛恨基督徒的犹太人巴拉巴斯受到马耳他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疯狂实施其报复计划的故事。随着复仇计划的进行,巴拉巴斯逐渐变成了魔鬼的化身——既贪婪残忍,又狡诈阴险,即使是他的女儿也在劫难逃,最终他本人也死在自己设下的圈套之中。通过此剧,马洛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对财富的过度欲望和追求。

马洛被称为英国的“悲剧之父”,对一代大师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1564-16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兼诗人。莎翁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宝贵的遗产。他的不朽剧作,几百年来一直成为各国著名剧院和剧团中最杰出的传统剧目,许多演员将扮演莎翁剧中的主要角色如哈姆雷特、奥塞罗及麦克白夫人等视为自己舞台生涯的巅峰。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一个小镇上的市民家庭,幼时家道小康,但至少年时期,其父因做生意破产,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1585年,莎士比亚前往伦敦谋生,最初在剧院中靠给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来糊口,以后在剧院中当过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剧院的股东。从1590年起,莎士比亚开始创作剧本,直到1612年离开伦敦回到故乡小镇为止。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莎翁总共创作了37个剧本,154首14行诗。他生活在英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原始积累时代,封建制度日薄西山,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复杂。莎翁在他的剧作里,不仅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反动腐朽和黑暗,而且抨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婪。他创作的戏剧,题材广泛,寓意深刻,人物性格各异,现实感极强,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而且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大部分:喜剧、历史剧和悲剧。

莎翁的喜剧主要有《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等。《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一部有着田园风格的喜剧。该剧讲述了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与受到长兄虐待的奥兰多相爱,罗瑟琳受到叔父、篡位者弗莱德里克的放逐,女扮男装逃亡到亚登森林,与奥兰多不期而遇。以此为主线,穿插了奥兰多以德报怨,拯救了兄长,使其良知再现,并与西莉亚产生爱情。弗莱德里克受隐士点拨,幡然悔悟,归还权位等故事。最终共有四对恋人喜结良缘,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总体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整部戏剧情调轻松,语言幽默诙谐,观后使人忍俊不禁。《威尼斯商人》描写了青年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集美貌、善良、活泼、睿智于一身的名门闺秀鲍西娅求婚,向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借钱,因货船触礁无法还贷,贪婪残忍的夏洛克坚持要按借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a pound of flesh“一磅肉”已成为英美社会贪婪残忍的代名词)。最终,鲍西娅化装成律师出庭辩护,粉碎了夏洛克企图以法律名义行凶报复的阴谋。《第十二夜》讲述了孪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奥拉遭遇海难失散,薇奥拉爱上了公爵奥西诺,女扮男装给他当侍从,但公爵却爱着伯爵小姐奥莉薇娅,然而奥莉薇娅反而爱上了代替公爵向自己求婚的薇奥拉。经过一番妙趣横生的波折之后,薇奥拉与奥西诺、奥莉薇娅与西巴斯辛双双喜结良缘。

总体来说,莎士比亚的喜剧充满了乐观主义情调,预示着人类不久将战胜黑暗的封建势力。他主张自由平等,赞颂个性解放,宣传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在剧本中,莎翁还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贪婪和残忍、自私和无情,深刻地剖析了金钱的本质,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社会上的拜金狂,间接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Henry VI)、《理查二世》(Richard II)、《理查三世》(Richard III)、《亨利四世》(Henry IV)和《亨利五世》(Henry V)等。这些历史剧不仅叙述了历史事件的过程,而且表达了反对封建分裂,赞扬国家统一,加强王权,拥护强大的君主政体的政治观点。

莎士比亚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在悲剧上。17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封建贵族的特权、腐败和没落,新兴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凶狠残忍和卑鄙阴谋,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来。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通常是通过悲剧的主角——时代的牺牲者,向反动的、残酷的统治者提出有力的控诉,他揭露社会的黑暗、道德的堕落,说明正直、善良的人在这种社会里无法生存下去。莎翁的悲剧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他的悲剧作品最著名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哈姆雷特》(Hamlet)、《奥赛罗》(Q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麦克白》(Macbeth)等。其中,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著名的浪漫悲剧。该剧讲述了一见倾心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因家族之间的世仇宿怨而双双殉情,他们的鲜血终于唤醒了两个家族,使其最终言归于好。爱情的力量是本剧的一大主题。两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感人至深,甚至连罗密欧的名字也成了“情人”的代名词。其中阳台私会和恋人离别两场更是成为世界戏剧文学中的经典。然而,对爱情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恋人却逃不过家族宿怨的攻击,只能以死亡得到解脱。莎士比亚借此抨击了封建社会里家族或小团体之间的残酷争斗。整部戏剧语言诗情浓郁,情节精巧严密,是莎翁早期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名作。

《哈姆雷特》(又译“王子复仇记”)叙述的是年轻、正直的王子哈姆雷特为了避免仇敌的注意,装疯卖傻,终于把国王被谋杀的真情揭露出来,杀掉了阴谋家叔父,为父报了仇,自己也中毒剑而亡。剧本用丹麦是黑暗的大监牢来影射英国。揭露了王公贵族们的“通宵欢宴”和阴谋家的“道貌岸然”。更为可贵的是,在中世纪末期以“神”为主宰的社会环境下,《哈姆雷特》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伟大的“人”:“人是一件什么样的杰作呀!人的理性多么高贵!人的能力无穷无尽!人的仪态和举止多么恰到好处,令人惊叹!人的活动多么象一个天使!人的洞察力多么宛若神明!人是世界的美!动物中完善的典型!”(第二幕,第二场)。时至今日,许多讲英语国家的人在学校都要学习莎士比亚并背诵整段的台词,尤其是下面一段经典台词: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默默忍受暴虐命运的矢石交攻,还是挺身反抗、终结无边的苦难,这两种行为,

究竟哪一种更高贵?死,睡着了,什么都不再有,

而如果睡眠就等于了结心痛以及血肉之躯要承受的千百种打击,

那正是我们虔心企盼的大好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会做梦,哎,这就是麻烦所在!

因为当我们摆脱了尘世的烦恼,

在那死的睡眠里,

还要做些什么梦,一想到此就不能不踌躇……

(第三幕,第一场)

与莎士比亚同一时代,同时也是他的朋友、剧作家本·琼森(Ben Jonson)对莎翁作了这样的评价:“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时代”。数百年来,莎士比亚的剧本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久演不衰,就是明证。

4.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培根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出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虽然少年时体弱多病,然其幼而颖悟,天赋极高,12岁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23岁便当上了下议院议员,曾做过律师、大法官、国王掌玺人、外交官等。培根毕生好学深思,涉猎非常广泛,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均做出了重大贡献。1605年出版的《广学论》(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学术问题,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他的史学著作《亨利七世本纪》(History of Henry VII)和《亨利八世本纪》(History of Henry VII)曾受到过约翰·洛克(John Locke,英国思想家、三权分立学说的首创者)的高度赞誉。培根的论说文集,稿凡三易,乃精心结构之作。不但对英国文学起到开辟新园地、创立新风格的作用,同时也非常精彩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现象与问题独到的见解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议论。

现存的《培根论说文集》收录了培根的58篇论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人与世界及人群的关系;二、人与自己的关系;三、人与上帝的关系。培根的论文都不长,可谓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将老生常谈的道理讲得新鲜非凡,几乎每篇都能见到警世恒言,任何人读后都会受益匪浅。“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见《论困厄》)。“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郁”(见《论猜疑》)。“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到别人有德必怀嫉妒”(见《论嫉妒》)。“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见《论狡猾》)。“谣言走得愈远力量愈大”(见《论谣言》。“怒气犹如下坠之物,把自己粉碎于所降落的东西之上”。(见《论怒气》)。培根借用伊索寓言将虚荣心比喻得极为精妙,“苍蝇坐在战车底轮轴上说道,我扬起了多少尘土啊”!(见《论虚荣》)。“人人都是自己幸运的建筑师”(见《论幸运》)“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纯粹而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的人生不过是一片荒野”(见《论友谊》)。“一个人的心智若在仁爱中行动,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轮轴上旋转,那可说是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见《论真理》)。培根的一生多半身居高位,饱尝了宦海沉浮之酸辛,因而他感慨颇深地写道:“跻身高位是很费力的。人们通常吃了痛苦以取得更大的痛苦;要升到高位上,其经过有时是卑污的;然而人们又常由屈辱之途达到尊荣的地位”(见《论高位》)。对于死亡,培根亦有其独到的见解,“成人之怕死犹如儿童之怕入暗处”;“死亡会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见《论死亡》)。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最熟知的莫过于培根的《论读书》。这篇不足千字的论文,许多人能倒背如流。关于读书的益处,文章开宗明义写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接着,作者用寥寥数语总结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辩证关系,“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培根谆谆告诫人们,必须根据个人需要并选择适当的读书方法去读书,“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嘴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需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作者妙语连珠,对读书与讨论,读书与做笔记做了恰如其分的定位:“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写道此处,作者笔锋一转,对阅读各类书籍的益处一一作了罗列:“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科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行文到最后,作者将读书与运动联系起来,“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换言之,读书可使人心情舒畅,增长才智;运动则能增强体质,去除百病。

通读培根的论说文集,笔者认为,该书是为数不多的一部“世界书”。像莎士比亚的剧作一样,它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时代。无论古人今人乃至后人,无论芸芸众生还是高官显贵,只要翻开此书,皆能找到一些与他自己有联系的东西。

5.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

约翰·多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家庭,幼时就聘请家教接受良好的教育,12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三年,接着又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由于多恩本人及家庭信奉天主教,与当时的英国国教格格不入,因而他在牛津和剑桥均未取得任何学位。成年后,多恩曾从事过法律和外交工作。

多恩一生的创作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还有一些讲经布道的散文。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三大类:爱情诗、讽刺诗和宗教类诗歌。多恩的主要作品有《歌与十四行诗》(The Songs and Sonnets)、《破晓》(Break of Day)、《死亡,你不要骄傲》(Death,Be not Proud)、《讽刺》(The Flea)等。大多数诗歌的中心主题是爱情。多恩认为,心灵之爱依赖于肉体之爱,完美无缺的爱情不仅仅是心心相印,而且是灵与肉的紧密结合。对于女人美色的描写,多恩诗中极少出现樱桃小口、面若桃花、齿若含贝、唇若涂朱、肌如白雪之类的形容词,而是富含隐喻,只有非常细心的读者,方能从字里行间中读懂其真正的含义。基于此,约翰·多恩被称作“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多恩的爱情诗经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他的许多诗歌充分表达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死亡的真切恐惧。他曾经这样写道:“每个人的死亡都会使我黯然神伤。……,我真不知道下一次丧钟为谁而鸣。”(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即取名于此)在他去世的前几周,他为自己写好了葬礼上的祭文《死亡的决斗》(Death′s Duel)。

今天,多恩的作品已成为世界许多大学文学院的必选教材。

6.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

约翰·弥尔顿出生于伦敦一个富商兼学者的家庭,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弥尔顿于1632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其父亲乡间的别墅里居住了6年。他象一头饥饿的牛犊钻进菜园一样,一头扎进了父亲的书房,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父亲珍藏的各类书籍。1638年,弥尔顿踏入了游历欧洲大陆各国旅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他提前结束了欧洲大陆之行,回到英国,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中。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推进资产阶级革命的节节胜利呐喊助威。其中最著名的有《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雅典一山名,象征着自由和民主)《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Tenure of Kings and Magistrates)。《论出版自由》是弥尔顿为了抨击当时的书报审查制度,在国会作的一次长篇讲演,系统地阐述了其出版自由的思想。《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则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学说中找出论据,说明人民有权推翻和杀死暴君,以坚定人民的革命信心。革命胜利后,弥尔顿成为克伦威尔政府的拉丁文秘书。由于长期伏案劳作,他的视力不断恶化,直到1652年完全失明。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双目失明的弥尔顿被投入监狱,释放后又被没收了大量的财产。晚年时期的弥尔顿离群索居,在黑暗中创作完成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三部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和《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

《失乐园》由12部诗篇组成。它以圣经故事作为基本题材,讲述了恶魔撒旦因反抗上帝败下阵来,不堪凌辱,设计报复。撒旦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意志,偷吃了伊甸园中智慧树上的禁果,受到上帝的惩罚,最终被逐出伊甸园,来到地球上受苦受难。弥尔顿诗中的上帝象征着暴君,而恶魔撒旦则代表着反抗暴君的斗士。撒旦雄辩、无畏,不甘失败,处处使上帝难堪。撒旦对上帝的反抗暗示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此外,《失乐园》生动地描述了亚当和夏娃之间的美好爱情。他们追求知识,追求人类的欢愉与尊严,充分体现了弥尔顿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观点。

《复乐园》亦取材于圣经故事。该诗描述了耶稣顽强地经受了考验,开始布道,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这首诗反映了革命受到挫败后,弥尔顿控诉、抗拒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道德堕落、贪污腐化行径,一如既往的与封建反动势力做殊死的斗争。

《力士参孙》是一出悲剧故事,取材于《旧约圣经·士师记》。参孙是以色列民族英雄,被妻子莉拉出卖给仇敌菲利斯人。参孙被残忍地挖掉双眼,整日在黑暗中给敌人推磨劳作。当敌人威逼他表演武艺时,他撼倒了演武大厦的支柱,整个大厦坍塌,他和敌人同归于尽。这出悲剧反映了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内心的痛苦和身受的迫害,同时也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者在封建统治者的迫害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

值得一提的是,在诗体风格方面,密尔顿独树一帜。他倡导将无韵诗应用到非戏剧的诗歌中。无韵诗的纯熟运用为弥尔顿的长诗增添了不少魅力。

7.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

约翰·班扬出生于一个贫穷的补锅匠家庭,幼时接受过极少的正规教育,少年时期的班扬不得不秉承其父的旨意,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干起了走街串巷修补铁锅的营生。但班扬天资超人,想象力非凡,他发誓日后要成为一名作家。

班扬生活的时代,英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他亲身经历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革命和复辟时期政治斗争的许多方面又以宗教纷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英国的国教与非国教之间对抗激烈,许多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不堪忍受迫害,逃离英国。约翰·班扬却选择了留在国内,传经布道,因而他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当年,就因“离经叛道”被捕入狱,囚禁长达12年之久。1675年,他以同样的罪名再度入狱。后三年的牢狱生活,使班扬写出了留芳百世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该书在班扬1678年出狱后得以出版。

《天路历程》发表后,旋即成为畅销书,被称为史上最广为人知的宗教寓言文学并被广泛地翻译成其它语言,其被翻译的文字之多仅次于圣经译本。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尤为精彩。它以梦的形式展开了一系列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基督徒的人和他的一个名叫忠信的朋友,从毁灭城奔向天国城,追寻救赎的历程。一路上,基督徒和朋友经受到各种诱惑,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在途经一个名叫虚华镇的历史小镇时,发现世上一切虚华的东西都在此出售:名利、头衔甚至谋杀和欺诈。住在镇上的人既愚蠢又残忍。由于基督徒和忠信没有购买任何商品,他们被抓起来拷问,备受折磨。忠信被判以火刑,基督徒被投进监狱。当忠信在烈焰中死去时,一辆天国的马车载着他升入了天堂。基督徒逃出了监狱,一个名叫期盼的年轻人深受忠信的感动,决定陪伴着基督徒,踏上通向天国的路程。基督徒和期盼又经过了一系列磨难,他们逃离了疑惑堡巨人的地牢,避开了深入地狱的笔直小路,穿越了自负谷,趟过了死亡河,终于到达了熠熠闪光的天国。

《天路历程》相当大的一部分取材于班扬自己的生平,描绘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国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错综复杂的宗教纷争,既有清教徒的克己严谨,又有以国王为首的国教贵族们的贪得无厌与道德堕落。作品中虚华镇(Vanity Fair又译名利场)一段尤为精彩,当基督徒与其朋友忠信因拒绝购买镇上的任何商品而被抓起来审判时,作者通过对法庭的生动描写,深刻地揭露了王朝复辟时期黑暗腐败的法律制度。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就是以Vanity Fair为题创作了他的成名作。

《天路历程》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班扬在书中许多地方以耶稣布道的方式将各种各样的故事娓娓道来,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寓意深刻。书中的人名与地名极具特色,如基督徒的朋友取名“忠信”,和基督徒一起到达天国的“期盼”,四个牧羊人分别名为“知识”、“老练”、“警醒”、“真诚”,四个童女分别取名“谨守”、“谨慎”、“虔敬”、“仁爱”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阅读中常使人忍俊不禁,读后又使人掩卷遐思。

除了《天路历程》外,班扬还创作了《坏蛋先生的一生》(The Life and Death of Mr.Bad man)、《圣战》(The Holy War)等作品。

结 论

虽然英国中古时期流传于世、堪称经典的只有一部英雄史诗《贝奥武夫》,无法与中国同时代的创作成就相提并论,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可谓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出现了足以使英国人乃至全人类千秋万代自豪的莎士比亚和培根等大师,他们的作品属于全人类的整个时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成就评价时这样写道:“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诚如是也!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英文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高继海.简明英国文学史(英文版)[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英文版)[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

[4]王卫新,鲍秀文.英国文学名著故事梗概及作品导读(英汉对照)[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章智源,刘德军.英美文学描写词典(英文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6](英)Jonathan Crowther.牛津英美文化辞典(英汉对照)[M].黄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8]李纯武,寿纪瑜.简明世界通史(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9](英)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责任编辑 张君宽]

I109.3(561)

A

1008-4649(2011)01-0055-07

2010-12-04

刘万翔(1955- ),陕西省乾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系教授。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的梦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