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2011-08-15廖才茂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

廖才茂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廖才茂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中,当今风行全球的竞争优势理论揭示出,区域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区域要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给我们开拓了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在加速工业化阶段产业调整升级的新视野。直面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原材料工业比重大、重化工业比重大、“高碳”特征突出的实际,当前,中部地区要全力提升生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

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中部地区

一、理论视野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大多认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国际地域分工理论基础上首先提出的,最早见之于他1817年出版的《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之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发展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动态比较成本说。他们的理论核心都强调各国或地区应按照劳动生产率或要素禀赋的差异确立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密集使用丰富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科学技术推动了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劳动及自然资源的节约和替代。单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展开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并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一个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资源诅咒”,即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发展往往慢于资源缺乏的经济体。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发展落差也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提升竞争力的前沿理论研究并没有止步。20世纪70年代,以钱纳里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个阶段:一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二是工业化阶段,三是发达阶段。此外,还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等等。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随后一些学者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区域竞争力研究,认识到区域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区域要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值得研究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作者历经15年时间,提出、完善了以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区域竞争优势理论,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其中的“钻石结构理论模型”,成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些产业获得长久竞争力的原因的经典[1](P119)。

无独有偶,欧洲最著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从1988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他们认为竞争力是经济体对其资源和优势进行整体管理、从而不断改善其人民生活和生存状况的能力[2]。无论是早期的IMD区域竞争力模型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大要素,即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还是IMD现在使用的模型四大要素,即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其核心都是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其关键都是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竞争力是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和基础是区域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区域产业拥有独特的自主技术和管理创新,从而有吸引和优化配置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开拓市场及服务、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演进、不断增加居民福利并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的综合能力。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区域一切优化竞争环境的创新都必须围绕提升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来统筹考量,这为我们研究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了新的视野。

二、中部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中部六省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从总体上看,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共同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1.农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基础不牢,现代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慢,竞争优势不突出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地位作用突出,用占全国1/4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1/3的农产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以后,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优势继续扩大。河南粮食总产量已连续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这意味着河南粮食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到全国的1/4,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也是粮食净输出省。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河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河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已有思念、双汇、白象、三全、华英等一批龙头企业闻名全国,江西以“赣南果业”、湖南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茁壮成长,湖北省也成长起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和出口创汇力强的工贸型龙头企业。

但是整体来看,中部地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高产稳产标准化农田建设乏力,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缺乏稳定持续的增产增收保障。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以及以化肥、农药当家的传统农耕方式造成的面源污染、土地肥力下降、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壮年农民的大量进城,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加速农业生态化现代化的重大障碍。

2.第二产业是中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处于加速发展期,但由于技术和产业层次低,引发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第一,从生产要素环节分析。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地区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一般劳动力等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人力资本创造提升起来的要素(知识、技术、管理、信息、市场网络等)。随着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拥有高级生产要素。

中部六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农村人口过多,素质相对较低。中部六省地表生物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河南的铝产量,江西的铜、重稀土、锂产量,山西的煤产量,湖南的锌和铅产量等都居全国前列,使得中部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中部六省也因此形成了高度依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原材料初级加工结构特征明显,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特征明显,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特征明显。

第二,从加工环节分析。进入21世纪特别是“实现中部崛起”成为国家大战略以来,中部各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进了一些高技术产业,但大部分引进的还是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紧盯的还是中部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尽管中部地区很多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例如湖北的中、厚、薄板材和特殊钢,山西的煤炭机械,湖南的工程机械、二汽和奇瑞的轿车等等。但整体上仍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的低端,中低档产品多,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少。高技术产业不足,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足,并且产业集中度、关联度小,产业链短,成为中部加工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症结。

第三,从服务环节分析。从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第三产业看,中部地区传统服务业仍占主体,现代物流、现代网络、现代金融保险、研究与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环境保护等生产性服务和现代医疗保障、生态保障、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现代消费性服务发展滞后。从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角度看,关键是政府的服务创新能力不足。中部六省政府的谋发展、服务企业、服务民众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崛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确立,谋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理念已经确立,并且也依据各省省情,制订了“加速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和各种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地方法规、制度,并进行着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但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思想解放还不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制度、政策、措施还不够得力,还需要继续推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以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

第四,从市场竞争表现分析。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表现是市场持久竞争力。中部地区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但毕竟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不多。而大多数依托地区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产出的低端产品靠低价策略进入市场,这不是真正的竞争力。即便是有些归类节能新兴产业例如江西的光伏产业(多晶硅片烧炼、切片、装配成太阳能电池)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但我们所从事的多晶硅生产环节,是高能耗高排放的。

中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表现形式是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低度化。其深层次的主要症结是技术结构、技术水平不高,技术、管理、制度、观念创新不足,成为中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生态化和结构高度化转型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三、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途径

从操作局面来说,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继续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要求,当前,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要在以下方面系统合成,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提升生态竞争力

这里说的生态竞争力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竞争力和政府绿色新政创造的企业发展环境竞争力。自然生态竞争力包括自然资源供给能力、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吸收和降解能力以及生态愉悦等生态系统提高民生幸福的能力;政府创造的环境竞争力,主要指政府廉洁高效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管理服务,保障劳资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企业公平竞争、百姓安居乐业的能力。

之所以强调培育自然生态竞争力,这是由当今经济竞争条件的客观变化所要求的。首先,从全球生产力竞争态势看,当今人类社会的资源稀缺图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资源包括地表生物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也包括清洁的水和空气,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稀缺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现实、最具影响力的生产要素,是国内外战略投资家、企业家面向未来,布局健康环保产业、现代医药产业、现代信息产业、现代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现代生命工程产业等等新兴战略产业的首选地。其次,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随着全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跃升,民生幸福的追求更加多样化、高级化。其中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成为百姓的基本要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上其它现代社会元素,必将聚集最优秀的人才、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从中部地区的发展现实看,中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各省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良好率和江河水质良好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湖南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第三,2009年分别为58.32%和44.76%[3],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当然,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中,政府的绿色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市场运行中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通过政府来有效解决。政府是否具有明确、坚定的绿色发展、绿色服务理念及其制定和推行的绿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能力,对优化区域竞争生态环境有决定性作用。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过去“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为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提供保障服务;要通过完善各类产权制度,激活企业竞争活力,加快非公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自主创新制度,激励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全民福利,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要通过绿色发展战略、绿色产业政策,绿色技术政策和绿色GDP考核制度、绿色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绿色金融、绿色税收、绿色采购、绿色准入、绿色流通等等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吸引绿色产业集群,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反之,就会破坏区域绿色竞争环境,削弱生态竞争力。

2.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

中部产业结构低度和高碳特征症结在技术结构低度,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部地区的情况严加严峻,中部产业急需在核心技术局面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为此,首先要确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战略思维,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使中部地区丰厚的人力资源提升为人力资本优势,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建立中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相关高新技术、适用先进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创新方向:一要大力研发清洁化的新能源技术和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技术,核心是以清洁、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光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技术代替化石能源技术,以高效率低污染的化石能源技术替代低能效高污染的化石能源技术;二要为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和洁净生产技术,这是从源头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三要大力发展生态化农业技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在内的生物工程技术,新品种培育改良技术,无害化肥、无害农药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等;四要为已经污染的水质、大气、土壤、动植物种群等公共环境提供净化、美化、绿色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其中的碳汇技术,如碳收集和碳汇林技术,尽快恢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大环境系统;五要针对中部六省原材料粗放开发和精深加工不足的状况,大力开发铜、铝、铁、钨、稀土、煤、锂及粮棉油等综合利用和深精加工技术,推动中部地区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六要跟踪当代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中部产业发展升级趋势和现实的科学研究优势,在高新技术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攻关,努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

3.提升结构竞争力

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十二五”我国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收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4]、提升结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中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目前又正是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在相当长的时期,第二产业加速发展有客观必要性和必然性。当下的问题是要解决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过重但是不强、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落后的问题。今后,应在做优做强做特第一产业、继续做强做大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大力发展现代交通、物联、金融、保险等,对充分发挥中部承东接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十分重要。

第二,改造、提升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中部各省长期以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钢铁、汽车、机电、中药等产业。要以加快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向集约化高加工度工业转变为切入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充分发挥中部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水平。二是促进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度、高技术化和生态化升级,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特别要提升有差异化地方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河南整合利用好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完善和延长铝铜铅—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链;江西着力提升铜、稀土、钨、锂—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链;山西的煤—气—化产业链等等。三是促进一般加工业由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例如: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的汽车、拖拉机制造业,湖南的重型机械工业,以及各省的机电设备和家用电器、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制造业,都应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技术集成和市场开拓,努力从微笑曲线的中下端向自主研发设计、材料采购和自主市场网络等高端方向升级。

第三,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趋势,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主要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产业方向。中部各省结合各地的产业现状、科研团队的研究潜力和开放合作的可能,积极有所为有所不为,已经制定了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重点: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在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基础上,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提升产业链;在锂电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充分发挥江西宜春可开采氧化锂储量居世界第一的优势,将宜春建成世界动力与储电电池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航空制造领域,以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为契机大展宏图;在新材料领域,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此外,半导体照明、生物中药、绿色食品产业,江西也很有特色。河南把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充当经济增长“引擎”,重点发展新材料、信息产业、新能源以及生物制药、生育育种、高速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半导体照明、新型网络通讯装备、信息家电等。湖北突出新一代信息产业中的光电子信息传输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下一代网络、应用电子、信息服务,以及提高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电子、化工、新型建筑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湖南省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将成为先导产业。山西省在国家七大产业基础上增加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安徽省则突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旅游业应是中部各省都必须强力发展的新兴绿色产业。中部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古色、红色、绿色)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竞争优势明显。

第四,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现化城市群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更有利于专业化企业的集群发展,有利于专业化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已成为现代工业、现代商业、现代金融、现代企业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大制约。中部应抓住时机,以省会城市和环境承载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围绕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太原大同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建立新经济增长极。

4.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市场开拓力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化的品牌竞争时代,没有品牌的企业在日益惨烈的竞争中,将越来越丧失盈利基础而被迫退出市场。没有享誉世界的自主品牌,在国际分工中只能为外国知名品牌打工(贴牌生产),为此绝大部分利润流入了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国外企业。即使在国内市场,品牌化消费已成为大势所趋,品牌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80多种主要消费品中,位居销量前10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2年达到 62%,2003年为 65%,2004年64.17%,2005 年 66.06%[5]。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逐步落实,国民的品牌消费欲望将更加强烈。

中部地区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直面品牌弱势。中部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急于积累资本,只追求眼前的生产、销售和利润,不积极开发支撑品牌生产的技术创新源泉,甘愿做国内知名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加工厂。这类企业受制于人,毫无自主竞争力。因此,培育中部产业的市场开拓力,必须以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支撑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从政府服务职能来说,要依据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协调行政、司法、宣传、民众力量,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自主品牌培育、评价、推广和保护的联合运作体制和机制。比如,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制定和完善促进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业化的扶持政策,鼓励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为名牌产品成长营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其次,从企业来说,企业是自主品牌创新的主体,企业决策层要有高度的品牌创新意识、眼光、胆略和持久力。品牌以产品为载体,质量和服务是品牌的生命,是使顾客满意和赢得顾客忠诚的关键。所以,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管理、自主核心技术创新,从高层管理到每个一线员工,从产品研发设计、材料采购到每个生产、流通、营销和终身服务环节的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再到品牌的社会宣传、社会影响,环环都关乎品牌成败,人人都有品牌责任。

5.提升文化竞争力

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来塑造环境和企业形象进而建立长久影响力的能力,就是产业文化竞争力。产业文化创造力是产业发展重要的软实力,是产业其他竞争力的孵化器和催化剂。

产业文化的主体和根基是企业文化,也包括影响企业成长的环境文化即区域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及其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的体现,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等功能,从而达到促进组织创新和企业成长的目的。中部地区内陆文化色彩厚重,改革开放30多年,虽经多次解放思想的学习活动,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市场竞争精神、创新精神不足,中部地区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应强调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团队精神,以此为核心构筑文化认同和群体共同价值观,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在这里,企业家个人的战略思维、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竞争、诚信、社会责任的个人魅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资本处于强势地位。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特别强调:无论是国企老总还是民企和外企老板,都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人为本,关爱工人,善待工人。

还应当看到,企业文化的成长还受区域环境文化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政绩理念、市场理念、竞争理念及其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无不打上区域文化的烙印。是封闭还是开放,是守旧还是创新,是人治还是法治,是谋升官还是谋发展,无不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开明的、为民的、廉洁的、创新的、诚信的、公平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就能催生开放的、创新的、竞争的、生机勃勃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就能使精神变物质,凝聚起千千万万产业劳动者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生产力。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陈小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吴成良.世界竞争力排序榜重新“洗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5月19日发布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N].人民日报,2010-05-21.

[3]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5]冷兆松.直面品牌弱势,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制造”[J].红旗文稿,2006,(3).

廖才茂(1945-),男,江西龙南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编审,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F 127

A

1671-7155(2011)04-0070-05

10.3969/j.issn.1671-7155.2011.04.014

2011-02-25

本文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项目“低碳经济与江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项目号10gqyb18)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周吟吟)

猜你喜欢

竞争力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