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坛经》中的教学艺术初探
——读禅悟教之一

2011-08-15李如密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坛经慧能佛性

李如密

(南京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坛经》中的教学艺术初探
——读禅悟教之一

李如密

(南京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坛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艺术资源,主要有巧譬妙喻、诗化偈颂、反诘导悟、默传意会、机锋问答和随方解缚等,有些对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坛经》;譬喻;偈颂;反诘;默传意会;机锋;随方解缚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其传承中非常重视禅师的点化开示和弟子的顿悟,为中国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坛经》真实地记录了禅宗开创者六祖慧能开悟传法的言行,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艺术思想资源,是我们今天研究禅宗教学艺术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就《坛经》中的教学艺术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

一、巧譬妙喻

墨子在《墨子·小取》中指出:“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即认识到譬喻的作用是用他物来说明此物。一般说来,譬喻的使用可以创造出具体的特定情境,从而引人注意,收到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虽然禅宗是主张“不立文字”的,慧能也说过“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但禅师说法却又往往不离文字,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还经常运用譬喻等修辞手法,以达到启发学人悟得清净本性的目的。

《坛经》中的巧譬妙喻是非常多的。慧能开悟得法后,惠明向慧能请教“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对于这个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的问题,慧能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反照,密在汝边。”惠明也内心有所领悟,但也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便用譬喻描述:“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行由品第一》)在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明喻,意谓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方能实现对事理真切而透彻的领悟。这八个字也反映出禅悟的直觉性、个体性和不可喻性。水的温度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而饮水的感受却无法用语言传达。神秘的难以言传的禅悟境界用短短八个字透彻地传达出来,神奇而亲切。禅语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满智慧的特点跃然纸上。

《疑问品第三》载,慧能大师说:“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在这里,慧能以自色身为“城”,以眼耳鼻舌为“门”,以心为“地”,以性为“王”,把抽象的佛理化为形象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本来复杂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最后,慧能才指向说法的要点:“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可见,譬喻起到了很重要“即事明理”的作用。慧能还说,在佛性迷失时,“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在他的眼中,众生与佛的区别仅在于迷悟的一瞬之间,而迷悟的根本则在于自心。然方寸之心,容纳了高山、大海,海水波澜中有恶龙、鱼鳖在翻腾。如果使这翻腾之心平静下来,做到“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终究会进入“内外明彻,不异西方”的境界。(《疑问品第三》)

慧能认为南宗禅法之法门,是以“定慧”为本。但是,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定”和“慧”又是什么关系?慧能先是向听众阐述了“定慧”之理,所谓:“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那么,“定慧犹如何等?”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慧能便适时用喻,说“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定慧品第四》)应该说,以“灯”“光”之喻,来说明“定”“慧”的“体”“用”,是非常准确、形象和巧妙的。慧能曾这样评述自己的说法活动:“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咐嘱品第十》)在这段话中,慧能使用了一连串的譬喻:将说法喻作“时雨”,将佛性喻作“种子”,将顿悟喻作“花”,将菩提喻作“果”。这些譬喻单个看都很准确合理,连在一起又很严密巧妙。可见,禅机玄妙非语言所能尽致,若非譬喻之助绝难领会。

譬喻虽然重要,但它是为佛理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法达诵《法华经》而未解经义,慧能对他说:“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慧能说:“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机缘品第七》)多种譬喻“无越于此”,启示我们在譬喻应用上是不能本末倒置的。

二、诗化偈颂

偈,梵文 Gāthā的音译“偈陀”,简称“偈”,意为“颂”。《坛经》中共有27首偈颂,大多是慧能在说法传法时所作。《坛经》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偈颂,其原因有二:一是用偈颂来阐发佛理,此乃佛经固有的传统。二是慧能生活在我国的诗歌盛世——唐代,自然会受到社会上崇诗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偈颂可以说是种特定形式的诗,其语言十分精粹,同时,“它还有使受持者便于记忆的目的,因此文字上要求易识易读,琅琅上口。”[1]在内容上以理入诗,往往蕴理深刻,发人深省。偈颂这种诗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使禅宗的教学更加受人欢迎,非常有利于佛理的口头传播。

从《坛经》我们可以了解到,慧能的顿悟成名便是缘于一首著名的偈子。五祖弘忍命弟子作偈呈示,“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其弟子上座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了偈子后,“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令其“更作一偈”。但神秀“又经数日,作偈不成”。慧能在得知消息后,请别人书写了自己作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慧能在这首偈子中尽显佛性,其境界明显超越神秀,以致“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行由篇第一》)五祖便对慧能三更密说《金刚经》,“传顿教及衣钵”,“为第六代祖”。这首偈子因此成为慧能自悟佛性的见证,而广为流传。从此便有了以神秀为代表的重视渐修的北宗禅,和以慧能为代表的重视顿悟的南宗禅的分别。

慧能深感偈颂这种语言形式的思想表达力和实际影响力,便有意识地将之用于他的说法开示。如有位学僧举出卧轮禅师的偈子向慧能请教,卧轮禅师的偈子是这样的:“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听后认为:“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就向学僧出示了自己的偈子:“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机缘品第七》)慧能的这个偈子既在内容上回应了卧轮禅师偈子未见自性的不足,又在形式上和其韵脚,令人感叹慧能思想境界的超越和语言表述的巧妙。北宗门徒志成潜来听法,为慧能察觉,针对北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的禅法,慧能便用一偈开示:“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顿渐品第八》)这首偈子的语言形象诙谐而又犀利深刻,给人以思想的震撼。也就是说,人应当明心见性、一觉即证得佛地,不需要在臭皮囊上强下工夫,而执著于禅坐形式,这对于误入歧途的志成来说,无异于受到当头棒喝,从而幡然醒悟。

在《坛经》中,还记载了多处慧能和弟子等用偈子对话往来的情形,很像诗人间的应对唱和。如慧能在听取了智常在大通和尚处对“见性成佛”产生疑惑的原因后,便“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智常听了慧能的偈子后,“心意豁然”,便述说了自作的偈子:“无端起知见,著想求菩提,情存一念语,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前者重在阐述开示之道,后者重在表达开悟之得,禅宗教与学的奥妙尽在其中矣!众所周知,儒家教育中常以诗教传统自豪,其实禅宗教与学中的偈颂亦颇具情趣,且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佛教的中国化完成之后,诗歌益发走俏禅门,乃至成为禅家传达佛理、表现悟境、证悟生命不可或缺的‘法器’”[2],与儒家诗教传统相映成辉,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给予深入研究。

三、反诘导悟

在教育史上,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西方大思想家苏格拉底都曾使用过反诘的方法,并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坛经》也给我们展示了慧能成功使用反诘方式,引导对方的思想向更深更广处拓展,最后像爆竹炸裂,灵光一闪,让对方在问题的压力下突然开悟。

《顿渐品第八》载:童子神会,从神秀主持的玉泉寺来到曹溪山,向慧能大师参礼。慧能便问他:“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神会说:“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慧能说:“这沙弥争合取次语!”即这个小师父怎么说话如此轻率!神会问道:“和尚坐禅,还见不见?”慧能听后便用禅杖打了神会三下 (在这里,慧能“用禅杖打”神会,促使神会有所警醒,或许是后世禅师“用棒”的源头?),问他:“吾打汝痛不痛?”神会回答:“亦痛亦不痛。”慧能为引发神会更加深入的思考,便故意仿照对方的答语回答说:“吾亦见亦不见。”神会显然不能领会慧能的仿答众所蕴含的全部意义,于是再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针对神会的这一再次发问,慧能先后分两步使用“反诘”进行点拨开示。

第一步:慧能说:“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意思是:我说见是说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他人的是非好恶,这是说见到了,也没见到。那你说也痛也不痛是什么意思?你如果不痛,你就是和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你如果说痛,那你就和凡夫俗子一样,会生起怨恨之心。见与不见是两种偏见,痛和不痛是可以生灭的有为法。你还没识见本心,怎敢捉弄他人?神会一听完这番道理,马上“礼拜悔谢”。

第二步:慧能又说:“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意思是:如果心念愚迷,不能识见本性,就必须找善知识教示。如果心念开悟,识见自性,就依此修行。现在你自己迷误,不能认识真心,反过来问我是否识见佛性。我是否识见佛心,我自己心知肚明,难道这能代替你不迷误?反之亦然,你如果能够识见自性也代替不了我的迷误。为何不去自我识见,却在这里问我有没有识见佛性?慧能的这番开示让神会更加深刻领悟,于是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在神会的深思开悟中,慧能的四次“反诘”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第一次反诘“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让神会反思自己刚刚所作“痛亦不痛”的回答不恰当在哪里。第二次反诘“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让神会反思自己前面所说“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的说法何其浅薄。第三次反诘“吾见自知,岂代汝迷?”让神会进一步体会到“见性”这件事是别人代替不了的。第四次反诘“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让神会彻底觉悟到在“见性”这件事上“自知自见”才是根本。慧能的反诘步步紧逼,层层深入,神会的开悟则在慧能反诘的引导下节节攀升,豁然贯通。

四、默传意会

所谓默传意会,指禅宗师家教导弟子不以言语或文字直接告知,而暗传言外之意或运用非语言手段,以心传心,令其自悟佛法奥义,见性成佛。在佛教史上,曾经留下“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佳话。《坛经》中慧能自述其开悟过程,让我们再次惊异于禅宗教学艺术的精湛高超。五祖弘忍的“默传”和六祖慧能的“意会”所达到的神妙“契合”,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又一经典案例。

《行由品第一》记载: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看见慧能“腰石舂米”,不禁感慨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便问道:“米熟也未?”慧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就“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一句话没说,慧能却“即会祖意”,当下领会了五祖的意思。在当天晚上三更时分来到了五祖的房里。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在上述经典案例中,弘忍与慧能这一对师徒“默传意会”的教学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巧传言外之意。慧能当时正在碓房舂米,在这一特定情境中,五祖所问“米熟也未?”是具有多重含义的,表面上是问“米舂好了吗?”实际上要表达的也是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是“你悟道了没有?思维是否成熟了?”这便是五祖采用“一语双关”问语的高明,这样能否领会问语的第二层意思就能检验慧能的悟性。在别人或许只停留在表层含义,但慧能却对五祖的言外之意心领神会,于是也做了一语双关的回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表面意思是米舂了好多遍了,只差用筛子筛去皮糠了。言外之意是已在佛性修习上琢磨再三,思虑早已成熟,只等大师点化开示了或验证肯定了。可见,“言外之意”的默传与意会构成了这次教学事件精彩的开始。

其二、非语言暗示。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在当天晚上三更时分来到了五祖的房里。五祖没说一句话,只是做了一个在常人很容易忽略的“以杖击碓三下”的动作。这是以非语言的手段进行暗示教学的典范,说明这次机会并不是五祖以语言来明示的,如果慧能没有感觉到,或者误解了五祖的意思,那么就说明五祖传法的“缘”未成熟,或者说慧能与“六祖”是无缘的。但是慧能竟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当时也没说一句话,只在晚上三更时分径入五祖房间,成就了师徒传法开悟的重要机缘。后世禅师常用“举拂子”、“竖手指”、“打圆相”、“踢净瓶”、“打”、“喝”、“骂”、“笑”等非语言手段进行暗示教学,或与五祖的“以杖击碓三下”不无关系。

其三、当下顿悟根本。五祖为慧能密说《金刚经》,至“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既然五祖是在“密说”,当时所传就是最为机要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为《金刚经》中的名句,与《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著,而自然生起。这句话是把握《金刚经》精髓的关键。五祖在说经时强调了这句关键的话,慧能“言下大悟”,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且做了自己的发挥。由五祖解说“无所住而生其心”,到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产生了认识的飞跃,足见五祖说法是抓准了关键,而慧能顿悟则得到了根本。

五、机锋问答

禅宗的机锋问答是运用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言,目的在于开悟增慧,提高学人的敏感性和悟性。丹麦的克尔凯郭尔说:“人只有在矛盾中才会获得自己所追求的,这是一切人性中的不完善性。”[3](P56)机锋的说法源于一种比喻,机是指射箭的弩机,锋是指箭锋。弩机一触即发,所以无从触摸;剑锋犀利无比,触之即伤,所以不可黏着。这种艺术主要用于应接学人或勘辨禅者。应接学人时,着重在触机,讲顿悟,拨动学人从善之心;勘辨禅者时,着重在机智,讲权变,考验对方的禅法。[4](P63)

应用机锋问答应接学人。慧能初见五祖,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行由品第一》)正是面对如此强大、犀利的冲突,慧能非常机敏地做出了有力的应答,显示出他是一个佛性论者,正是这一回答和后来的表现,改变了五祖对他的根本看法,反过来称赞他“这獦獠根性大利”!

应用机锋问答勘辨禅者。玄觉禅师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也就是认识了自心本性,但“未得证明”,他希望慧能的弟子玄策“为我证据”,玄策便介绍他见慧能大师。慧能便和玄觉禅师有了如下的充满机锋的问答: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机缘品第七》)这便是禅宗史上著名的“一宿觉”佳话。在这段对话中,慧能和玄觉禅师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两人的问答全用短句,犹如短兵相接。问的直逼要害,答的简洁得当。就像武林中的高手过招,几个回合便探出各自的功底,双方态度因此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玄觉禅师领略到慧能的大师风范,从“振锡而立”到“具威仪礼拜”;另一方面慧能也感受到玄觉禅师的悟性功力,从“如是!如是!”到“善哉!少留一宿。”慧能就这样使用机锋问答勘辩了玄觉禅师的觉悟水平,并最后做了肯定的“证据”。

六、随方解缚

慧能认为:“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般若第二》),此“方便”即指教学方法,其法又以《顿渐第八》慧能自言的“随方解缚”四字统领精神。所谓“随方解缚”,意谓根据受教者的根基、时机,帮助其解开自我缠缚的绳索——种种执著、邪解、妄念。慧能得法后,各方学者前往请益,慧能总能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随方解缚”,使他们当下开悟。《机缘品第七》和《顿渐品第八》对慧能的“随方解缚”及其实施效果多有详尽记载,如:

比丘尼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慧能便为之解说,让她明白“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从而不要太过执着于文字。结果“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者:‘此时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法海向慧能请教“即心即佛”,慧能为之开示:“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令法海“言下大悟”。

法达在诵读《法华经》时遇到迷茫,所谓“诵经久不明”,经慧能非常耐心地将其困惑一一化解,给以正确引导,法达先是“闻偈悔谢”,之后“不觉悲泣,言下大悟”,再之后“蒙启发,踊跃欢喜”,最后“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智通初看《楞伽经》约三千遍而不领会“三身四智”之意,“礼师求解其意”,慧能为他详细解说了“三身四智”的道理,并先后送他两首偈子,结果智通“顿悟性智”,并呈偈感谢。

志常对“见性成佛”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慧能在了解到这是由于其师大通和尚“犹存见知”,才使得志常“未了”其意,便以偈示常,令其“心意豁然”,“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志道对《涅槃经》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存有疑惑,慧能让他细述“做么生疑”,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一一释疑,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此外,尚有行思禅师、怀让禅师、玄觉禅师、智隍、志诚、智彻、神会等人,也曾得到慧能“随方解缚”的教化。

总之,“随方解缚”教学艺术的精髓,乃在于要透彻了解学人自己所受到的思想束缚,这种“束缚”在每个人那儿都是不一样的,从而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每个人施行各不相同的“解缚”方法和策略。可见,在其精神实质上,禅宗的“随方解缚”与儒家的“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我们今天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龙晦.说偈子 [J].普门学报,2005,(25):38.

[2] 王树海.诗俏禅门原微 [J].吉林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1998,(3).

[3] 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 周裕锴.禅宗语言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On the Art of Teaching in The Sutra ofHuineng——A Series Study on Chan

LI Ru-m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PRC)

The S utra ofHuinengis rich in resources of teaching art.Such art of teaching as simile and metaphor,poetic gatha,cross-examination,tacit convey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Jifeng and learner-centered problem solving tactics still hold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The S utra ofHuineng;simile and metaphor;poetic gatha,cross-examination,tacit convey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Jifeng,learner-centered problem solving tactics

G 424.1;B 946.5

A

1674-5779(2011)02-0085-05

(责任编辑苏二利/校对舒澍)

2011-01-2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DAA080039)研究成果之一

李如密 (1964—),男,山东费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坛经慧能佛性
“佛性”的兔子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佛性青年不拂性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