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与以人为本的实现
——兼论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

2011-08-15冯玉龙

关键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

冯玉龙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市场经济与以人为本的实现
——兼论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

冯玉龙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试图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深入解读“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揭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独特内容和实质,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以物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和超越,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完全契合,而且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切实保证”的结论。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更是一种新形态的市场经济,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质,更因为其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而具有了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围绕“以人为本”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用等。可以说,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终极价值追求。因此,探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把握“以人为本”这一科学概念,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实现“以人为本”的关系,得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和扬弃,从而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这一结论。

一、对“以人为本”的把握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本来面目的科学命题。它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运动的主体是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什么,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质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从本质上来讲,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

历史是什么?社会历史的主体又是谁?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着经典的论述:“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合力,就是历史。”[1]在谈到历史的主体时,马克思从来都是“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1],人们按照特定的剧情在社会历史的舞台上演出,而剧情的创作和设计不是来自于神的规定,也不是生成于所谓的“观念”、“精神”,而只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动机、目的创造出来的。“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就是现实的人自己创造自己的社会,历史就是现实的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在这种实践创造活动中,人——也只有现实的人——才是主体。

人不仅是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主体,也同时是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所谓社会历史规律,实质上是人在一定历史时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规律。我们知道,自然界的规律产生和存在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之前,可以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和发生作用。可是,话题一旦涉及社会历史领域,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如果没有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则社会历史规律既无法形成又无法发挥作用。诚如恩格斯所言:“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的活动,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恩格斯已经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起根本作用的不是精神的力量,而要找到社会历史规律的起源,只能从精神动力的背后寻找更深层次的动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种深层动因做了揭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2];“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可见,是这些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和不断产生的新需要,构成了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逻辑起点,同时人能动地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则构成了社会历史规律形成与发生作用的原生根据。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是人自身,人理所当然也是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

既然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也是人,那么,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因为,当我们沿着“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这一逻辑追述下去的时候,必然会问,人创造这一切历史是为了什么,目的何在?答案就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1]。

“以人为本”这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当下中国,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质和出发点,它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及一系列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要想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必须采取的经济发展基本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是通向那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的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物为本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在于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关系的物化而引起的物对人的支配,那是一个见物不见人的世界,物是支配一切的神秘力量,在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生产关系和它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3]。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与物的关系头足倒置:一方面表现为物是生产的目的,人只能充当生产的工具和手段。“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2]在资本家眼里,工人只不过是同马达、蒸汽机一样用来创造财富的工具。另一方面,人处在物的支配下而不是相反。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工人的命运完全不受自己支配,而取决于资本的需要,工人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获得生活资料,都由资本说了算。“在一种不是物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正像人在宗教中受他自己的头脑的产物的支配一样,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他自己双手的产物的支配。”[3]

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以及由此形成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物为本的市场经济,而这种以物为本的市场经济只能带来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生态失衡等乱象,严重破坏人发展的基础,制约人发展的条件。

总而言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下,以物为本是其发展方式最根本的特征,这恰恰是与以人为本相对立的,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南辕北辙。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非“以人为本”的,更是反“以人为本”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人为本的保证

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给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种种异化状态,构成了我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简单模仿和克隆,而是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以物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和超越,是“以人为本”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

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保障,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亦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制度规定。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以人为本——是具有相同指向性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成为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在于: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现以人为本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已证明,自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大踏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加快物质财富创造速度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有效途径。

物质财富的生产与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物的生产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财富作基础,人的发展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表明,只有在满足了低端的需求后,人才会寻求更高级的需求的满足。这也表明,人的全面的发展,必须要以物质满足为前提。有了充足的物质财富作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就有了得以实现的最基础的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现以人为本提供了充足的闲暇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它通过市场机制,不断鼓励人们进行创新,督促人们想方设法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情况下,人们从事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从事其他活动。除此之外,与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种更自由的经济,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的权利,这也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

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从工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可以进行教育学习活动,以此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以此来放松身心;可以更多地走亲访友,以此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人自身的素质的全面提升、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怀,正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尺。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开拓了更广泛的活动领域。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尤其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地区、组织和个人之间联系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在与不同国家人民的交往活动中,人们可吸收到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无疑更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和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更在于其重要的制度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通过社会生产,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我们也常说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实质上是解放人和发展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能力发展的体现或标志。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满足人的需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根本动力。以我们修建高速铁路为例,在我们成功运行了时速200公里的动车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艰苦的科技攻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行时速更高的高铁呢?就是为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就是要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大的方便。可见,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以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与资本主义世界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社会地位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发展水平是以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要最终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处处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动力,处处以人的进步来衡量社会的进步。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然而,在探究经济体制改革背后更深层目标时,我们还发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为了人的解放、为了人的自由、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完全契合,与“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的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完全契合。同时,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切实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华大地上的成功实践,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更让我们有理由憧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2]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何绵锦.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 -38.

Marketing economy and the reality of Human-orientation——On the philosophical base of Human-orientation

FEnG Yu-long
(School of Marxism Educatio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Based on the needs of reality,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orm an economic philosophy perspective.U-sing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 of“people-oriented”and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Finally this conclusion is tha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urpasses and sublates the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ensures the reality of human-orientation.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Meanwhile,only under the conditionof socialist economy can man's liberation freedom and full development come true.

human-orientation;full development;socialist marketing economy;social development

D616

A

1009-8976(2011)01-0008-04

2010-11-23

冯玉龙(1986—),男(汉),河北景县,硕士主要研究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