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2011-08-15王瑞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古乐纳西民族音乐

王瑞刚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王瑞刚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但这一切都在逐日地减少着、变异着、消失着,我们要把抢救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业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同时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向富有效应.

民族音乐文化;纳西古乐;开发价值;抢救;法律保护;双向富有效应

1 引言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在人类文字还未产生的时候,音乐就已经出现并被传播了.在半坡母系氏族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乐器,这说明在原始社会已经有了音乐.此后的编钟、古琴、二胡等,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经过民间艺人的创作,留下了许多传世佳品.西安的仿唐歌舞强化了盛唐文化旅游的感受,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的《二泉映月》渲染了沁人心脾的江南风情.关于音乐的起源,贝叶经《论傣族诗歌》认为:“劳动产生思想,思想产生语言.从心底出来的语言最美.天长日久,这种悲哀和欢乐的情调,自然地成了人们的口头流传语,逐步演变成歌.”在另一部贝叶经《巴塔麻戛捧尚罗》中,还记述了“滴水成音”的传说.是说有一家母女俩在山坡上种瓜,坡脚下淌着一股山泉.她们劳动累了口渴了,母亲就叫女儿到泉边去打水来喝.姑娘走到泉边,她看到流水从弯曲坎坷的高处淌下来,发出清脆、柔和而婉转的声音.这声音在幽静的山林间淙淙作响,时而激昂,时而深沉,由远而近,时高时低,像是在拨弄着琴弦,又像是轻微而甜蜜的呻吟.山泉那有节奏的流水声,扣着姑娘的心弦,她忘记了劳累,忘记了打水,静静地听着泉水的声音.姑娘觉得太好听了.以后,每天劳动累了,她就去泉边听流水的声音,边听边学,模仿滴水的声音哼起来,从此傣族才有了自己的歌.关于音乐的起源,《论傣族诗歌》还引用了另外两种说法,一是一位姑娘从诺戛兰托(鸟名)那婉转动听的叫声中得到启发;二是最早的音乐来源于蜜蜂“嘤嘤嗡嗡”的哼声,传说最早的歌是一位放牛的姑娘从花丛里蜜蜂的叫声中学来的.傣族人民普遍喜爱唱歌,正如民间所说:“如果生活中没有歌,就像汤里没有盐巴,淡而无味.”在贺新房落成、婚礼、升和尚仪式、各种节庆活动乃至生产劳动中,都免不了要唱歌,并形成相应的曲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地皆有歌舞,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洋溢着浓厚民族风情的民歌.民族歌舞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受民俗文化的制约,即兴表演风格相对稳定.不同地区,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性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2006年6月7日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河曲民歌、花儿、川江号子、侗族大歌等33种民歌形式列入其中.2005年11月25日,我国和蒙古共和国共同合作,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地申报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切,都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 我国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云南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

山高水长的彩云之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正是民歌的出产地,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云南,各族人民生活中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以歌唱表示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是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等.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学唱歌了.“十个云南人,九个唱民歌”,这是对唱民歌情有独钟的云南人的礼赞.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远远地,人影还看不到,嘹亮的歌声却清楚地飘过来,撩动你的心弦.活跃于1950-1960年代的傣族民间老艺人,著名歌手康朗英曾经说过:“傣族是一个歌与诗的民族.歌和诗,是贝叶文化艺术园地里并蒂开放的两朵瑰丽奇葩.”傣族的歌谣大体上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即:古歌谣、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情歌、祝福歌、习俗歌、儿歌等.1980年代初,在西双版纳和德宏收集到记录傣族古歌谣的三个傣文手抄本(均为棉纸抄本).其中的一本叫《甘哈墨贯》,是从勐海县的一位歌手(赞哈)那里得到的,一共有67首古歌谣.后来在景洪勐罕曼哈寨一位老歌手处发现一本载着49首古歌谣的手抄本.贝叶经《尚戛雅纳坦》在谈到原始文学和文字的关系时说:“就傣族的歌谣与文字的关系而言,两者之间的先和后,好比种子、树苗与花和果的关系.”也就是说,远在文字产生之前,原始的歌谣就已产生了.这些古歌谣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所经历的采集、狩猎和初期农耕生活,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歌谣也就随之丰富,如反映农耕生活的《四季歌》、《十二月歌》、《撒秧歌》、《栽甘蔗歌》;在各种节庆活动上唱《祝福歌》、《十二月歌》、《婚礼歌》、《贺新房歌》、《升和尚歌》;在不同祭祀仪式上唱的《祭鬼词》、《招魂词》、《滴水词》、《祭猎神歌》、《祭寨神歌》,以及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情歌.特别值得的是情歌中的《凤凰情诗》.这是一种傣族特有的表达爱情的诗歌.它以凤凰为图案,将31个傣文字母绘于图案不同部位,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意思,或代表一行诗,如同电密码一般,让人去揣测,去理解,具有扣人心弦的魅力.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特殊的意义,她不仅是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乐曲发展的胚胎;她不仅孕育了各民族戏曲、曲艺音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云南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曲均有其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鲜明,风格独特.而不同的歌曲,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旋律风格,则显现出千姿百态、斗艳争芳的动人景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是广泛流传在纳西民间的古典音乐.纳西古乐由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两部分构成,它是古老的洞经音乐的传承及与纳西音乐融合的结晶.《白沙细乐》是纳西族古老的古典音乐套曲,关于它的来源,一说为“元人遗音”,一说为“创自民间”.它共有十大调,以乐器合奏为主.《洞经音乐》是清明时期传入丽江的汉族道教洞经音乐,带有汉曲丝竹乐风.洞经音乐自明清以来即风行于中国各地文化阶层,因其主要用于演奏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流行于丽江的洞经音乐,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之风,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韵律,《洞经音乐》共有二十多首,其中,《八卦》、《山坡羊》、《浪淘沙》、《水龙吟》等被中国音乐界专家鉴定为《中原唐宋遗音》.纳西古乐历来以其庄重典雅的格调著称,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纳西古乐汇集古老乐曲、古老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驰名中外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是保存及推广洞经音乐的代表者,他们以古老的乐队,精湛的技艺,巡回各地演出.欣赏纳西古乐,从古城东大街中段东折过桥或密土巷中段沿河西转,在密土巷74号处,你都能很轻易地找到一个纳西族传统大院.大院门上高悬“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牌子,古色古韵,这是古城历史最长、最具权威并曾多次成功出访欧洲及香港,轰动国内外乐坛的古乐会.

云南是如此美丽神奇的地方,具有如此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极具生命力和开发价值的旅游区.但这一切都在逐年、逐月、逐日地减少着、变异着、消失着;并且更危险的是无论“官”和“民”,大家对这种现象好象不以为然,有的甚至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纳西古乐初步被国内最有权威的一些民族音乐学家鉴定为“在丽江出土的中国道教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在丽江至今存活保留的这种古文化可以说是“国宝”,但种文化正面临着逐步消失和变异的危险.纳西古乐被西方传媒称之为“正在喜马拉雅的暗影下消失着”,不少曲目已失传而不能再演凑.受现代风潮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不愿再穿本民族服装而钟情于流行服,忘了老祖宗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美豪放的民歌舞蹈而沉醉于卡拉OK和“迪斯科”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整体断代的危险.如果这些“活文物”、“活化石”消失、变异、断代了,这里也就将失去吸引中外旅游者的魅力.

3 处理好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而开发和利用反过来应该更有利于保护,应把“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始终.尤其对一些重要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应实施包括产权保护在内的有效的法律保护,对有重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地方,应加大投资的审批和监督控制力度,旅游开发或其他项目的开发均应先规划后开发,坚决防止破坏性开发.对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应先保护起来,待条件成熟时再开发,防止无序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要把抢救保护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业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同时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让“死宝”变为“活宝”,使民族音乐文化旅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让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为民族地区的振兴发展作贡献,在具体工作要采取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首先要抢救,第二要保护,第三要开发”.第一,必须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态度,象抢险救灾那样尽快抢救濒临绝灭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对在世教授级东巴所能主持的祭天、祭术、祭风等所有东巴道场仪式进行录音、录像;对现有纳西古乐队所能演奏的所有曲谱进行记谱整理和录音录像;创办东巴文化学校和纳西古乐传习馆;尽快出版民族音乐、舞蹈、民歌、民间故事集成;选择适当区域和地点建立东巴文化民俗村,全面恢复东巴教活动和传统民俗音乐活动,以抢救民间存活的东巴文化.第二,对现有存活,但受到或即将受到冲击、污染、面临变异消失的民族音乐文化要象保护大熊猫那样进行保护.建立以传统古朴民俗音乐文化为重点的一批民族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投入、政策引导、舆论导同、典型示范等手段,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探索古老民族音乐文化,寻找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保存和培植一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原种.第三,在抢救保护基础上将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利用民族音乐文化,在开发利用中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无论对区内区外,国内国外,应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大力宣传和展示珍稀奇绝的民族音乐文化.建好各旅游游景点的表演厅、打歌场、民俗村等;要有计划地组织纳西古乐、民族歌舞等活文物到国内外进行展演;要继续办好纳西“棒棒会”、“三朵节”、摩梭“转山节”、普米“吾时节”、傈僳“阔时节”、彝族“火把节”、他留“粑粑节”等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同时要举办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国际摩梭文化研计会等大型的档次较高、影响较大的宣传展示活动.

4 结束语

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珍贵精神资源,只要抢救保护好,开发利用好,就能使古老民族音乐文化重放异采,就能带动、促进旅游业和其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能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向富有效应.

F590.3

A

1673-260X(2011)11-0084-02

猜你喜欢

古乐纳西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安纳西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安纳西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踏浪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