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构想和步骤
——以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进课堂为例

2011-08-15刘宁凌张必斌关颖嵘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大学生

刘宁凌,张必斌,关颖嵘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构想和步骤
——以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进课堂为例

刘宁凌,张必斌,关颖嵘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则是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必备内容.培养和构建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体育课是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教学构想和教学步骤为切入点,阐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进课堂,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提供新的思维和理念.

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教学程序;体育课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提出了“阳光体育”的号召,以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为主导的“阳光体育”成为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主流,结合之前由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颁布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加明确了围绕以“健康第一为目标,终身体育为主线”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更好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全民健身观、健康观、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体育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除了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手段,健康则是关系到其一生的重要元素.健康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体育锻炼,坚持和拥有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生活方式,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继而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报效祖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加强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脑力劳动增多,体力劳动减少,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多余脂肪,从医学角度来分析,脂肪过多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高”.随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频率显著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日趋加重,来自于外部、内部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素时刻都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青年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当前人才国际化、世界化,高尖端的科学领域无不需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这也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不仅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而且对其今后一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2.1 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传统意义上都是手持书本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却忽略了体育教师这个群体,所有的运动场所都是他们的“三尺讲台”.体育教师有着其它专业教师所没有的特殊性,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有语言、手势、眼神等多种肢体语言渗透于其中,在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手到、眼到、心到,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大学生体育教育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步建立体育生活方式,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继而形成终身体育思想.这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2.2 学生的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生活过程中,无论在生理、心理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对事物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认知.据调查显示,87.25%的大学生对体育课都是持非常喜欢的态度,可见大学生对体育的期望值是何等之高.大学生们都想在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学习多项体育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熟练掌握1-2项竞技体育项目.因此,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极其具有必要性.

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构想

3.1 制定教育的总体规划

按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既定目标,认真制定总体规划要求,做到有章可循.而总体规划是指导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敦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技术技能的动力源泉.严格、缜密的规章制度能确保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

3.2 界定教育的主客体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体,同时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载体.体育教师则是教育过程的施教者,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客体.由两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而学校以及学校的体育管理部门也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必要客体.通过学校、教师的教育,促使大学生从被动到自动、从参与到参加,继而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步骤

4.1 提升体育热情,营造体育氛围

体育教师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很多青年学生所喜欢的对象.体育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积极在课堂上讲述个人或者体坛风云人物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变化,趁势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先进行为期几课时的宣讲,创造一种很浓重的体育氛围,使学生都处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为下一步的教学步骤打下基础.

4.2 加强理论学习,开阔体育视野

体育教师严格按照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认真讲授理论课程,向学生们传授体育的起源、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初步对即将所学的体育技术有一个表象印象,从而从不知到稍知,重新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兴趣,拓宽了视野.广义体育在此阶段有了新的起点.在历经一段时间后,为下一步的实践做好准备.

4.3 精选教学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教材时,应以符合现阶段大学生所喜欢的教材,如男生喜欢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喜欢健美操、排球等,这类教材对于90后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该以大多数同学的爱好出发点,合理串联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时数.教材、内容的取舍在某种意义上是影响学生对体育爱好与否的直接因素.

4.4 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根据已有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过程证明,教师在采用先进、科学、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平淡无味的练习变为丰富有趣的活动,使烦躁不安的情绪化为舒适安逸的享受.由此可见,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恰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4.5 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学习成果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运动场地、器械等都是显性资源,而人、环境等则是隐性资源.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对体育教育学习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6 激发体育需求,促进养成教育

体育需求是建立在强烈的体育动机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活动.前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渴望,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建立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师要无时无刻向学生倡导这种思想和理念,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5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实施

5.1 教师学习阶段

体育教师在实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体育生活方式的理论知识,包括其概念、内涵、功能和属性,尤其是其在大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是决定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否担当起建设祖国重任历史使命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必须先学好、学通,才能完成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实施任务.

5.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阶段

体育教师在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应该饱含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等根源来剖析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内容,合理、准确地安排好教学环节,是大学生能尽快、很好地掌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从快从速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踏入社会早日做好必要的准备.

5.3 检验学习成果阶段

体育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检验和考核,通过检验和考核来评估大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所掌握的程度,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也通过考核发现学生中成绩优秀者,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来进行表扬和宣传,充分利用大学生好胜心强等特点,更进一步倡导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养成教育的更深入开展做有效推动.

5.4 总结经验,改进提高阶段

通过检验和考核,先将发现的问题汇总,然后进行集体分析讨论,按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既定的指导思想,进行修改、调整,再重新实施,争取在已有的基础上能有明显的、更好的提高.

5.5 推广阶段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面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其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前期实施成功后,就要组织相应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让高校体育界的人士都能来参加,共同学习、借鉴,使单一性、综合性、区域性的高校的大学生都能分享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所带来的益处,从真正意义上去推广,并扩大其深远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目标是针对大学生既要进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也要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体质健康,更主要的是使大学生养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课堂体育教学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最为直接的途径,体育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重视学生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高尖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还需要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学体育教师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传递着,而课堂教学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师直接与大学生接触,必须重视大学生诸多方面的培养,譬如:克服困难、面对挫折、顽强进取、奋勇拼搏、开拓性、创新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个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中育人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进课堂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王飞加.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518-520.

〔2〕柳国强,刘春魁.论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45-46.

〔3〕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3.

〔4〕闫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19(6):71.

〔5〕王则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G80-05

A

1673-260X(2011)12-0127-03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0YB39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