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能类与战能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

2011-08-15温兴满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项群选材原理

温兴满,李 娟

(宿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宿州 234000)

论技能类与战能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

温兴满,李 娟

(宿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宿州 234000)

首先阐明项群选材理论与刚柔相济的成功学原理,根据该理论与原理,指出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有特定的要求.最后将这种不同的要求转化为技能类项群与战能类项群选材的具体内容.

技能类项目;战能类项目;刚柔相济

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在举国体制的制度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辉煌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运动选材问题.一块金牌背后代表了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从节约金牌成本的经济学角度来考虑,有必要研究运动选材问题,找出其间的规律性,以避免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我国对运动选材问题应当说是非常重视的,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但总的来说,研究的成果不能令人满意,一些选材理论的预测性不高,对选材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大多数的教练员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在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进行选材.相当多的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并不是根据选材理论选出来的.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不合拍有两个原因:一是选材理论本身存在着较大问题;二是盲目拒绝与轻视一线教练员选材经验与智慧.我们曾经在《论运动选材研究需要整体论思路》[1]中指出传统科学主义选材研究模式与特殊的研究对象——人,这二者之间矛盾的三个方面,提出将刚柔相济作为运动选材的通项原理,而这正是对一线教练员选材经验与智慧的提炼与总结.本研究在这一通项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技能与战能项目的特征,论证并提出这两大项群的选材要求.

1 项群选材理论的提出

在传统选材研究中,太多的选材研究都针对的是某一具体的运动项目,较少对一些相似性的运动项目缺乏归纳研究,进而提出它们的共性选材规律.即便有这样的研究其结论对选材实践的指导性也不强.张洪潭在很早就指出运动训练规律存在递进三个层次:通项训练规律,或曰一级训练规律,它是最高层次的规律,具有最高的抽象性;二级训练规律,或曰项群训练规律,它是对某些具有共性本质项目的训练规律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三级训练规律,它是各具体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律,层次最低,也显得最感性与最具体.其实运动训练与运动选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也存在着这样三个层次的选材规律.人们往往最先认识的是最低层次,在次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抽象,认识较高层次的规律.最后认识的最高层次的规律,它是最难认识的,它需要较高抽象能力才能认识到.马克思正是高度抽象地认识到物品、商品以及价值与使用价值之后,才能进一步分析与揭示与认识资本主义这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形态.

要搞清楚项群选材理论必须有个前提,即正确地认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运动项目的本质.或者这样说,项群训练理论也好,项群选材理论也好,它们都需要建立在对众多运动项目本质的正确认识上.而对运动项目本质的正确认识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最先提出项群理论的是田麦久,但田氏项群理论对运动项目的分类不系统,显得繁杂,没有提出认识运动项目本质的依据,所以让人不太好把握.它仅将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项目,且足、篮、排等项目也属于技能类项目.此后,张洪潭对这种分类进行了改进,明确提出运动项目的主导制胜因素是运动项目最本质的特征,并将之作为认识与划分运动项目本质属性的惟一依据.根据这一依据他将所有运动项目划分为三类:以体能因素制胜的是体能类项目;以技能因素制胜是技能类项目;以战能因素制胜的是战能类项目,从而很好地将足、篮、排等等项目与体操与跳水这类典型的技能项目区分,使得项群理论趋于完善[2].张氏项群训练理论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科学的项目分类理论,即以主导制胜因素为分类依据对所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完全撇开运动项目感性具体的外在,抓住了运动项目的最抽象的内在.二是建立在运动项目科学分类基础上的项群训练理论,可以这样认为:项群训练理论是项目科学分类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一个应用.

既然运动项目的科学分类理论可以为运动训练所用,那为什么不可以为运动选材所用了,将之为运动选材所用,那么它就是项群选材理论.

2 刚柔相济之通项选材原理

传统的科学主义选材研究基本上以测量、统计、分析来进行选材研究,追求建立一种万能的选材指标体系,甚少提及什么选材原理.我们则认为运动选材首先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为成功学原理.只有将运动选材的感性实践建立在正确的原理之上,我们才能放心,并认为惟其如此才能发挥出选材理论应有的效用与价值.故我们另辟蹊径,始终不懈在努力找寻这种原理.天道酬勤,我们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这样的成功行为学原理.当然,传统文化虽未指名为成功行为学原理,但确有这层含义.这个名字是我们自己给起的,意在说明所有人的行为欲求成功则必须遵循这条原理.它不仅仅适应于运动员夺冠的行为,而是所有人的行为,运动员夺冠的行为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成功行为学原理就是刚柔相济原理.对于该原理,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自然能体悟的很深,但对于一般人我们必须要有所论证,因为虽然知道刚柔相济这个成语,不一定会有体悟.但在论证之前,必须有所交代,我们的论证方法有别于数学或几何的原理证明.它是一种这个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取向比类的意向思维,虽然证明的方式不同,但我们可以保证这种证明方式是可理解的,论证的结果是正确的.这种论证的方式非我们首创,早在几千年前就为人广为使用,老子就运用比类的方法以水证道.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对于刚柔相济之通项选材原理,我们论证过程如下:长江之水东流归海,若将长江之水喻为行为主体,将归海看成主体的目的.则长江之水之所以能够归海的原因有二:一是有向下流进的不变之志,因为志不变,故能常动常进.二是随意可变之形,正因为形可变,故能遇阻不止迂回而前.不变谓之刚,可变谓之柔,刚柔相济乃所有成功行为之规律.这种论证灵感来源于《易经》坎卦的彖辞,实际上本文的论证可看作是坎卦的彖辞的浅解.此外孔子也说过可以证明该结论的话:一句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另一句是: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3].在传统文化中,道是统摄天地万物的,这两句话是对宇宙人生道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与概括.

故此,我们将刚柔相济原理作为运动选材之通项原理,即所有运动项目的选材都要遵循这一原理,对于如何在运动选材中理解与运用该原理,我们在后面的文字中将详细论述.

3 技能类与战能类的项目特点

一个运动员能否取得成功,并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是否符合他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内在要求,是否适应该项目的各项需要.可以想象若让林丹去练体操,他肯定会觉得没意思;让伏明霞去练乒乓球,她肯定会觉得我真的不行.只有正确地认清了各类项群的本质特征之后,才可以谈得上如何正确地进行运动选材.因此,我们必须清楚揭示出技能类与战能类项目的本质特征与要求.

3.1 技能类项目的本质特征与要求

顾名思义,技能类项群就是靠技能发挥的好坏来赢得胜利,当然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裁判判决公正、客观.这里我们只讨论技能,我们认为技能的本质就是对一套复杂客观程序正确、准确、完美的展现.是否正确、准确、完美不是裁判主观的判定,而是通过与一个理想的完美至善动作对比来认知的,谁更接近这个完美的至善谁就理应是胜出者.技能切忌主观因素搀杂,恰恰要求排除主观杂念与妄想,最大程度地适应这个客观的完美至善.技能类项群所要求的是一种极强适应性,一般主体性强的人会对技能类项群感到很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技能类项目所要求的一种忘我,而主体性恰恰强调自我.可见技能类项目所强调的是一种灵活性,即改变自我以顺应客观的能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变易性,变易性强的人其灵活性一定很强,灵活性强适应能力一定强.适应能力强的人则适合于从事技能类项目.变易性、适应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柔性,阴性.阴柔的目的在于适应外在的客观完美的至善,若将这个外在的客观完美的至善看成是一种刚、一种阳.那么技能类项群理想的人选是柔济刚型的人,其性格具体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她存在的价值就是济刚、助刚.这种人往往没有自我,但正是这种没有自我的人恰恰是最能成就他人的人.可以将这一点概括为乐于助人、善成人之美.

二、这种人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是能容,为了达到目的,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什么都能舍得,为了所爱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三、能化,能处难处之人,故其的人际关系良好.吃一堑,长一智,善于从自身寻找原因,迁善改过,故善成难成之事,但有一点须注意,这种人的动机往往缘于他者,她自己往往是无欲无求的、知足不争,否则有私欲不知足、好争贪,她就无法改变自己,就不能柔变了,这与她的本性是不相符的.

四、为人敏感,但悟性高.敏感是由于对外界的变化感受力强,在感受到变化之后能迅速调节自身以适应这种变化,故曰悟性高.

以上总结的四点都是根据柔以济刚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推论得来,这可以作为技能类项群选材时参考.由于它们是根据技能类项群类内在本质推导而来,故她们必然特别适合于从事技能类项群.

3.2 战能类项群的本质特征与要求

所谓战能类项群是指如足、篮、排等单人或集体对抗性游戏项目,比赛的过程充满了悬念与不确定性.战能类项群与技能类有着显著地不同,技能类项群对运动员的要求本质上是一种易变性、灵活性、悟性、柔性,即对外界确定不变的适应性.而战能类项群则要求运动员对外界不确定性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我们认为战能类项群的本质就是: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众所周知,确定性的东西适应起来相对容易,不确定的东西极难适应.不确定性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在这种恐惧心理之下,一般人的内心很难平静,惟欲避之而后快.因此,战能类项群绝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的游戏,它要求运动员具有智勇双全品质.首先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勇敢地品质:即面对人人都畏惧的不确定性而无丝毫的畏惧.其次,它要求其从事者有着极强主体性,或者说一种极强的支配欲与控制欲.面对不确定性,我偏偏要支配这种不确定性、控制住它,使它顺从我的意志.我们认为这种控制与支配的意志乃是战能的灵魂,没有它不可能有最后胜出.这是大勇;光有勇还不行,莽夫也有勇,但这是匹夫之勇,不耐激触,一触即倒.没有智慧不能成就大勇,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这其中的愚拙、讷怯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成就大智、大巧、大辩、大勇的智慧.就是既勇,又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勇,但是他能笑到最后,勇到最后.总之,战能类项群要求大勇与大智,大勇为根,为魂,大智为从为次,二者的关系是没有大勇不能有大智,非大智不能成就大勇,大勇为阳、刚,大智为阴、柔.刚柔相济,阴阳和合,二者缺一不能成功.总之战能类项群要求以刚为本,虽也要求柔,但这个柔只服务于自身的刚,而不愿服从自身之外的刚,它的唯一使命就是成就自身的刚.据此我们推论出理想战能类运动员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他们非常自信,常给他人一种信心与安全感,是灵魂与中心人物,在遇到危险与不测时人们首先想到他们.

二、他们相信自己,有主见,遇事果断,绝不人云亦云,犹豫不决.一旦决定从不后悔,不轻言放弃,做事有始有终.

三,由于主体性太强,他们学习能力往往不是最好,但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想象努力去学习他们认为必要地知识或是技能,因为不如此其主体性就无法实现,而主体性无法实现就等于说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无法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故其学习动力极强.

四、为人处事以刚性为主,不自欺、不欺人,对人绝不阿谀奉承,做事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其人际关系往往并不好,但能够自己开辟出一片天地.

以上四点是根据战能类项群本质特征自然而然地推理所得出的结论,应当说只有具备了这几点才适合于从事战能类项群的各种运动.

4 小结

本研究从科学的运动项目分类理论(即项群理论)为起点,在提出运动选材通项原理的基础上,从分析技能类项群与战能类项群的本质特征着手,一步一步逻辑必然地得出两大项群的通项选材的要求,以之作为在实践选材时可以参照的标准.

本研究由于完全撇开相关的身体指标,因此对于初级选材尤其有参考意义,这与传统的选材研究结果偏重于二级选材或三级选材有很大的不同.此外,还必须补充一点,由于本研究完全从人的内在条件来选材,没有提到外在的身体条件,这并非是说外在条件不重要,只能说外在条件是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若以天时、地利、人和来指代,那么身体条件只能是天时或地理条件,内在条件才是人和条件.在具体选材实践时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运动选材首具人和条件(刚柔相济),否则不入选.其次,再根据运动项目看外在条件,在人和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有利条件择优入选,宁选具备人和条件,有利条件较差者,也不选无人和条件而有利条件优越者,当然最好二者兼而得之.

〔1〕温兴满.科学化选材的历史形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96.

〔2〕张洪潭.体育理论基本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湖南:岳麓书社,2003.

G807

A

1673-260X(2011)12-0113-03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 145)

猜你喜欢

项群选材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