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思考

2011-08-15曹燕宁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党员

曹燕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江苏 苏州 21510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力量,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一、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和风险,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影响,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渗透、影响与激荡,文化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侵蚀的重要手段,高校成为各种思想文化孳存、发展与意识形态碰撞、交汇的重要阵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统一师生的思想意识,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巩固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仍难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教育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既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多元化局面。在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是提高教学质量、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实保障,又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的扎实推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创新地学习,才能巩固高校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果,促进高等教育全面、持久、科学地发展。

(三)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真正的“秘密”是学习,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1]高校具有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聚集、信息高度汇集的独特优势,是各种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的发源之所与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塑造精神、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对建设学习型政党有着重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也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进而完成高校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重大任务的前提。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到质量效益型的长期而又艰巨的转变,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在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正是应对国际形势挑战、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理论素养

有些党员从思想上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借故不参加组织学习或者交个学习心得,导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决策和理论的学习流于形式;也有部分党员难以摆脱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对教育改革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不够充分,理论素养欠缺,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管理需要。

(二)学习内容一成不变,缺乏理论联系现实的主动性

有些高校的专职行政工作的党员干部学习面较狭窄,对经济、金融、科技、法律、地理、历史知识知之甚少,综合知识储备不足,甚至误认为凭以往的老经验,可以解决新问题,影响到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致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现实,知识创造、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缓慢,导致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动力不足。

(三)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年龄老化,年轻党员偏少,学生党员人数占整体党员人数的比例总体上偏少,存在重发展、轻再教育和管理的倾向,这间接使得党组织学习缺乏创新性,党组织学习只是集中开会传达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或听取政治报告和先进事迹宣讲等,学习方式缺乏灵活性,单一、枯燥、呆板,不能收到实际效果,组织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四)学习制度不完善,缺乏长效性

由于科研、教学任务重,部分高校党组织安排学习时间经常与业务工作有冲突,面临难以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精力等困难,导致党组织学习制度不完善,未把基层党组织学习机制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长效机制。

三、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策略

(一)推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党员要逐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理论,着力提升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化大学的能力。不断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重点规划学习内容

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首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点是学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第三,要学习专业知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开展有针对性地学习,包括人文素质修养、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

(三)合理设计学习活动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任务,通过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创新学习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开设“阳光讲堂”、“书香四溢”读书推荐活动、组织学习讲座、开展教学研讨、举办校园读书节、主题演讲比赛、党员干部知识竞赛、征文评选、宣讲骨干“微型党课”授课比赛等系列创学活动;运用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鼓励和支持党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

(四)有效构建学习制度

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组织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研读理论原著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建立短期培训、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等多样化的干部学习培训体系。完善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调研、督促检查等各项制度,使党员干部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场所、设施以及学习资料等软硬件资源的评估与建设,确保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预期目标。

(五)探索创新学习载体

我们既要巩固、发挥已有的基层党校等宣教阵地,也要大力拓宽信息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渠道,设计和拓展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各层面党员干部学习需要的新载体,形成党校、党员之家、党员继续教育基地、网上教育培训阵地四位一体的党员交互式学习新格局。如江苏常州团市委就利用“常州青年”微博群,在广大高校青年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3]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营造党员争优、创先、求学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总之,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的旺盛求知欲望与持续有效深入的学习教育,党员才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才能更好地团结与带领高校师生开创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

[1]杜飞进,盛若蔚,李章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N].人民日报,2011-06-09(5).

[2]黄蓉生.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N].光明日报,2011-06-12(7).

[3]王烨捷.常州团组织:党史学习“搬”上微博[N].中国青年报,2011-06-14(1).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