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警察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

2011-08-15李运庆陈文婷

关键词:合唱团社团素质教育

李运庆,陈文婷

浅析警察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

李运庆,陈文婷

社会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对警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各警察院校必须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加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警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警察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法;途径

警察作为我国人民安居、社会安泰以及国家、政权重要的服务、保障因素,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更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对警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各警察院校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开展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此促进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一、警察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警察院校不仅是我国现代高级警务人才的培养中心和培训基地,而且,是我国警察队伍成员的主要来源地和现代警察理念的研发中心,因此,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我国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变革,导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碰撞,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显突出,社会治安形势出现复杂化、动态化和严峻化趋势。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执法形势对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警察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养成和提高,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以及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警察院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面临的首要课题。因此,作为一所警察院校,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现代警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积极践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确保现代警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探索和实践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多管齐下,综合考虑和协调,着重从领导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建设等多个层面着手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和完善。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固化文化素质教育相关成果

多年来,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视大大促进了我校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80年代,在我校作为林业中专院校的时候,就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将文化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2000年学校升格为大专之后,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在逐步增加公共文化素质课程数量的同时,将部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为任选课;2003年,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学校积极组织相关教师申报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从2006年秋季开始,学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地位。2007年,学校召集警务管理系系务委员会、院艺术教育委员会、各专业带头人、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反复研究,对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归类和调整,规定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门艺术鉴赏类课程,并将此规定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创造条件,积极增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此外,为调动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我校将警乐团、合唱团两个社团纳入学校艺术课程管理体系,参加警乐团或合唱团的同学,按时参加训练并考查合格,每学期可获得校级选修课1学分,参加四学期共可获得4学分。

(二)以生为本,全面加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最主要载体和途径,其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而且,反映了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宗旨。我校充分发挥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课程的改革、建设和完善。其一,以生为本,不断完善学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院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课程建设,不断开设包括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侦探小说评析、法律语言学、演讲与口才、汉代汉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诡辩与巧辩、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经济学等多门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二,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自2010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学校进一步加强、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获得4个素质学分方可毕业,并出台了课外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和引导,保障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为现代警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其三,加强潜在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潜在课程”最早是由Jackson(1968)提出,指学生在学校正式课程安排以外所学习到的经验。对学校而言,其教育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正式课程及活动安排,循序渐进地完成目标。然而,在传递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无意间受到正式课程以外事务的潜移默化,对身心发展的影响远甚于正式课程[1]。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潜在课程及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并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潜在课程的建设和完善。

(三)依托专项活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实践体系

坚持不懈地抓好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在内的整个素质教育工作,是我校现代警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强保证和重要支撑。因此,学校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通过组织实施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社团巡礼、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体系,有效的保障了学校师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和不断完善。

1.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了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营造学院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充分展示警校学员的精神风貌,检阅学院文化育警和艺术教育的成果,学院从2001年开始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有效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院师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2.社团巡礼。为了营造社团文化,展示各学生社团的风采,自2008年5月开始,团委组织社团联合会开展社团巡礼活动,每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第四届社团巡礼也已于2011年5月11日正式开幕。我院社团巡礼活动一般每届持续1月,其中,第三届社团巡礼活动持续3个月,在此期间,我院还召开了首届社团发展交流会,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和负责同学济济一堂,为我院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建设出谋划策。学院社团巡礼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院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有效的促进了学院文化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师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3.读书节。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院自2007年始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读书节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名家讲坛、书画展览、书评大赛、主题展览、互动讲座、检索大赛等,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完善了认知结构、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4.技能节。多年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研究公安教育的规律、特点,认真学习、汲取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并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在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前后,学校多次组织转变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并就不同的专题分批邀请公安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其它院校的同仁和校内专家们进行研讨。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决定借鉴体育类竞赛活动的组织方式,从公安基本实战技能点出发,结合专业技能点,集中设置相关项目,以全校竞赛的形式,举办“技能节”,检验实践教学的情况,促进实践教学、训练质量的提高。作为学院的一项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技能节”的基本思路是:从公安基本实战技能点出发,每年设立若干技能类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竞赛,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考,以赛促教,以赛促战”的目的。通过项目设置、训练和竞赛,进一步明晰公安工作的实战需要,确定公安基本职业技能点、专业技能点、岗位技能点。检验教与学的成果,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训练模式,总结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技能训练、考核的标准、方法等。经过9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技能节”活动已日臻完善和成熟,建有独立的技能节网站,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及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

(四)依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全面普及文化素质教育

警察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警务人才的重任,但其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与其他院校、尤其是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建设完成了“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该网站设有警院风貌、知识博览、警界视野、素质课程、学生活动、森林生态、绿色方舟、文化讲坛、江苏文化、礼仪文化、成果展示等文化素质教育栏目。这不仅有助于全院师生文化素质基本素养的提升,也为艺术知识的普及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在警察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不仅是警察院校开展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总结、凝练警察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成果,适应警察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素质教育趋势,适应公安工作需要,全面提升警察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特色社团建设,形成省级品牌社团

警乐团与合唱团是我院艺术教育的两朵奇葩,也是我院着力打造、建设的艺术品牌。我院警乐团成立于2001年11月,现有乐器100余件,成员100余人;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成员近100人。上述2个学生艺术团体均直属于学生处、团委。警乐团、合唱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排练曲目、舞台表现上展现警校特色。目前,警乐团已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民警察之歌》《中国军魂》《世纪序曲》等气势恢宏的曲目,合唱团能够熟练表演《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军魂》《人民警察之歌》《森林卫士的摇篮》等歌曲。2009年7月,经专家考核,省教育厅批准,院警乐团、合唱团获得省级大学生艺术团称号。

同年,警乐团、合唱团接受了江苏省教育厅“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任务,前往南京林业大学、南通大学、扬中职业教育中心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文艺演出,为高雅艺术的普及贡献了力量。近年来,我院警乐团、合唱团参加了南京市公安局“警民恳谈”广场文艺演出、“第三届南京市见义勇为宣传日”鼓楼广场文艺演出、首届中国南京栖霞山文化节开幕式、庆祝新中国成立暨南京解放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仙林的明天更美好”演唱会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在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中成功演出数十场,弘扬了警察文化和社会正气,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2011年上半年,我院警乐团应邀参加比利时音乐节比赛,并获得金奖,合唱团应邀去香港参加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总之,文化素质教育本身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学生个体、教师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因此,各警察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完善我国警察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和制度建设,以此促进我国警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改善。

[1]谭光鼎,王丽云.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8.

G641

A

1673-1999(2011)24-0165-03

李运庆,男,山东淄博人,硕士,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文婷,女,江苏宜兴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学评估中心主任,高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2011-10-20

猜你喜欢

合唱团社团素质教育
缤纷社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难忘的合唱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K-BOT拼插社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