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1-08-15杨大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设施

杨大伟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杨大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家的粮食安全的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成了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但在当今的乡镇农村水利建设普遍存在抗灾能力差、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工程虽然建设起来了,但很快就失去其使用价值。所以,要实现乡镇农村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正确发挥其职能,加大财政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田水利的质量建设,同时统筹合理规划灌溉系统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并争取早日完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

水是生命之源。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而在我国因为幅员辽阔,南北跨度比较大导致了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也就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在各个地区差异也很大,所以总体来说我国还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主要是农村缺水,其后果有二:一是农业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农民饮用水出现短缺。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水利一直都是农业的命脉,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是以有高标准的水利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这些设施要具有高标准的防洪排涝设施体系,并且还要有高保障完善的水资源供给管理体系,一定要建成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和优美的水环境体系。虽然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然而由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方面的忽视,现在农村的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现状不是很好,亟待加强完善。具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抗灾能力较低,病险工程比较多。一方面,地方水利设施防洪抗旱标准低。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但部分水利设施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进行建设,受地方财力制约,再加上地方一直追求GDP的增长,所以对水利的财政投入有限,建成的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在建的或以前建的水利设施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病险工程,具体表现在:“一是地方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输水管漏水、白蚁危害、大坝散浸、溢洪道淤塞和大坝欠高等问题。二是部分涵闸闸身和闸门漏水、进出口八字断裂、启闭机启闭不灵、闸门锈损现象严重。三是部分堰、塘、土当、坝由于长期无人维修管理,已变成‘蝶子塘’,蓄水能力下降。 ”[1]

第二,农民自觉参与建设水利的积极性不高,农田水利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单干,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加强和完善,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建设。加上种粮的经济效益不高,进一步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农民参与建设乡镇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而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以前是由政府统筹收取各项相关费用后,再根据农村和农业需要投入到各项发展中去。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等税费项目的改革,一方面有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短缺,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建设上得不到投入的保障,严重阻碍了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三,配套建设不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的技术含量不高。一些农村农业灌溉水利设施主体工程虽已基本形式,但灌溉网络存在缺陷,主体与各分支之间的渠系及建筑物还需要完善,这一工程量还比较大。而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技术投入方面得不到提高,依然是继续用传统的建设方式,更有甚者有些工程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的问题。水资源作为农业的必须条件,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问题就凸现出来了。农村问题主要就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单位不明确,现有设施陈旧,长久失修。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民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农民增收也不断加强,但税费改革以来,地方各级政府所的财政更加有限,相应的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就更加有限,“因而在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多为‘小打小闹’式。”[2]现在所使用的基层水利设施大都修建于六七十年代,这些工程都忽视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和坚持设计审批、竣工验收制度,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再加上受当时社会的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许多工程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政府比较重防汛而轻抗旱,往往忽视沟渠年修工作,导致灌区整体和各个部分灌溉能力下降,渠道的淤积和渠堤的崩垮、渗涌还是很严重。

第二,水利设施投入渠道狭小,政府和农民个人对建设水利的积极性不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一般都是国家政府投资、集体和农民投工的模式,但随着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地方政府及乡镇受收入减少,在基础设施投入就相应的减少。另外,由于存在农民种田成本高、收益低的现实,农民对办水浇地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虽然说近几年国家在农民种田方面出台了像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种粮进行直接补贴等一些列优惠政策。但在事实上来说来说现在的体制是寻求数量上的最大化,也就是要求追求最大的GDP,也就要求地方政府将更大的精力放在了城镇的建设上,因为工业上所得到的经济增长更快、更高,相应的也就忽视了农村的发展。正是由于政府重点在城镇也就造成了农村投资越来越少,人才也大都流向了大中城镇,造成了农村更加的贫困。

第三,水费征收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部门“造血”功能不足。农民对“水是商品”这一概念的意识不强,并且这些年来形成的无偿用水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管理者在宣传、制度设计方面没有经验,造成了水费征缴难的局面。另外,由于土地分产到户,一家一户就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而也就忽视了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在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了农民办水、管水、用水的凝聚力大大被削弱。

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

实践证明,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作用。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自然坏境的破坏,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再次教育了我们广大干部群众,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干劲十足,热切希望通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

第一,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实实在在搞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要让大家看到农村的希望。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自从“三农”问题提出来后,国家也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民的减负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问题却越来越凸显,所以如何解决农村问题是我们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重点。国家要发挥自己统筹兼顾的作用,加大对农村政策上的照顾,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和农民再次看到希望。“因此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消除农民对水利建设的狭隘认识,树立兴建水利的公益性质,积极引导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群众支持的大好局面。”[4]

第二,在资金投入方面,应创新机制,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本。农村水利设施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在于资金的投入欠缺上。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地方政府的财政上就出现吃紧的情况,并且财政大多投入到工业上了,所以需要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放弃农村。所以我们只能另辟新路,积极引入民间私人资本,或通过民间私人投资后由政府定期向私人补贴还款的形式,来吸引民间私人投资。笔者认为这是一条可行并且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三,积极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水是商品”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探索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不断巩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法意识。同时加强和完善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程序,要公布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其次,要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我们知道,“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5]所以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仅需要数量的建设,更需要质量的保证,特别是环保上的保障,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可持续发展。最后,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建设。应建立和健全农村水利投入绩效评价和管理监督机制,让农民在最大范围内受益。同时让农民主动投身于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培养农民自身的权利意识,从而完善管理监督制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农村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而由于我国农业基础本身的脆弱和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总量不足,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加强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基本上要本着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在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国家的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是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的。

[1]徐宏金.当前基层水利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3).

[2]曹志勇.新农村基础设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8.

[3]李维高.对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25).

[4]余国林.对加强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24).

[5]陈平,刘正祥,蒋晓红.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6).

F303.1

A

1673-1999(2011)24-0094-03

杨大伟(1984-),男,山东临沂人,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硕士研究生。

2011-10-18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