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2011-08-15叶锦文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育观建构主义校园文化

叶锦文

(闽江学院校党委,福建 福州 350108)

建构主义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叶锦文

(闽江学院校党委,福建 福州 350108)

建构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究其实质,建构主义教育观具有唯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但就教育方式而言,对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可以积极借鉴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一些先进理念,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建构主义;高校;校园文化

一 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内涵及其意义

建构主义教育观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并日渐成为教育界的显学和学术界的热点。尽管建构主义思想来源复杂、流派纷呈,但他们的观点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成分,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精神世界,强调主体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究其实质,建构主义教育观具有唯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但就教育方式而言,建构主义教育观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诠释,对人与知识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解。即根据新的知识哲学观,建构主义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形成,从而唤起对学习者主体性的真正关注,推动了对追求意义理解的学习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倡导的形式是相符合的,对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了学生成人成才。即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二 建构主义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校园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集中了体现一所学校师生的风貌、风格和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状况。新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价值就在于,教育者通过一定的空间(教室、宿舍、文化墙、宣传栏等)或一定的组织(班级、社团、系、院等)设置和开展符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让主流意识和相关知识融入大学生的的交流与协作中,并转化为其内心需要和自觉行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意义建构”的目的。可以说,校园人的发展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最高价值。例如,从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看,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态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的物态文化主要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有关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校园表意象征符号,如校徽、校歌、校训等;校园精神文化则是指一种校园精神,师生共创共享的价值观、集体舆论、文化传统等,突出体现在学校校风(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状况上,这是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次。此外,随着近年来后勤社会服务化的改革,社团文化的重要性已日显重要,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站在建构主义教育观的立场看,目前,不少高校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总的来看,校园文化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逐渐增多,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社团、协会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的效果不佳,甚至本应发扬光大的严谨、探索、思辨、求实、奉献的校园精神在不同程度地发生着令人遗憾的滑坡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行政管理者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在设置活动内容、方案时,或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多为辅导员)完成并“灌输”给学生;或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有的甚至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敷衍而草草了之。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氛围似乎很浓(例如,横幅、标语),但参与者渺渺,学生热情不高,只是学生干部在忙碌;或是昙花一现走过场。这种状况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在建构主义教育观看来,教育者不应该把自己仅仅视为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育者的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真”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作为具备情景、交流、协作和意义等要素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要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例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生,往往易受到西方文化哲学思潮乃至腐朽思想的冲击,进而影响校园文化的健康形成。这其中就很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创设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活动情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和辨别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再如,目前,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些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时代精神相脱节。历史证明,校园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超越时代,成为时代的先导。19世纪初,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校园文化运动,走出校园,走向城市,走向乡村,孕育着一代有为青年。上世纪80年代初的校园文化也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大学生。校园文化之所以能与时代的步伐如此相洽,都离不开一些能够站在时代潮流的引导者。

三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想想为指导,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例如,在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应与社会改革和社会文化建设进程紧密联系,建设以主导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学术文化为内容的框架。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抑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校园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即应以艺术上严肃,理论性、思想性强、内容深刻的“阳春白雪”主导校园文化,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奏得更加激昂、丰富。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就必须以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立足点,它们是抵制消极思想侵袭的有力武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味地坚持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一体化”、“一元化”的正统规范,是与当代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悖的。现在的主导文化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主旋律的弘扬与多样化并行不悖,将“大众化”引入民众生活,作为主导文化的一种“转译”,在不经意的娱乐中完成主流文化的教化要求,形成大学生欢迎的“寓教于乐”教育方式。而学术文化则是适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显示21世纪高校发展及其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其地位和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应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大力提倡科技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源流上看,“科技文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及其他科技经济发达国家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其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我们对外国文化应采取“洋为中用”的态度,应该鼓励大学生吸取“科技文化”的营养,如拼搏、进取、求实、自强、独立人格等。这样才能与当今文化时代相融、共发展。如果说中国古代是文人时代的话,今日之中国应成为科技时代,在今天“科技兴国”的背景下,大力倡导和研究科技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高校应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开展科技活动,让学生能在自由探讨、求实、思辨的学术空气中得到熏陶。

(三)重视社团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改革深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同样,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特别是后勤社会服务化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宿舍—教室—食堂的大学生生活模式,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社团的功能明显。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团组织,将广大学生引导到社团活动中,扩大其影响,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前沿性问题。

(四)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网络文化。人类已迈向信息网络时代。网络不仅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更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生存方式。这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伴随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涌入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倾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应用多媒体,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地进行研究,制作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件和光盘,开展网页、班级电子刊物、简报等设计比赛、辩论赛等。

(五)打破校园文化的封闭和沉闷状态。大学生思维敏捷,紧跟时代的脉搏,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特点都是走人才发展之路。高校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来看,社会在选择大学生的时候,不仅仅只看文凭,而尤其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能够全面发展。要把校园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打通,并将第二课堂扩展到第三课堂,让学生现有成果带到社会,使之服务于社会,并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锻炼提高自己。

[1]周丽芳.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范菊华.对建构主义的解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7).

G641

A

1008-4681(2011)03-0125-02

2011-02-28

叶锦文(1966-),男,福建闽侯人,闽江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任编校:谭纬纬)

猜你喜欢

教育观建构主义校园文化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教育观新论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