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观化”对等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2011-08-15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主观性主观隐喻

陈 倩

(合肥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230601)

“主观化”对等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陈 倩

(合肥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230601)

诗歌语言是主观化的语言,诗歌的翻译也是译者追求主观化对等的过程。以意义的主观性识解理论为框架,从主观化对等的四个方面——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探讨了其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主观性;“主观化”对等;诗歌翻译

一、引言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指出: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 lost in translation)。此语看似诗的定义,实则道出了诗歌翻译的艰难。诗歌的翻译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主张。王寅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通过“体验性概念化”或“体验性识解观”透析了《枫桥夜泊》等40篇英语译文,详解了翻译中的体验性和客观性,同时揭示了主观性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主要体现[1]。王明树以主观性理论为框架,从主观性所包括的视角、情感和认识情态三个层面,以《静夜思》的不同英译为例,阐述了翻译中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并提出了翻译中“主观化对等”这一概念[2]。本文拟从“主观化”对等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尝试探讨“主观化”对等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二、意义的“主观性识解”

翻译异常复杂,涉及到意义构建与重构的认知过程。意义是翻译工作者任务的核心,研究意义的构建也是认知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Fauconnier把语言与意义构建分别比喻成冰山露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和浸入水中的不可见部分,当我们思考和谈话时,隐藏的意义构建在不断运作,这种在后台运作的认知机制界定我们的心理和社会生活,语言只是其突出的外在表现之一[3](P1-8)。在语言运用的后面,认知构建包容了各种复杂的情况,如高度结构化的背景知识、各种推理过程、实时意义构建、意义协商等。认知语言学认为,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人的认知这一中间层,语言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它只能通过详尽复杂的人类认知构建和识解来间接反映客观现实。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识解的内容。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体验哲学有关意义的理 论,Langacker[4](P487-488)、Taylor[5](P87)、Lakoff&Johnson[6](P56-57)先后对意义做了新的诠释:意义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同人类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意义是基于我们身体和大脑的,意义不可能完全是字面上的,而是隐喻性的。我们是通过激活人脑相关认知域、知识框架,再经过整合而获得意义的。这些诠释同把意义看成有固定的、明确的外在意念和所指,同真值对应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对照。认知语法认为,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语义学是不合时宜的,理由之一是语义结构是相对于开放的知识系统来定义的,理由之二是语义值不仅反映所构拟的情境的内容,还取决于该内容的结构样式和人们对它的识解,即人们以不同方式构想同一情景的能力[7](P41)。文旭分析了识解的四个重要维度:详细程度(详略度)、视角、勾勒和心理扫描[8](P57-74)。王寅把辖域和背景合并在一起,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即识解包含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并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意义的主观性[1]。其实这种识解观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要想准确理解说话者/作者的意义,还必须研究意义的主观性,即说话人/作者的情感和情态。王明树把识解修改为“主观性识解”,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维度: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情感、情态[2]。不同的人,包括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情景的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识解折射在语言表达上也就不同。下面本文作者就译者在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方面选择不同造成译文产品的不同进行讨论,以窥探其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三、“主观性”对等与诗歌翻译

Susan Bassnett认为Robert Frost所说的“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是错误的观点,她赞成Shelley的比喻,诗歌翻译就像是“种子移植”,植物必须由种子生长出来,不然的话,就不可能开花。翻译者的任务就是确定种子的位置,然后进行移植。译者首先应该是读者,具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掌握文本之后隐藏的含义,特别是其中的暗示。译者的任务与诗人恰好相反,诗人运用语言,创造诗歌,使诗中的词汇句法恰到好处,没有更改的余地,而译者由诗人固定的语言模式开始,对原诗的语言材料进行拆解,然后在目的语中重组这些语言符号[9]。译诗是创作相似的文本,是一种隐喻过程。译作与原诗是互文的关系,而不是从属的关系,译诗是一个有机的认知过程,是让“种子”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创造过程。对原诗的识解不仅要考虑到诗篇自身的特征,还要考虑到与语篇相关的外在因素。由于原诗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的,译者必须分析诗作涉及的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等各种因素,以及它们在异语文化的应用和适切度。不同的读者对诗作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译者也会产出不同的译作,因为影响识解的因素各不相同,只要某个因素有一些变化,产生的译文就会不相同。

(一)辖域与背景

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至少应包括基体(Base,一个述义所参照的辖域基础)和侧面(Profile,被突显的某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们要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激活相关的认知域。而背景指人们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相关的百科知识。这一识解因素体现在《枫桥夜泊》的译文中“泊”字的翻译。对一个“泊”字的理解和翻译需要体验和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涉及很多相关概念域。在我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和当代,小船的停靠很少用“锚”,而多用绳子拴在河边的桩上。译者主要采用下列五种译法:moor,anchor,stop,park和tie up,但是它们的确切含义是不同的:stop过于笼统;park主要指停车;tie up仅指“栓绳子”这一动作。大部分译者选用“moor”和“anchor”,但从两个单词的释义看,显然moor更符合张继诗中所说的“泊”。

(二)视角

视角指人们对事物描述的角度,涉及到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说话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情境进行概念化。视角主要包括人称视角和空间视角。对诗歌的翻译,仅就英诗汉译的的形式问题,存在各种不同流派,如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诗剧为散文,方平主编和主译的《新莎士比亚集》为诗体,有译家将英语格律诗译成自由诗或半自由体,也有译家译成中国古典格律诗体或现代汉语格律诗体等。各流派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卢卫中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采用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通过形式上的翻译,尤其是形式附加义或示意效果的传递,来实现形神皆似的理想翻译效果[10]。例如:

Fainter,dimmer,stiller each moment一刻比一刻飘渺、晦暗、安宁

Now night.(Max Weber,Night)于是夜来临。(辜正坤译)

在原文中,诗人有意在两行诗的长度上形成对比,暗示黑夜来临的渐进过程及人们不知不觉突然感受到黑夜的来临。译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模拟其句子长度对比关系,用“一刻”的重复和“飘渺、晦暗、安宁”双字词模仿第一行3个比较级的用法,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

(三)突显

突显指说话人/作者可以采取图形/背景(figure/round)的对比手段,或以勾勒(profiling)的方式使某些实体比其余实体更加突出(prominent)。也就是说,说话者/作者在对同一场景进行叙述时,把某一个参与者作为图形,把另一个不那么突出的参与者作为背景。在译诗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信息的取舍,有的信息可以隐藏,有的则需要突显。

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国文教授指出:马致远的这只曲子总共28个字,组成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由九个名词(词组)构成,其中八个词组的结构是“修饰语+中心语”,另外一个结构只有中心语;九个名词词组列举了九种景物,无一个动词,却勾画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天傍晚的景象[11]。这只曲子第一句的整幅画面是一幅静物景致,而第二句则是动态的。因此,翻译中如果能够抓住第一个句子无动词的语法特点,理解作者对此突显的目的——描绘村落景观、构建景物空间意像,也就靠近了作者的意图,传递了原曲的意境,给读者更多识解的空间。Schlepp的译文深得此诗的精髓,将原曲中前面的名词词组全部译成英语名词词组:

Tune:to“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by Ma Zhiyuan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美中不足的是后一句也译成了名词词组,句法上没有了对比,突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果作点改动,就会形成前景与背景的差别。试改如下:

The sun’s westering

With one’s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四)详略度

详略度指说话人/作者可以用不同的细节或详细程度对同一情景进行描写。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对某一情景进行描写必然涉及详略程度的选择问题。突显与详略度是密切相关的两种认识方式,可聚焦某部分加以详细观察和论述,也可忽略某些其他部分只加以轻描淡写,这样人们就以不同的详略度来认识和描写一个事体。这一情况在译诗过程中就具体体现在译者对原作中有关信息的增删处理。

例如,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两句诗中,诗人以“春蚕吐丝”隐喻“不渝的爱情和相思”,在中国人的认知域里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因袭的隐喻意象(clichémetaphoric image),一种常识,稍有文化素养的人都能领会。但对英语文化中的读者,这就有相当的认知难度,要体会这个隐喻的意义及其所传达的意境就更难了。所以译者要增添相应的信息以助译语读者的理解。试比较一下两个译文:

译文一:

The spring silkworm’S thread will only end when//death comes;//The candle will not dry its tears until it turns to ash.(nu,1969:66)

译文二: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heart;//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ed has no tears to shed.

(许渊冲,2004)

在原诗中,诗人从“缠绵”(情爱关系)一词出发,引入“蚕”的意象,“蚕”与“缠”谐音。这一意象,尽管不协调,却使诗产生了“丝”(silk)的意象(蚕吐丝)。“丝”字与“思绪,思念”的“思”(miss)同音。因此,全靠这个字在语音上的联系,构建了诗意主题的联想,而“蚕”则在诗意的观照下化成了一个隐喻意象,象征为了爱情不惜献身的无私的爱,可谓缠绵悱恻,感人至深。正是基于对原诗工巧的隐喻的准确把握和由此创造的美妙意境的领悟,译者添加了lovesick heart这一显性化的隐喻意象,构建了silkworm所表达的隐喻意义,而silk和lovesick在尾韵上的和谐带给诗歌以音乐的旋律,可谓形美、音美和意美兼得,确乎可称为佳译。

四、结语

译诗既要有创造性,又要有章可循。译者的“主观性”识解和为实现“主观化”对等而做出的努力实现了上述二者的结合。“主观化”对等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野,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及标准,对诗歌翻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1]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211-217.

[2]王明树.“主观化”对文本对等的制约——以古诗英译为例[J].外国语文,2009,(1):140-144.

[3]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UP,1989.

[6]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7]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9]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6):35-39.

[10]卢卫中.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外国语,2003,(6):62-69.

[11]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 [J].中国翻译,2003,(2):21-23.

An Analysis on the“Subjectification Equivalence”in Poetry Translation

CHEN Qian
(CollegeEnglishTeachingDepartment,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Poetry language is subjective,and poetry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ranslators try to achieve the“subjectification equivalence”.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ubjectivity/subjectification concerning four major dimensions scope/background,perspective,prominence and specificity,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subjectification equivalence”in poetry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subjectification;poetry translation

H315.9

A

1009-9735(2011)01-0111-04

2010-10-0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翻译论理学视阈下的翻译主体性研究”(2011sk343)。

陈倩(1983-),女,安徽濉溪人,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主观性主观隐喻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