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与阐释
——论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

2011-08-15王亚玲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现象创作

王亚玲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追踪与阐释
——论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

王亚玲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方卫平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从80年代以来,他始终追踪着正在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的足迹,进行学术的思考,既有作家创作论,也有作品特色论,还有传播接受批评论,这些均表现出方卫平学术的敏感性,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点,这些论述对当代的儿童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方卫平;儿童文学;追踪;阐释

随着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看似“稚嫩”却极其重要的领域,方卫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对儿童文学理论进行积极的建构,而且也热情地追踪并阐释着当代儿童文学的各种现象。

方卫平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从80年代以来,他始终追踪着正在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的足迹,进行学术的思考,表现出他的学术敏感性。“80年代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界,与我们这个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时代相伴随,儿童文学的创作思潮和创作面貌也发生着不断的变迁和更新。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从业者,我自然一直对这样的变迁和更新满怀着好奇、追踪与言说的冲动。”[1](P6)在这样的追踪与言说的同时,方卫平也感到“儿童文学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寂寞的事业”[2](P268),“为儿童文学批评的失语状态”“深感不安和焦虑”[1](P8)。他认为,“健康的儿童文学批评应该是对儿童文学负责任的、坦诚的批评”、“是富有智慧和眼光的”、“是开放的、充满现场感和当代意识的”[1](P8)。方卫平在他一系列的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阐释过程中,追求并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一、作家创作论

任何一位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在进行研究实践时,首先关注的都是作家及其创作情况,方卫平也不例外。我们看到,在对作家的创作方面,方卫平的视域是广阔的,涵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不仅关注到儿童文学领域的“老将”,还注意到了这个园地中成长起来的“新苗”,将视域扩展到儿童文学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妨列举一下方卫平所关注的一些作家的创作:刘海栖、冰波、彭懿、常新港、张婴音、李开杰、秦文君、班马、周锐、孙幼军、梅子涵、张之路、、孙云晓、金曾豪、董宏猷、彭学军、汤素兰、鲁冰、邱易东、孙建江、严文井、艾青、孙雪晴等等。除了大陆作家的创作,方卫平还将视域扩展到台湾,如桂文亚的儿童散文、李潼的小说、管家琪的少年小说、张嘉骅的创作等等。如果只把视野停留于国内儿童文学的发展,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方卫平同时也关注境外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法国儿童文学导论》自不必说,方卫平也涉及到了拉丁美洲、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情况。

同时,方卫平的视角并不是静止的,他在密切地关注每一位作家的成长,在对冰波、秦文君、孙幼军、张之路等作家作品的评介时又总能简明而又准确地穿插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如在对冰波的一些创作的解读中,方卫平感受到了作家情绪的变调,即“早先作品中那种一以贯之的温婉恬淡、平和明朗的情绪基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躁动不安的心绪,一种抑郁沉滞的情感,乃至一种悲凉凝重的总体氛围。”[2](P275)

此外,方卫平还从时间和地域两个方面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进行宏观的把握。

在创作的年度综述方面。方卫平是80年代以后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所以所关注的主要是80、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儿童文学现象。《憧憬博大——对一种儿童文学现象的描述和思考》,就80年代儿童文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以“憧憬博大”概括其特征;《90年代:长篇的时代?》、《90年代儿童文学印象》、《90年代儿童文学概观》、《重建经典品质——90年代儿童文学创作评议》、《逃逸与守望——关于90年代儿童文学的生存境况》、《1990:少年小说的艺术风度》、《1996—1997:书写与阅读》、《1998—1999:我的阅读印象》等论文则从方方面面描述了90年代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足以构成一部“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史”。进入新千年,方卫平仍笔耕不辍,对新世纪、新年度的儿童文学发展进行了梳理,如《200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涉及小说、童话、图画书、散文、科幻、儿童诗、寓言等多种体裁。

在创作的地域概述方面。方卫平“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熟悉他所生活的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的儿童文学现象。如《收获的季节——1992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平静中涌动着潜流——1993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跋涉与跨越——1994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1949——1989浙江儿童文学研究概况》等论文从创作、研究等方面绘制了一幅浙江儿童文学的收获图景。

通过研究来指导创作实践,是进行文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一。方卫平不仅在第一时间对上述创作现象做出了反应,还对创作规律与理念进行了探索。

在《论当代儿童文学形象塑造的演变过程》一文中,方卫平认为我国当代的儿童文学形象经过了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型”——旧社会的“苦难型”——新时代的“先进性”——新社会的“转变性”这样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出各个阶段形象的特点、出现的原因和其中的得失。在分析和总结了前人创作的经验和教训后,方卫平提出:“如何在当代社会生活、当代儿童心理和新的文学观念共同构成的三维坐标中,在新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确立儿童文学的美学个性和美学风貌,塑造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仍然是需要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共同探索的课题。”[2](P60)与此同时,方卫平也注意到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如对于“新体验小说”的形式分析(《形式及其他》),对于80年代我国儿童文学“憧憬博大”现象的描述与思考(《憧憬博大——对一种儿童文学现象的描述与思考》),对“近年来儿童文学对成人文学的借鉴意识”的认识,等等。在对这些创新与探索的评述中,方卫平始终坚守儿童文学的本质,呼吁儿童文学的纯洁性(《近年来儿童文学发展态势之我见——兼与陈伯吹先生商榷》),强调儿童文学的口语化(《故事性与口语化》),希望当代的儿童文学能够“重建经典品质”,“制造一个阅读神话”。

方卫平对这些创作与探索的追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现状和历史,同时对作家们创作出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指导、借鉴效果。

二、作品特色论

如果说从整体上把握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是宏观研究,那么,对个别儿童文学作品的把握则是微观研究了。

在作品的题材研究中,方卫平关注了含有恐怖题材、幽默题材、少年历险题材和青少年成长等题材的创作。对于恐怖题材的作品,他肯定了恐怖美学在儿童文学的意义价值,还相应地提出了艺术策略(《恐怖美学及其艺术策略》);对于幽默题材和少年历险题材作品,他也肯定了其在儿童文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中华幽默儿童文学作品精粹》前言、《少年历险小说丛书》序);对于青少年成长题材的作品,他则主要从作品的内容入手,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问题,呼吁对青少年这一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理解,如《青春的萌动——当代青少年文艺现象的阅读和思考》、《少年文学的自觉与困惑——兼及〈独船〉及其讨论》等。

在作品的体裁研究中,方卫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从哲学向度、美学可能等方面拓展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当代外国幼儿文学给我们的启示》);从童话的发展历程确立童话在当代仍有无穷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论童话及其当代意义》);从少儿散文的生存现状入手,要求确立少儿散文的评论意识和理论话语(《确立少儿散文评论意识和理论话语》);以文学史的方法对儿童戏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儿童戏剧:历史回眸与现实联系》);从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对少年小说与“新体验小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等等。

在对作品的解读中,方卫平探讨作品的内容,如在解读孙云晓的《隐患》的同时探讨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问题;也探寻作者在具体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如概括冰波童话的“爱”的主题及其发展、李潼的“和谐”信念、常新港的艺术世界、管家琪的“侠骨柔肠”、秦文君的幽默艺术、桂文亚的“情趣与理趣”、李开杰的理性坚守等。

三、传播接受批评论

传播、接受与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或“二度创作”,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与推动力,也是儿童文学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方卫平所关注到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有《中国少年文学书系》、《中华幽默儿童文学作品精粹》、《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少年历险小说丛书》、《蓝水晶紫水晶》以及《儿童文学选刊》等。他的评论往往是以“序”的形式出现,但却不只是一则“序”或“书评”。在这些评论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儿童文学题材或体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它们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甄别与鉴赏的能力。

对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和批评,方卫平尤其关注。我们已经谈到过,方卫平是一位有理想的研究者和批评家,当面对儿童文学批评界发生的种种现象时,他为找到志同道合者而欣喜:如在周晓的《少年小说论评》中,他发现了批评的品格(《批评的品格——序周晓〈少年小说评论〉》);在汤锐的评论文字中,他欣赏这位“我们思想舞台上的优雅者”(《我们思想舞台上的优雅者》);在与新一代批评者的交流中,他感叹“第六代学人”“青春的出场”(《青春的出场》);他也为批评界所获的成绩而欣慰:经过“早慧的年代”和“回归正途”,20世纪我国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构建起来(《早慧的年代——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回眸之一》、《回归正途——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回眸之二》);在商业浪潮的强烈冲击下,90年代我们的儿童文学研究仍存一片文化绿洲(《商业浪潮冲击下的文化绿洲》)。

同时,他也为当下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失语状态”和“批评的挣扎”(《批评的挣扎》)感到痛心,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的批评已经恶俗化、庸俗化了,已经被一种非批评的意志异化了”[1](P8),存在着“批评资源相对匮乏”、“现实的批评环境缺乏动力和活力”、“批评智慧和批评勇气的缺乏”等问题[2](P98-99)。因此,他希望批评在诚实、自由、真理和价值的名义下进行,呼吁批评的“品格、智慧、勇气和创意”。

另外,方卫平对现实敏锐、准确的把握,还基于他对现实的调查。例如少年读者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引起了方卫平对少年读者阅读现状、闲暇生活、审美发展以及青少年文艺的关注,对他们进行了艺术文化现实、阅读选择倾向、闲暇活动和美育因素等方面的调查,完成了《中学生:一种阅读现实的报告》、《闲暇生活与中学生审美发展》、《青春的萌动——当代青少年文艺现象的描述和思考》等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对青少年的阅读有引导意义,更为作者从读者接受角度进行创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这也许也是文学的意义,将一些社会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剖析,发现自己、他人以及这个社会的某些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

四、结语

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过程中,方卫平不仅是观望者,以“陌生”的眼光观望当代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是参与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儿童文学活动中,对当代儿童文学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把他从80年代以来到当下的各种评论文章集中起来,我们也会发现一部有关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只不过这部“发展史”不像他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那样拥有清晰的线索和脉络,也不具有那么强的总结性与概括性,这需要我们自己从中去把握。纵观方卫平的这些评论,其中含有许多文学史的“因子”,如《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概观》、《200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对常新港、秦文君、班马、周锐等重要作家成长历程的关注,等等。因此在这里,方卫平同样拥有史学家的敏锐和严谨,他在这里所关注和研究的,确实是当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他的文学史观。

概括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批判的特点,我们可以探寻出一条研究模式:“陈述现象——分析得失——探寻原因——解决问题”,而“有识、有术、有艺”这“三有”,似乎可以概括他的艺术化的气质与个性。

在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方卫平也表现出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大学期间,他本来就对文艺理论和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有所涉猎,这些都为他进行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方卫平的研究视角是开阔的,他时刻关注着一些与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和声音,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运用起来信手拈来。然而,他对理论的学习不仅限于应用,也能将这些理论进行推广,不仅为我所用,也为更多的人所用,将对理论与问题的研究推向更高、更新的阶段。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认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都是枯燥而又深奥的,但是如果读了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也可以如此的轻松和艺术。方卫平在这个舞台上尽情舞蹈,没有枷锁。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他是一位批评家,也是一位艺术家,他不仅研究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更在研究实践中将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现出来。

在对文学现象的阐释方面,方卫平表现出他目光的敏锐。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儿童文学现象,文本、批评热点、创作、时代焦点……他总是能够及时地捕捉与把握,如对恐怖美学在儿童文学中的思考,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关注,等等。此外,在他的评论中,他不仅呼吁经典,也积极热情地关怀与扶持新成长起来的作家与评论家,如对少年作家孙雪晴以及新一代评论者(“第六代学人”)的关注。

在批评语言方面,方卫平充分展示出他艺术化的批评方式。高尔基说:“最伟大的智慧是在语言的朴素中”。方卫平通常能够用简单平实的语言使看似枯燥无味的评论变得形象而生动起来。他善于通过大量的比喻使评论既准确又生动,如将汤锐形容成“我们思想舞台上的优雅者”,将蒋风的儿童文学研究比作“在儿童文学学术海洋里荡桨而驰”,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描述为“当代儿童文学的一座艺术峰峦”;另外,方卫平的批评语言也不乏幽默因素,有的时候他的批评语言更是富有诗意而深含哲理。他说,“历史,提供了今天;今天,塑造着未来。”[1](P423)

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不仅是我们今天的参照,也将是我们明天的借鉴。

[1]方卫平.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第一卷)[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6.

[2]方卫平.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第三卷)[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6.

Tracing and Clarifying-on Fang Weiping’s Study on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WANG Ya-ling
(CollegeofChinese,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20,China)

Fang Weiping is an academician grown at 1980’s.He has been tracing kinds of today’s literary phenomenon from 1980’s,and deliberating academic problems,which includes the theory of writers’writing,works’characteristic and reception.All this reflects his sensitivity on academic problems.Fang Wei-ping has formed his characteristic of criticism that makes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studies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Fang Weiping;children’s literature;tracing;clarifying

I207.8

A

1009-9735(2011)01-0100-04

2011-01-04

王亚玲(1985-),女,回族,新疆和硕人,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现象创作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创作随笔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