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发展——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之必然路径

2011-08-15僧海霞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新教材高中历史

僧海霞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传承与发展
——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之必然路径

僧海霞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010年是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新课程的推行,对位居一线的历史教师而言在赢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推进,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发展。教师对历史新课程教材和大纲的全面认知,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是一项多维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教育行政部门是主导者,历史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方的共同应对是顺利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础,也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

新课程;历史;传承;发展

甘肃省2010年秋季启用新课程。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执行者多是旧教材的使用者,新课程的践行是对他们原有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是传承中的发展。师资培训是贯彻全省新课改的重要举措之一,甘肃省今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是网络培训,教师在暑假期间通过网络进行八天培训。新学期伊始,历史课程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显然,已有的培训并未使任课教师的课程理念发生根本改变,对原有知识基础的继承必不可少,而发展又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必经之路。新课程要顺利实施,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方能使课程得以良性发展。

一、认识新课程

新课程包含新教材和新大纲以及与之对应的新的评价体系。对于教育者及受教育者而言,实施新课程的第一步是认识新教材。

(一)新教材

在教材具体内容的编排上,即便是同一历史事件,新旧教材对学生所要产生的认知有较大区别。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旧教材将其分为两节,即“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太平天国的酝酿: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及他的宗教理论,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上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高潮:《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的军事全盛时期;天京变乱,洪秀全重整朝纲,洪仁玕与《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积极防御:再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再破江南大营与进攻上海的战役、安庆失陷、陈玉成就义;太平天国的最后战斗:曾国藩指挥清军围攻天京、天京陷落。”[1]新教材将此分为三个板块,即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国悲剧,要求识记的内容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2]

从新旧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来看,新教材所罗列知识点明显减少,这与新教材所涵盖的课程范围相关。新教材涵盖了世界及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制度及中国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若将所有知识点都列入识记内容,将无比庞杂,不是一册教材能解决的。新教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跨度都较大,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明显减少。这就使得新教材的实施极具可行性。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摆脱旧教材知识点的束缚,不要总担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够全面,要切实以新教材为本。

(二)新大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这意味着: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目标。这与以往大纲多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不同。我们知道方法远比知识点重要,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是教书育人的高级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体制下的评价体系、高考决定师生终极价值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更多担负讲授知识的任务;学生们也以死记硬背为其主要学习方法。在新形势下,整个社会都倡导终身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

新课程不仅体现出同一事件知识点的减少,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要求也不尽相同。仍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旧大纲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和太平天国的性质、功绩。”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新大纲要求的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从重难点变化看,新大纲弱化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细节,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起到组织和推动作用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等;太平天国运动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天京变乱,旧大纲将其发生原因列为重点,新大纲则未论及,新大纲教学重难点明显减少。

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也有改变。新大纲能力要求:“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新大纲甚少涉及事件具体内容,摆脱就事论事的能力培养模式,而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那么再遇到相关的具体问题便有望解决。

新大纲增加情感价值观培养,如“太平天国运动”对情感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的处境与当今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更易于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使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历程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新旧课程的差异,表面是掌握内容及能力培养的差别,本质是培养人才类型的差异。新教材的模块式结构,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材编排,模块之间不仅在内容上是层进的,在能力培养上也呈现出递进关系。在能力得到提高时,又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与所学历史知识结合,使学生发展更为全面。

对于新课程的理解认识,不是朝夕能完成的。要把历史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各方面必须齐心协力去应对。

也就能够得出教师的相关评价数值,根据每个教师所得出的数值的不同对教师加以判断和评价。而这一过程在具体计算的时候相对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将这些程序能够和计算机相互配合使用,使得数据输入之后,计算机能够在经过其中具体程序计算之后,得出必要的数据结果,根据相关结果内容对教师群体加以评价,使得教师们能够对自身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对待,促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加以提升。

二、应对新课程

新课程的颁布实施,有一定的周期。课程作为静态的一方,需要实践者在使用中了解和适应。在新课程的践行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均参与其中。面对新课程,他们的及时应对和措施的制定都影响着实施效果。

(一)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教育活动指导的任务,他们的决策直接决定当地的教学活动,因而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作为是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历史新课程施行中,教育行政部门应从以下方面来应对。

了解新课程各科之间的变化,做好师资培训。目前提倡网络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无庸置疑,但是流于形式也是难免的。2010年甘肃省高中历史新课程进行八天的网络培训,结束时进行开卷考试,这种培训对教师的实际影响可想而知。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的深层次多方位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线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所有的培训都只是如同走过场,要真正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期较长的面授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了解教材,了解大纲的要求,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一场走秀。

掌握考试动向,并及时向下属学校传达。历史课的从属地位,使得中学历史教师受到的培训机会很少,而繁重的课时量,使他们鲜有时间去关注考题的发展趋势,而准确把握考试动向就显得力不从心。在此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利用自己的便利的信息来源和相对专业的研究人员如历史学科调研员等资源,为学校提供相对及时和准确的考试动向,对于提高地区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及时调整课时。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高中历史课程每周三课时,寄宿制学校每周会有一次晚自习。历史新课程教材(必修)共三册,第一册二十七章,每章含三个板块。就第一册而言,想在一个学期正常课时内讲完尚有一定的难度,更没有课堂内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温习,掌握效果不难想象。要在目前课时内完成三册书的教学任务,难度很大。这是一个学校内部难以解决的矛盾。课时与需求之间的差异在各个学科都存在,合理地调整课时则需要对所有课程做完整的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该及时掌握,并作统一调整,方能保证新课程教学按时完成。

(二)教师

历史教师拥有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然而,满堂灌式的教学,已经不符合目前历史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不仅要利用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更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自己与新课改的对接。

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教学理念是教师进入新课改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如此下去学生的发展必然受阻。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本”成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根据学生变化进而有序调整课堂氛围。当教师具备这种理念后,课堂的进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基础上,精心备课。新课程变的不仅是体例,在知识点、思想认识、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动,并将过程和方法引入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因此,对教材的理解不单是知识点的把握,而要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着提升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历史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基础上备课。目前信息渠道非常丰富,备课手段也可以多样化,如从网络资源中寻找自己所需;也可与教研室的教师共同备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也可和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讨论课堂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方法都能弥补局限,将课前准备工作落实。精心备课的结果会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有时间观察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动向,解决课堂问题。

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甘肃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时数较为紧张,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的课堂是重要环节。根据新教材编排,模块式教学方法是较为可取的,“模块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应探索一般的模型:从具体案例引入,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讨,用一般原理与基本概念来解释案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以及学生主动的探究就成为必须的学习方式。”[3]此外,其它的教学方法也值得使用,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新教材中的学思之窗,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加以启发引导,促使学生们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提高他们自身学习能力和相互间的协作能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学养。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等多种媒介,接受历史及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历史教师不能再仅限于对历史事实的掌握,而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还要掌握与历史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资源,这样才能与学生的知识需求接轨。这就迫使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知识和学识素养,并在教学中把最前沿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充实自己,力求成为学习型社会的践行者和典范。

(三)学生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甘肃省大部分高中位于县城,城镇学生的文化素养多来自于学校教育。高中历史教材包罗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其中大多数内容学生未曾涉及过,通过一堂课让他们掌握中国夏商周时期或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的政治制度,难度可想而知。基于此,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应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逐渐扩大。同时,教师在授课时有意识地穿插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当学生深入了解时,对这个历史时期也会有感性认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便会有所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就由被动变主动。

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甘肃省大部分高中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周上五至六天课,能够自由学习的时间较为有限。要想拓宽学生的视野,必须从课堂入手。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不能仅限于课本内容,适当的拓展必然能开拓学生的心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变得更紧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中合理穿插各种对学生有益的课外知识,能更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需要指出的是,拓宽视野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需要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自发地进行。

甘肃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的顺利推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各方面不懈努力,在践行中不断认识和完善,最终实现新课程目标。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历史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姚国平.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特点看教学方式嬗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the Necessary Path of Gansu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of History

SENG Haixia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It's the first yea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ansu senior high school's history new curriculum in 2010 which is a kind of advancement on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n inheritance basis.With the carrying out of new curriculum,teachers of history not only win the opportunity,but also face the stern challenge,for thei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outline is the key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Implementation of history new curriculum is a multi- dimensional work which needs the cooperation in every way.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is the leader,teacher of history is the guide,and student is the main body of study,whose cooperation is both the foundation and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new curriculum.

new curriculum;history;inheritance;development

G633.51

A

1009-7228(2011)03-0019-04

2011-03-23

僧海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崔一心]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新教材高中历史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桑德斯镜头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钱穆《国史大纲》“洪杨之乱”平议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