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

2011-08-15刘国建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公安干警铁道部铁道

刘国建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河南郑州 450053)

一、诞生(北京)

1950年 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刚满 4个月,解放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共和国建设事业百废待兴。新中国政权的万里铁道线上,铁路公安保卫干部急需培养,铁路公安民警急需培训。为尽快向全国铁路输送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的警务人才,保卫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铁道部主办的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在北京干面胡同悄然成立。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任校长。这所坐落于北京一个小胡同里的学校,就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充满坎坷与灾难、承载着数不清的荣誉与光环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她的第一页。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铁路公安教育事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成立伊始,便开始举办全国铁路公安干警刑事技术培训班,当月,有来自全国的 600余名铁路公安干警齐集干面胡同接受培训。学员报到后,先在京、津等地参观访问一个月,3月份开课。当时共开设五门课:指纹、照相、现场勘查、法医、文检。历时半年。这些学员学成后回到各自单位,很快成为铁路公安战线的业务骨干,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培养的第一批铁路警务技术人才,也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培养的第一批铁路公安技术人才。截至 1952年底,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共举办了 3期铁路公安干部及民警培训班,培训学员约 2000余名。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已当之无愧地成为铁道卫士的摇篮。

二、辗转办学(沈、沪)

共和国成立之初,铁路公安干警大都从部队转业而来,他们的政治觉悟高,工作热情高,但公安业务及文化知识相当贫乏甚至是零起点,铁路公安干警培训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而北京干面胡同校舍十分狭小,仅可容纳 300名学员,不能满足大规模干警培训任务的需要,校舍狭小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及铁路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改善办学环境,扩大办学规模,已刻不容缓。1953年,在全国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铁道部决定:撤销原东北铁路公安局,并入铁道部公安局;撤销于 1948年成立的东北铁路公安干部学校建制;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由北京迁往沈阳,利用原东北铁路公安局房舍及原东北铁路公安干校校舍办学,原东北铁路公安干校的部分干部教师充实到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原东北铁路公安局及东北铁路公安干校两处房舍可容纳 1000余名学员,基本满足了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的需要。1955年 6月,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铁道公安干部学校。

铁道公安干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训练股所级、干事级铁路公安干部,从 1956年起,又同时担负起初级党校的任务。东北解放较早,铁路运输发达,人才储备丰厚,铁路保卫经验丰富。截至 1957年,铁道公安干部学校共举办6期(第4期至第9期)全国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培训干警近 3000人。学校从 1953年迁往沈阳至 1957年下半年迁往上海,权维才、孙敬民先后任校长,金耐任副校长。

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鉴于 1956年高校发展脱离实际、盲目冒进所造成的不利局面,提出了“适当收缩、保证重点”的方针,高校发展开始进行适当的收缩与整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铁道公安干部学校便从沈阳迁往上海,与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上海分院合并,进入了第二个辗转期。上海分院院长由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兼任,第一副校长田光,校长助理金耐。在铁道公安干部学校合并到上海分院的 4年中,上海分院共举办了 6期交通保卫干警培训班,培训铁路公安干警约 2000余人。

1961年,由于“大跃进”所导致的灾难,国民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高校发展亦深受其害。到 1960年底,全国高校已由 1957年的 200余所发展到 1200余所,这样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显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严重脱节。所以到1961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教育发展特别是高校发展亦开始进入调整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决定,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上海分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撤销上海分院建制。分院业务教学干部及少数理论教学干部首先满足中央政法干校的需要,并留一部分给上海市公安局开办公安学校。此外,抽调一部分领导骨干如田光、金耐前往西安,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院长由陕西省公安厅厅长何侠兼任。撤并事宜于 1960年底处理完毕。鉴于原中央人民公安学院西安分院是以培训劳改劳教干警为主的训练基地,所以新班子组建后,为适应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的需要,又从全国铁路公安战线及部分地方单位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到西安分院教学及管理岗位,使西安分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显示出浓重的铁路公安培训基地的特色。1962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中央又撤销中央人民公安学院西安分院建制,诞生于北京的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的历史传承至此中断,铁路公安教育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1963年,全国铁路公安干警已达 30000余人,分散于全国铁路沿线,当时既没有全国统一的铁路民警管理机构,也没有铁路民警教育训练基地。于是,中央审时度势,果断批准了铁道、公安两部关于重建铁道公安学校并于公安部十局设立民警处 (管理全国铁路民警的机构)的请示报告,于是,铁道公安学校在西安(解放路李家村)重新挂牌,称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金耐任校长。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铁路公安教育事业由此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

三、稳步发展(西安)

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从 1961年由上海到西安落脚,至 1966年因“文革”停办,虽然只有短短 5年时间(其间 1961年迁校未稳,1962年因国民经济全面调整停办,实际只有 3年多时间),却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不仅是因为她又重新划归铁道部管理,再次以“铁道公安”为名片独立建制,成为全国铁路公安唯一的培训基地,更在于,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在铁道、公安两部的正确领导下,不负众望,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对全路公安干警,特别是所队长以上公安干警进行了全面轮训、培训,进一步确立了其铁道卫士摇篮的崇高地位,1965年 11月,学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铁路公安基本功汇报表演会 (简称“大比武”),使“铁道卫士摇篮”的名片更加鲜艳夺目。

(一)探索教学规律

尽管 20世纪 60年代阶级斗争的弦绷得一天比一天紧,“政治挂帅”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但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 (公安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公安教育不但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那个特殊年代得到了稳步发展。这首先表现在4年期间每年 2期的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基本没有中断(共举办 6期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其次表现在公安业务教学时间得到了切实保障 (时间分配:政治理论占 40%,公安业务占 40%,军事体育20%),最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铁路公安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千方百计贴近实战,不断探索铁路公安教学规律的作风一以贯之。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的教员大部分是从铁路公安一线抽调上来的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领导干部,公安业务教学的讲授提纲都是在一线调研基础上,与公安部相关业务对口单位共同研讨后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针对性;另外,公安部及各铁路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登台讲课,更使业务教学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1964年,学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办学质量,又在全体学员中征集关于教学问题的意见建议达 2000余条,经归纳整理,逐条落实,使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承办比武大会

1965年 11月,由铁道、公安两部主办,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承办的全国铁路公安干警基本功汇报表演会(简称“大比武”)在西安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对全国铁路公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大检阅,大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推动了铁路公安工作及铁路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能够承办这次比武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这不仅是继 1964年军队“大比武”之后,铁路公安在全国公安战线的首次亮剑,也是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作为铁路公安战线唯一的部属教育训练基地,在全路公安战线乃至全国公安教育战线的首次亮剑,这次亮剑,极大提升了学校在全国铁路公安战线的地位,进一步擦亮了学校作为铁道卫士摇篮的名片。

(三)在“文革”灾难中解体

正当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在西安站稳脚跟,铁路公安教育事业步入良性轨道,并蓬勃发展之时,共和国的政治形势已是山雨欲来。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浪潮汹涌而来,学校顿时被这股浪潮所吞没。先是派仗不断,揪斗不止;接着培训中断,人员分流,学校停办,面目全非。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这个在全国享有盛誉的铁道卫士的摇篮,在“文革”灾难中轰然解体了。

这一次,她倒在了九朝古都西安。与前两个时期一样,也是在举办了 6期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培训干警约 3000余人后,戛然而止。

四、浴火重生(唐山)

(一)重获新生

1971年“9·13”事件的发生,从实践上宣告了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破产,“9·13”后,党中央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开始着手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法等领域里的恢复和重建工作。1972年,原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经过一年多的艰难筹备,终于在唐山原铁道学院旧址 (时称三分部)重新挂牌(原铁道部唐山铁道学院已迁往四川,现成校舍可供警校使用)。此时因交通、铁道两部已合并,故称交通部公安学校,1975年恢复铁道部,交通部公安学校改称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校长仍由办学经验丰富的金耐担任。金耐同志从担任东北铁路公安干校副校长开始,由沈阳到上海,由上海到西安,由西安到唐山,伴随着学校的坎坷与发展一路走来,他是铁道公安干部学校建校以来唯一的从未离开过学校的校级领导。这所学校从 1966年因“文革”解体停办,到1972年在唐山重新挂牌,经过整整6年血与火的洗礼而重获新生,充分显示了铁路公安教育事业旺盛的生命力,充分显示了铁道部公安干部学校愈挫愈奋、历久弥坚的高贵品质。

(二)瞬间毁灭

从 1972年至 197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政治形势一波三折,各项工作都在艰难中前行着。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仍然发扬着边建校、边调干、边办班的一贯作风,一期接着一期,举办着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为恢复被“文革”所破坏的铁路公安教育事业,提高公安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次,她能突破 6期的“魔咒”,昂首阔步地走下去吗?

人祸未去,天灾又来。1976年 7月 28日 3时许,睡梦中的唐山天塌地陷,顷刻间化为了一片废墟。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发生了!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再一次带着她美好的愿望和理想陷入了灭顶之灾。截至此刻,唐山公安学校所举办的铁路公安干警培训班数量仍然是 6期 (另外穿插有技术班),培训干警约 3000余人。

在这场灾难中,全校有 140名教职工及家属遇难,金耐校长亦未能幸免,从此永远离开了他深深热爱的铁路公安教育事业。

五、再铸辉煌(郑州)

(一)落户中原

粉碎“四人帮”后,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又一次从废墟中崛起,铁路公安教育事业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期。经多方考察与权衡,铁道部最终决定,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迁建黄河之滨、邙山脚下的“二七”名城郑州(农业路 31号),1980年 1月 1日正式挂牌,更名为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后更名为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1981年,学校正式对全国招生,迎来了经高考入校的第一批学生,铁路公安教育事业迈开了正规学历教育的第一步。为加快提高全路公安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学历水平,1984年,铁道部又成立铁道部郑州公安干部学院,1985年更名为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与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学体制。至此,铁路公安教育事业在开展普通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全脱产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2000年,伴随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学院划归公安部管理,更名为公安部郑州铁路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公安部郑州铁路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改制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改制的成功,标志着铁路公安教育站在了普通大专学历教育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警察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建设

随着 1981年铁路公安正规学历教育起步,警察学科体系及教材正规化建设亦提到日程。课程建设及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是公安教学的生命线。经过30年的风雨沧桑,具有鲜明铁路公安特色的警察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已初具规模并日臻成熟。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之前 30年 (其中有十年“文革”的破坏),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警察学科体系及相应的教材体系,除政治理论课和法学理论课外,公安教学基本处于“经验型应用性”的初级培训教学阶段。所谓“经验型”,即公安工作的经验传授;所谓“应用性”,即主要教学员如何干。铁路公安教学亦是如此。公安业务课教学主要由铁道部公安局(或公安部十局,1954年铁道部公安局与公安部十局合并)各业务部门领导、各铁路公安局处及地方公安部门的领导担当,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公安工作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的理论文化水平,基本能满足文化水平较低的铁路公安干警的初级培训需要。发到学员手中的资料主要是讲授提纲和讲义,授课完毕,讲义提纲即收回归档。警察学科体系及教材建设体系还处于艰难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迅速使警察学科领域生机盎然。1983年,由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自己编写的、具有铁路公安特色的教材终于与广大师生见面了,这些教材是:公安概论、刑事侦查、政治侦查、治安管理、预审、现场勘查。这 6种公安业务教材的面世,意义非同寻常。尽管它看上去还显得单薄、弱小,像一只丑小鸭,但它却是 30年铁路公安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的总结,标志着警察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建设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标志着公安业务教学由“经验型应用性”向“理论型应用性”转变。2001年,学校改制的成功,特别是迎评促建工作启动以来,学校为探索高职高专办学规律,狠抓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开发完善了铁路站车查缉战术、法医学铁路损伤勘验、铁路消防、乘警勤务、铁路公安派出所勤务等 13门铁路公安特色课程,开发完善28门重点课程,铁路站车查辑战术、预审等 5门课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其中铁路站车查辑战术已晋升为国家级精品课。着眼于公安前沿技术应用,与公安机关合作开发了“心理测试技术”、“声纹技术”2门课程。与这些课程的教学相适应,分别编写出版了具有铁路公安特色的教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公安业务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可以自豪地说,铁路公安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已成为整个警察学科体系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已经并将继续为铁路公安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三)铁鹰飞翔

作为全国铁路公安唯一的部属警务人才培养基地,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史是与铁路公安干警培训及成人大专学历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 1981年以前 30年单纯的铁路公安干警培训轮训,到 1981年以后的干警培训轮训及成人学历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并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终于完成了由单一的铁路公安干警培训基地向全国铁路公安唯一高等学府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铁路公安战线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铁路公安成人教育及干警培训跃升到了更高的起点上,更意味着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已成为集铁路公安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职民警的培训基地、铁路公安理论与科技的研究基地,三位一体的铁路公安人才培养中心。

60年来,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共培训干警13000余人,培养成人大专学历干警 4000余人,培养中专学历学生近 10000人,培养普通大专学历学生 13400余人。目前,全国 7万多铁路公安干警中有 1/3是我校毕业生,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基层所、队领导职务超过 80%由我校毕业生担任,铁路公安机关局、处领导干部中我校毕业生数量约占 50%。共有万余人次立功受奖,现在职的民警中有 14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或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余人被授予一级英模和二级英模,培养了以一级英模、“欧阳海式的好民警”雷宏为代表的英模校友群体,他们像雄鹰巡视在万里铁道线上,护卫着铁路大动脉的安全,学校也因此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

(四)承办第二次“大比武”

1990年,全国铁路公安基本功比赛 (简称第二次“大比武”)在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隆重开幕,这是铁道部继 1965年举办全国铁路公安比武大会后第二次举办这样的盛会,也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上第二次承办这样的赛事。此时,学院落户郑州已历 10个春秋,10年中,学院在郑州北部杂草丛生的荒郊野外拔地而起,教学楼、图书馆、警体馆、射击场及礼堂、标准田径场等场馆设施一应俱全,学院以公安特有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成为郑州高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承办全国铁路公安基本功比赛的光荣任务也就历史性地落在了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的肩上。参加这次盛会的有来自全国各铁路公安局、各铁路工程局公安处、西安铁路人民警察学校及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共 16支代表队,400多名运动员,参加射击、散打、五公里武装越野和铁路公安业务基础知识四个项目的比赛。铁道部副部长石希玉、公安部副部长胡之光、铁道部公安局局长岳方准及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武警总队、郑州市公安局、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公安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闭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在两部领导及兄弟单位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全体代表队共同努力下,在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学院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4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更为可喜的是,400余名运动员中,有 64名是学院 1981年以后培养的毕业生,其中 13人夺得个人名次。大会的圆满成功,不仅大大推动了新时期铁路公安工作、铁路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检验了学校的办学成果,更是铁警人在新时期向全路公安战线所递交的又一份合格答卷。

(五)战冰雪护奥运保世博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兴校的办学理念,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根据新时期公安机关所担负的“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社会责任,为切实加强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学校坚持把公安一线的经验搬进课堂,把课堂办到公安一线的教学理念,探索形成了以警学合作为基础,学为用、练为战,学练一体、练战交融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

2007-2008年度“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学校领导班子闻风而动,果断决策,迅速调集 2400余名师生奔赴南方各铁路沿线,与广大铁路公安干警、广大铁路职工一起,投入到了抗雪救灾伟大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赢得了全路公安干警和广大旅客的赞扬和尊敬,学校因此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抗雪救灾先进集体”。抗雪救灾的伟大实践,不但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考验了铁警所特有的,以警学结合为主要内涵的“2+2”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一学年两学期制改为四学期制,把春运、暑运两个时段确定为校外实习学期),也进一步诠释了铁警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警精神”。

2008年 8月 8日,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同时投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第 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变成了现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300余名参加奥运安保的学生以铁警学子特有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在北京,在天津,在车站,在路口,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内,在奥运场馆,在需要他们出现的任何地方,45个日日夜夜,时时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处处都有他们挥洒的汗水。他们以高昂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实践了“我为奥运添光彩,奥运因我更精彩”的庄严承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因此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以警学结合为主要内涵的“2+2”人才培养模式再次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2010年 5月 1日,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第 42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领导班子奉公安部之命,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把2300余名师生调往上海世博安保第一线,将世博安保第一线变成了实战训练的大舞台。世博安保地域大、战线长,时间跨度也长。在 200多个日日夜夜,在“长三角”辽阔的土地上,2300余名铁警学子在带队教师、干部及受援地当班民警的带领下,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共查获“三品”及其他违禁管制刀具上万件,追获逃犯数百名,处置突发事件数十起,做好事、获锦旗、受嘉奖、收到表扬信,如此等等,数不胜数的荣誉汹涌而来,圆满完成了光荣而艰巨的世博安保任务。在世博安保的大舞台上,“铁警精神”大放异彩,铁警学子尽显风流。更令人难忘的是,在任务繁重的世博安保战线,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有两位教师因疲劳过度而倒下:侦查系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大队长夏德慧同志在返校安排第二批学生增援上海世博安保事宜时,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办公室,造成严重伤残;警察管理系公安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于晓秋同志在杭州前线连续奋战近七个月,在即将凯旋时,却永远倒在了美丽的西子湖畔。铁警师生用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的生命为绚烂多姿的上海世博会增添了一抹永远令人怀念的重彩。

(六)新思路新起点新跨越

2007年金秋 10月,一个收获的季节,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迎来自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为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公安部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组成了以闫继忠同志为党委书记兼校长、盛清宪同志为党委副书记兼政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便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面对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困难,以及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从战略高度,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工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判和分析,制定出了既具时代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蓝图,并立刻付诸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校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新的跨越。

首先是调整顶层设计。针对学校的办学工作一度存在警察职业教育意识淡薄,教学内容与公安实战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一线需求的现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精神, 2007年 11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邀请著名教育专家与全校教师一起就“办什么样的警察院校、怎样办警察院校”进行广泛研讨,并决定对学校办学工作进行调整,力求实现“两个融入”。一是融入公安工作大局,使公安机关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学校教学研究成果迅速应用到公安工作中去。二是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培养适应铁路公安工作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面向和承担的公安工作任务,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被确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公安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兴校,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铁路警察职业培训,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适应铁路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尽快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公安院校。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铁路公安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政治建校观念,强化忠诚教育;牢固树立职业教育观念,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牢固树立办学质量观念,强化内涵建设;牢固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强化教、学、练、战一体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铁路警务运作机制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确立了警学交替的“2+2”人才培养模式,将一学年两学期制改为一学年四学期制,把铁路春运、暑运时段确定为校外实习学期,使课堂教学与公安业务实习、实战穿插进行,形成校内教学训练同公安业务实习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战训机制,实现学校与铁路公安机关共育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其次是狠抓落实。为使公安教育真正学融入公安实践,学校在全国 18个铁路公安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使公安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近公安实战,强化铁路公安特色,学校开发、优化了 13门特色课,5门省部级精品课;为使新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实现获得时间保障,学校确立并完善了“2+2”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了校内教学的实践实训比例;为丰富广大教师的实战经验,学校加大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使教学紧追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公安科技的发展步伐,改善育人环境,学校在不到 3年内投入近 7000万元用于购置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及基础设施场馆建设;为确保铸造忠诚警魂工程建设,学校构建了以“三律”(法律、纪律、自律)、“三德”(个人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为内涵,以三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干部、政治工作干部)及三级建党工作体系(校党委、系部总支、学生支部)为框架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在新的办学理念的牵引下,在“2+2”人才培养模式的助推下,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下,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广大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 2400余名师生战冰雪,2008年 2300余名师生护奥运,2009年部分学生参加国庆 60周年安保工作,2010年 2300余名师生保“世博”,并获得公安部及社会各界的表彰与嘉奖,以及比较完备的铁路公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构建,即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在新形势下再铸辉煌的例证。2009年10月,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校顺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获得较高赞誉。这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国家级的全方位检阅,它必将作为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亮点,永远镌刻在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上,并成为她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公安干警铁道部铁道
铁道小卫士
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慰问一线公安干警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和平区人大代表慰问公安干警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