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民生”到“大民生”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民生新闻报道的转变

2011-08-15牛桂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晨光热线新闻节目

牛桂芳

(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 大同 037006)

从“小民生”到“大民生”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民生新闻报道的转变

牛桂芳

(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 大同 037006)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由于密切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日渐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新宠。地方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民生类节目不断向纵深拓展、真正服务大众的变化趋势。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热线电话为纽带的广播民生直播节目,在全国各级广播电台特别是地方广播电台兴起,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如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又在全国地方电视台热播,深受各界群众和各级政府欢迎。大同广播电视台《大同晨光》、《纠风热线》、《热线追踪》、《民生大同》等民生新闻节目就是在不同时期应运而生的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普通百姓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权利。于是,“民生”与大众媒介自然而然结合在一起。大同广播电视台首档民生广播新闻节目《大同晨光》于 1993年开播,节目采取直播的形式,主要是通过热线电话接受听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纠纷热线》节目于2003年推出,该节目专门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办节目宗旨,通过多年来的舆论监督,使个别职能部门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吃拿卡要,以及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现象得以改善和好转。《热线追踪》节目是应各界听众的需求,大同广播电视台于 2010在《大同晨光》和《纠纷热线》节目基础之上推出的又一档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要是及时回复当天《大同晨光》和《纠纷热线》节目中听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同时,强化对热线节目内容的编辑,节目中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梳理、提炼,提升民生新闻的档次,使民生新闻从关注个别人的个别事向关注公众在每一个时期的关心事、紧迫事转变,同时,将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融入问题之中进行解读,使“小民生”逐步向“大民生”转变,成为群众了解和掌握政府宏观政策的一个“窗口”。

《民生大同》节目是大同广播电视台于 2010年推出的首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节目每天播出一期,采用直播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民生大同》节目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受众对象,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采访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新闻,更加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和情感价值。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大同广播电视台近在20年来,对民生新闻报道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步提升媒体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而且经历了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探索、实践和转变,并逐步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呈现丰富性和多样化,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从普通老百姓的个别事例的报道向公众普遍关注问题的报道转变

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民生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个别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生存状态。事实上,“大民生”关注的依旧是普通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只是新闻的立意有所不同。可以说,“大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反映民情民意,而是对民情民意进行提炼、总结,使个体关注的问题通过媒体的集中体现,变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从内容上看,“大民生”新闻关注的也是百姓的基本需求,“大民生”新闻的内容强调以人为本和平民视角,“大民生”新闻更加关注人民生计,贴近市民生活,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更加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的关注。如 2010年底,就许多市民反映的大同市城区范围内暖气不热,室温不达标的问题,经大同广播电视台《大同晨光》、《民生大同》栏目连续关注报道后,引起了市政府和市供热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促使供热问题及时解决。

二、从反应市民生活动态的消息报道向民生新闻解读转变

“大民生”的新闻内涵主要体现在将有关政策、措施、办法的平民化解读和以平民的角度报道时政新闻,让时政新闻变“软”,让民生新闻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让受众真切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大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不仅是向公众报道新闻事件,重点是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大民生”新闻就是要从民生的角度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提高市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如,在 2010年大同市的“两会”报道中,大同广播电视台《民生大同》节目开辟了“百姓看两会”专栏,专栏中将普通百姓与“两会”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使会内会外形成了良好互动,使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问题、关注的话题成为了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使“两会”真正成为了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收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三、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向搭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平台转变

通过媒体这个平台让公众与有关部门进行对话,是实现“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大民生”新闻主要为社会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为公众和政府搭建一个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如,大同广播电视台于 2003年在《大同晨光》节目的基础上开办了《纠风热线》节目,每期节目邀请一个嘉宾走进直播室,这些嘉宾主要是来自全市 50多个窗口单位的部门负责人。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这50多家窗口单位与节目主办方每年都要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就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群众反应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讨论,年终对各成员单位接收问题、解决问题情况进行大排队,对落实和解决问题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差的单位提出批评,并将解决问题情况每月以简报的形式呈送给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当前,该节目已形成了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有效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成为大同广播电视台的一档卓有成效的民生新闻栏目。

事实上,随着我国全民文化素质不断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因此,民生新闻今后还要努力拓宽题材选择的广度,逐步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在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生命、生存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的情感、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媒体的积极倡导,传达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支撑的美好情感关系,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责任编辑:王丽平]

From“M inor People’sL ivelihood”to“Major People’s livelihood”——Change of People’sL ivelihood News Report of Local Broadcast Television M edia

NIU Gui-fang
(DatongBroadcast Television Station,Datong 037006,China)

As the people’s living-hood news program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common people,they are becoming the new favorite of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programs.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report of the local broadcast television stations experienced the change from“the minor people’s livelihood”to the major people’s livelihood.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trend tha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grams are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in depth,and serve the people really.

broadcast television;people’s living-hood news report;change

book=6,ebook=95

G229.27

A

1671-5977(2011)02-0050-02

2011-05-15

牛桂芳(1975-),女,山西朔州人,大同广播电视台编辑。

猜你喜欢

晨光热线新闻节目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晨光
晨光与小鹿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晨光
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