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策略

2011-08-15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欧珣马思佳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订单危机产品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欧珣 马思佳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并且可以增加就业,在此基础上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职工的人数在500人以下,销售额在15000元之内的从事外贸经营活动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逐渐开始复苏,对外贸易开始稳步回升,但是我国的外贸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却是差强人意。因此,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需要在危机过后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使企业能够在危机中持续经营。

1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不足

1.1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中技术含量最低的部分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凭借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主要生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技术做支持,这使得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少,获取的利润少。相应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为一旦处于国外拥有技术的企业在危机中处于不利地位,便会减少订单,使得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业务量减少,由于自身没有产品的技术,因此就无法继续生产。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广州、温州倒闭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达到了几万家,这些外贸企业几乎都是从事初级加工的企业。

1.2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不健全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因此其财务机制就没有大型企业健全,这使得他们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而这种融资的代价往往比通过正规银行融资的大。而自身本来资金规模就小,在危机时,由于业务量减少,资金流量变小,对外债权难以收回,这意味着企业自身便不能偿还高额的债务,只能够进行破产清算。在金融危机中,广州的大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因为无法偿还到期的账款,又不能够收到国外企业的回款,因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得已只能够让企业倒闭。

1.3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息管理机制较落后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比较小,主要依靠完成国外企业的订单赚取利润,而对于自身发展的企业内部信息流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公司的结构中并没有能够预测世界市场走势的机构,只是被动地得到订单以后进行生产,这样的公司暴露出的漏洞就是,一旦世界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在之中的贸易企业却不能了解到环境的变化,不能做出自己相应的对策变化防范危机的爆发,危机真正来临之后,企业就会陷入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各种困境之中。可以说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事前并没有了解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金融危机爆发时,大多数企业却刚刚了解到形势的变化。相反,一些在前期了解变化并做出相应对策的企业,在危机中的表现就较好,能够生存下来。

1.4 主要以海外订单作为企业的业务,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过大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业务主要是承接国外企业的订单,按照订单的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但是这无形之中加重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对国外订单的依赖程度。如果外部的订单急剧减少就使企业的持续经营陷入困境。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的贸易出口量呈40%的速度增长,沿海地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也在这时候不断建立,但是这都是外部需求催生的结果。这样发展起来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如果不进行业务的分散,就会使企业的业务具有脆弱性。

1.5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对外法律机构不完善

对外贸易要求企业对其他国家的法律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企业在遭遇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时,才有能力进行诉讼。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由于体制不健全,因而并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和机构建设。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恶化的时候,各个国家都会采取相应的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企业在危机中可以持续经营下去,我国出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正好为其他国家反倾销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时,应该要在法律方面做好各种应诉的准备。

1.6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问题过大

企业的关键人员和骨干精英是企业能否平稳度过危机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成熟,使企业的一些重要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晋升,因此他们反而会在危机时成为企业最先裁剪掉的员工。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部分企业纷纷选择裁员减薪的方法来渡过危机,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但是盲目减员往往会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进一步来说,就会使企业在人员上的优势削弱,降低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2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危机中突显问题的成因

2.1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规模太小是在危机中难以生存的根本原因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规模较小,但是却不能形成集群效应,都是单个的单体,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多,整个群体的凝聚力不强。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个体无法抵御风险,只能选择破产清算。相反,如果采取集群的方式的话,群体的规模就较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强于单个个体。而且在群体内部信息会更加通达,较之个体的来源广,对于风险也能够做出防范措施。

2.2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内部的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是重经济效益,轻视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对企业本身的人员进行投资,这来带的结果就是企业自身的行为主要是短期的经济行为,带来的利润也是短暂的,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这种对人才培养意识的缺失,使得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没有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企业自身的人员得不到发展。除此之外,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便是企业的致命伤,它会使企业在危机中的决策失误,这样一来企业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2.3 企业本身的运行机制不完善,漏洞多

企业的运行机制是企业能够使其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以及物流能够完全有效在企业内部得以运转的保证。但是从现有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看,其中财务体制不健全使得从筹资到投资到最后的资金离开企业,账目上都没有清晰的反映,这样就给再融资以及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带来了困难。企业内部的没有信息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对人员的绩效提升的功能的缺失,企业的信息不能够有效从外部获取以及人才流失,进一步使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减弱。最后物流系统的不畅通使得资源在企业内部不能快速周转得到有效利用以及产品的库存问题,这些都会加重企业的成本,从而企业的持续经营压力加大。

3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策略的改进

3.1 从产品结构和销售的地区结构上做出自己的调整

由于我国产品的国外消费群体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过大,因此要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首先,要摆脱以做初级加工为主的体系,多做产品的深加工并且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把原来的低价产品做成高价产品。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然后,从出口初级产品慢慢向中高级产品方向进行调节,并发展自身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团队。其次,要调节自身的产品的销售地区结构,把从主要依赖国外市场的结构调节为国内国外并重,以及各个国家并重的结构。从原来的等订单到自己去创造需求,努力开发国内的市场以及世界上还没有自己业务国家的市场。在开发市场的时候要使用多种手段开发市场,不能单纯地以出口贸易的方式进行市场的开拓,可以以对外投资的方式进行。

3.2 建立国际贸易企业应有的一套体制

在财务体制上,设计属于自身的财务系统,既能反映企业整个现金流的变化,又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这样的话有利于提高在贷款时,银行对企业的审定的通过率,帮助企业融资。清晰的财务状况还可以帮助企业的决策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能够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的决策。在人力资源的机制设计上,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提升优秀的人才,并提供再培训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又要给予充分的薪酬,留住人才,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在危机中,他们才能和企业一起渡过难关,而不是在危机中,选择离任。在信息机制的建立中,企业应该要有对世界环境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的团队。不仅能够掌握世界贸易环境变化的资料,做到防患于未然,还能做到目标国市场的各种政治法律信息进行分析,减少被目标国实施反倾销的可能性。在物流系统的建立中,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有订单到交货这一过程中,实现零库存以及资金的快速回笼。

3.3 建立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的危机管理模式

建立危机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做到事前预防,还可以让企业在危机中能够正确的处理危机,减少突发事件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建立危机预警模式需要在以下几个原则下进行:首先,是预防第一的原则。这需要我们要充分的把握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在于,把处于萌芽中企业的危机尽量降低,让管理者始终从预防入手。其次,是快速处理原则,这要求企业在外部或自身内部出现危机时,要快速处理,减少损失。然后是,积极沟通的原则,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危机,稳定内部人员的情绪,还需要对外(如银行,债权人,政府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帮助。最后,要坚持灵活的原则,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外部大的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可以采取政府援助措施,而自身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3.4 采用中小型外贸企业间的集群,形成规模效益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采用区域内部集群或者行业内部集群的方法,增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群体内部的企业互动。这样上游企业可以带动下游企业,其技术优势可以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创造力,形成新的比较优势。除了企业互动之外,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集群可以带来企业的互助,增加企业的对外的谈判筹码,群体内部的信息流动更加迅速,使客户关系以及新技术得以扩散。在这之上,群体内部企业还可以共同建立整个群体的公共体制,这样还可以使企业减少成本。

[1]罗鹏.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中国商贸,2010,(29).

[2]陈芝峰.论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原则及意义.[J].中国商贸,2010,(28).

[3]周博雅,姜程耀.浅析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出口策略的调整[J].中国商贸,2010,(29).

猜你喜欢

订单危机产品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危机”中的自信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新产品
产品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