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研究①

2011-08-1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韩晓霞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秦皇岛生态旅游长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韩晓霞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全、品位高、文化内涵深厚,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促进秦皇岛生态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应进一步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开发格局,使秦皇岛生态旅游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三者结合效益最大化。

1 秦皇岛1236生态旅游开发格局

结合秦皇岛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市政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秦皇岛”的战略要求,以生态旅游国际化、特色化的价值取向,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目标,将秦皇岛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为1236即一城、两带、三色和六精品的开发格局。

1.1 一城

相对于沿海其他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的优势在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城市自身缺乏文化上的个性、景观风貌上的标志性、经济活动的活跃性,城市自身还不能构成有魅力、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打造秦皇岛城市旅游特色名片,建设有品位、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尤为重要。为区域内的旅游提供信息交流、商品交换、旅游接待和游客集散的坚实依托,是做好秦皇岛生态旅游规划的第一步。

1.2 两带

秦皇岛的优质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滨地带和长城沿线。海滨旅游带和长城旅游带的组合不仅体现着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的特性,而且“两带”使长城、大海、沙滩等旅游产品要素整合在一起[1],是秦皇岛建设成为“中国长城海滨公园”的骨骼。

长城旅游带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止与唐山接壤的冷口,秦皇岛境内的长城延绵约280千米,共有关(城、堡)64座、敌台904座、烽火台72座,集中了海上长城、平原长城、山长城、水上长城等多种类型的原生态古长城,是长城观光、山地观光、野外拓展旅游的集优区。

1.3 三色

三色即蓝色、绿色和紫色产业群。

(1)蓝色产业群:以海岸线为核心,构建滨海旅游产业群。蓝色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也存在着巨大的未知,通过滨海旅游可以进行海洋科普教育,探索海洋资源,了解海洋生物,探求和保护沿海植被,预防海洋灾害,提高全民海洋意识[2]。

(2)绿色产业群:秦皇岛拥有极为丰富的绿色产业资源。山、河、湖、海、关、城、泉、森林、田园、候鸟、珍稀动植物、地质遗迹等应有尽有。利用这些尤其是北部山区绿色产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使中外游客走进绿色,触摸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3)紫色产业群: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为重点,构建田园葡萄酒旅游产业群。以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和昌黎众多葡萄酒企业为切入点,赏葡萄田园风光,品葡萄美味,观葡萄酒工业流程,丰富葡萄酒鉴赏知识,打造紫色生态游,吸引国内外游客,游中国波尔多,品华夏干红酒。促进特色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4 六精品

秦皇岛宜着力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精品品牌,培育精品旅游线路。以滨海休闲观光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独特条件,大力实施精品旅游发展战略。

射手座,喜欢自由,崇尚自然,追求民主.不张扬,不高调,不轻狂,不阴谋,不乖巧,不爱哭,不合群,不安静,不勤快,最重要的是,不寂寞。

1.4.1 沿海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秦皇岛市拥有海域面积近23.81平方千米,海岸线东起山海关金丝河口,西至昌黎滦河口,总长162.7千米,滩涂缓和,海产品十分丰富。因此,深入挖掘海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以海为特色,以渔为重点,以海滨度假、海上运动、休闲游憩、参与体验为开发方向,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打造“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的城市品牌。

1.4.2 湿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秦皇岛海滨旅游地带以其三大湿地、绿林等诸多稀有自然资源,成为河北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珍贵的“地球之肾”。为呵护好身边的“地球之肾”,秦皇岛市2009年至2010年投资1.5亿元实施北戴河湿地、海岸线生态恢复、海滨生态森林绿化整治和北戴河自然生态观光园恢复改造等四大“护肾工程”,对滨海生态资源进行恢复性建设。“护肾工程”极大改善了避暑胜地北戴河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秦皇岛将打造“南有岳阳洞庭湖,北有秦皇岛北戴河”的国际观鸟胜地。

1.4.3 长城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长城旅游是秦皇岛的标志,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在秦皇岛,260千米古长城横亘在秦皇岛境内,连山、海、关、城于一体,是万里长城最精华部分。秦皇岛长城气势雄伟,建筑精美,文化丰富,敌楼关隘众多,传说故事优美,为万里长城所仅有,秦皇岛被称为“天然的长城博物馆”。

1.4.4 森林健身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有利于保护森林的新兴旅游业,是集休闲时尚与生态于一体的旅游活动。目前,都市生活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优越与繁华的同时,也增加着人们的身心压力,一遇闲暇,人们便急不可待地避开喧闹,奔向广阔诱人的自然怀抱。实现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满足其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高层次需求。

1.4.5 生态养生旅游精品线路

生态养生旅游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发展潜力、最环保的旅游产品之一,其核心概念是在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通过开展各种养生项目活动达到休闲养生的目的[3],使生态旅游与养生旅游达到有机结合。

生态养生旅游主要包括:延年益寿,即寻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通过养生生活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强身健体,即在理想的养生场所进行适量运动来养精固元;修身养性,即需要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来舒缓身心;修复保健,即逃离空气、水、噪音污染的城市环境,寻求修复的环境。

1.4.6 节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节庆生态旅游因其突出的轰动与促销效应,已成为旅游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要素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社会节庆日及假日,根据资源特点和旅游需求趋势,开发秦皇岛望海求仙节、山海关大樱桃采摘节、南戴河荷花艺术节、祖山天女木兰文化节、山海关长城文化节、葡萄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旅游,使生态旅游路线趋于丰富,以刺激市场,提升区域生态旅游形象。

2 生态旅游产业化管理运作模式

2.1 推进滨海乡村生态旅游,促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秦皇岛的滨海乡村生态旅游,正处在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过渡的阶段,为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首先要依托市场,满足需求。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应考虑周边城市和京津地区的“后花园”及国内广大游客,同时兼顾国际市场。然后要明确主题,突出特色。应以农业、渔业、养殖业文化为主题,在特色农业、滨海农业和“乡土味”上做文章,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最后要充实文化,体现参与。大力挖掘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农耕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设计一系列供旅游者参与的农业旅游项目,以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

2.2 研制富有特色的秦皇岛生态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浓缩着一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沉淀着旅行的记忆。研制和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秦皇岛生态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为促进秦皇岛生态旅游纪念品更好的发展,首先应认真分析和研究秦皇岛旅游纪念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要求,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然后要利用知名的自然资源,开发出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实用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2.3 秦皇岛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推销

秦皇岛拥有极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推进秦皇岛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要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开发富有特色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1)突出特色,确立核心旅游景区。依托秦皇岛旅游业的文化地域特征,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突出特色,确立核心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在构筑秦皇岛旅游产品的格局上,要以北戴河、南戴河、山海关等为核心,打造秦皇岛的旅游品牌产品,以品牌为龙头,以点带面,辐射全局。

(2)形成合力,全面打造旅游精品。建设秦皇岛旅游品牌必须举全社会之力,形成整体合力,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发秦皇岛旅游精品。秦皇岛旅游应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文化带动措施,恢复提升历史人文景观,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速形成旅游区域中心,打造国家级旅游精品景区。

3 生态旅游网络营销模式

3.1 生态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我国生态旅游营销重要策略之一,为达到网站吸引力,避免潜在客户的流失,首先应建立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线营销的专门网站,在目的地整体营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信息传播、品牌推广、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及为旅游供应商提供合作的作用。其次应利用网络的互动营销功能,生态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应纳入当前受广大旅游者喜好的虚拟数字模拟旅游、旅游博客、电子邮件、旅游论坛等网络增值服务,延伸生态旅游营销的触角,实现生态旅游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要重视与第三方专业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及社会网络媒体的综合营销互动[4],生态旅游的网络营销可以借助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营销体系完备,网络技术先进,客户群体庞大,促销效应好等优势实现交互式互动,扩大营销推广面,传播生态旅游理念,宣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3.2 秦皇岛生态旅游咨询服务系统

秦皇岛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上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突出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景区。依托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长城文化资源和山水生态旅游资源,谋划特色突出、前景广阔、有利于延长旺季、缩短淡季的精品项目。应建立“秦皇岛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网站”,下设若干模块。潜在游客只要点击这一网站就可以全面获取某一精品线路的相关信息,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利用网络实现生态旅游的新跨越,提升旅游城市接待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促使生态旅游跨上新的台阶。

[1]李梦舒.秦皇岛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2]李梦舒.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3]余子萍.养生生态旅游地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4]郭琨,明庆忠.生态旅游的再认识与思考浅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0,(2).

猜你喜欢

秦皇岛生态旅游长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守护长城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孙婷婷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