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11-08-15河南新乡学院管理学院王建增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城乡旅游农村

河南新乡学院管理学院 王建增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1.1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脉络

“城乡一体化”一词最早出自何人、何时、何处,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系统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ward),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迎来了自己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2 城乡一体化的界定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城乡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互相促进,进而使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融合,实现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广泛融合,从而使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形成“互为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关系,最终形成城乡的全面融合、协调发展的局面。

2 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

2.1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脉络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我国乡村旅游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中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国家旅游局提出了“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宣传主题,并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必将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将大大改善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状态,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

2.2 乡村旅游经济的界定

乡村旅游经济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的一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将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在一起,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购物等需求。这种经济是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经济为基础派生出来的经济形态,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3 乡村旅游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的思考

3.1 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3.1.1 加强城乡交流——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旅游者来到乡村旅游,就需要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为了满足大量旅游者的乡村旅游期间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在当地乡村建立一个位置合适而且功能多样的配套服务设施。这一配套服务设施的建立需要借鉴和参考城市中的相关设施,学习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服务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而且对乡村环境的改善,乡村城市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可以带动城乡居民的交流,消除城市居民对于农村居民的一些偏见。这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以及进一步深化。城市一体化在物质层面实现起来较为容易,在思维层面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如何打破城乡在思维层面的隔膜,实现物质与思维的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沟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3.1.2 优化产业结构—— 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许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反过来它又可以带动诸多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可利用农村资源禀赋吸引寻求休闲体验的城市居民,引导农民参与和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向非农领域的转移。这样可以使乡村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从而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本文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3.1.3 提升人口素质——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我国乡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乡村具有极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如何挖掘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乡村旅游经济的主要是面向城市居民的。城市游客来乡村旅游时带来的新知识、新观念会对乡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与城市游客沟通,减少彼此之间的贸易代沟,使得一些村名自觉地学起了普通话、电脑和外语等知识。同时,市民与村民直接相互沟通交流,将城市的新观念带到农村,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能够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如此,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运作,能够缓解因乡镇企业滞后发展而带来的乡村就业压力,为村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乡村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在解决就业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的矛盾,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乡村旅游经济

3.2.1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支撑

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乡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持续的增长,这是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可喜成果。有了这样坚强的经济基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使得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乡村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为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条件,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深化拓展,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不仅可以面向中国的城市游客,还可以面向世界各地的城市游客。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经济的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然这是以城乡一体化的深化程度为前提的。因此,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支撑。

3.2.2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和政策途径,在其指导下,能够给新时代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的乡村旅游就是简单的在乡村看一看,吃一吃乡村饭菜,体味一下淳朴的乡村生活这种就事论事的陈旧老套模式,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提高乡村旅游的战略地位,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层次,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去看待、评估、规划乡村旅游,从区域甚至是跨区域合作、协调的政策视野去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从原来的点扩充到线、面,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乡村旅游的内涵,继而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3.2.3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

城乡一体化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道路的通畅、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环境的美化、居民风气的好转,为农家乐等各种乡村旅游活动更加成熟健康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使其发展速度更快,城乡一体化为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随着城市一体化的发展,为了能接纳更多的游客,乡村旅游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为主经营逐步发展为合户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投资经营主体由乡村村民为主逐步发展为吸引城市人、企业、团体、机构大量投资。乡村旅游经济的这个改变动力主要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拓展。因此,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

3.3 乡村旅游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的思考

3.3.1 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将乡村旅游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来看待的话,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平衡性,旅游生态的容量比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的扩大旅游容量。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一定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充分调研,不要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的污染物侵蚀农村这片净土,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从而使乡村旅游经济和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3.2 协调各方利益,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开发范围广、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容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快、参与性强、重游率高等显著特点,因此,使得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受到许多投资商的青睐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但是投资者在资金、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加之而当地政府的监管不力,投资门槛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许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趋同性、盲目性、破坏性,使有限的土地、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很难发挥其最优效率,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阻碍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如何协调投资者、当地政府、村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我们在发展乡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发展乡村经济时必须走个性化之路,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动脑筋,使得乡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齐头并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3.3.3 城乡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在发展,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同时也在强调城市向乡村的延伸与拓展。城与乡是“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以乡带城的同时又以乡补城,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发展乡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业已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研究,以期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参考资料

[1]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

[2]孙加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树花.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4]楼志民.义乌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城乡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城乡涌动创业潮
旅游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