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背景下丽江旅游业的发展

2011-08-15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朱桂香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丽江旅游业旅游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朱桂香

1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丽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旅游先导”、“旅游主导”战略,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丽江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09.9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1.14万人次,国内游客848.8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2.46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98.7亿元人民币。

1.1 旅游业发展成为丽江支柱产业,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命脉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健全,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形成“一业兴,百业强”的良好局面。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三产协调发展。从1990~2010年的20年间,丽江产业结构由“45.8:22.3:31.9”调整为“18.1:38.3:43.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二是充分发挥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全面体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功能。

1.2 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对外开放,扩大了经济文化交流,打造了“丽江品牌”

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全面推动了丽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丽江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打造了世界知名的“丽江品牌”。目前,丽江拥有“世界第三遗产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等43项桂冠,2008年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

1.3 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城市魅力

丽江在城市化进程中按“旅游、文化、城市、生态”一体化的目标打造经营城市,形成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这样的旅游品牌产品,坚持和谐丽江、人文丽江、绿色丽江的城市发展主题,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

1.4 旅游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坚持走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2010年,丽江森林覆盖率达66.15%。

1.5 旅游业促进了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光大,带动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尘封的古老文化被激活,焕发出巨大的生机活力,发展成丽江继旅游业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 到2010年,丽江市文化产业经营户达3100多户,从业人员1.6万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2.6%,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新支柱。

2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丽江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面临的机遇

2.1.1 市场机遇

旅游业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导产业,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旨在构建无国界旅游圈,实现区内无障碍旅游。无国界旅游圈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拓宽丽江旅游的客源市场,改善提高东盟国家游客到丽江可进入性。因此,中国—东盟合作,必将为丽江旅游市场的开拓带来众多新机:一是丽江品牌吸引力,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二是丽江旅游市场得到优化。

2.1.2 发展机遇

加入东盟使处于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结合部的云南由边陲之地变为了国际通道和国际枢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展开将分别向南北延伸,形成以湄公河为主干、北至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南至越南西贡湄公河出海口的次区域南北旅游经济走廊,丽江作为这一区域的旅游中心地,其集聚和辐射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丽江从单一的旅游目的地转化为旅游聚散地,特别是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丽江必将建成“桥头堡”重要窗口,将赢来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再次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2.1.3 提质增效机遇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将促进丽江旅游业质量、效益的提升。目前,丽江旅游市场国内观光游客占了近90%,极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大大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商务、会议旅游和休闲游将成为最大亮点,旨在打造休闲度假之都的丽江必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丽江旅游业走向质量效益型。

2.2 面临的挑战

2.2.1 来自东盟国家的挑战

随着东盟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东盟国家,尤其是与云南省相邻的周边国家的旅游产业结构与云南具有相似性,对云南和丽江旅游产品产生替代性,争夺丽江客源市场,竞争由国内走向国际。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部分旅游较发达的东盟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旅游企业必将进入丽江,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电子商务营运模式必将对丽江的旅游业等带来冲击。

2.2.2 来自国内和省内的挑战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后隐藏的巨大发展机遇已被全国各省市一致看好,除了云南和广西拥有陆上地缘优势外,沿海各省通过海路与东盟各国开展合作的优势也不可小视,凭借发达的经济和交通优势,广东、福建和海南等省市在与东盟国家合作已走在前列,广东等省市与东盟国家已互为双边主要客源地。从省内来看,除了昆明作为我省的中心地之外,次级中心地对客源市场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面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大理、景洪、丽江、瑞丽等地州都希望打造成云南的第二旅游集散中心,云南省地州之间的旅游竞争更加激烈。

2.2.3 来自自身的挑战

旅游业是丽江最为年轻的产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与旅游发达城市仍然有很大差距。宏观上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微观方面存在“小、散、乱、差”的问题,旅游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依然存在不和谐,不配套的矛盾冲突。从市场体系来看,存在低价竞争,忽视售后服务,科技含量低,缺乏旅游市场细分等问题。从人才竞争来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3 以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为契机,加快丽江旅游业发展的举措

3.1 树立大旅游观念,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旅游业的综合性及开放性决定了在发展旅游业时不能就旅游业论旅游,就旅游发展旅游,一定要有大产业、大市场的思想观念来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一是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改变目前丽江旅游业产业体系不完整,发展不平衡,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结合不紧密,旅游业对农业、工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二是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调动广大市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自觉维护丽江市的旅游形象,营造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公平、诚信的旅游环境。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杜绝坑蒙拐骗行为,提升文明素质。四是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投融资渠道,力争以资产为纽带,推进旅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

3.2 加强规划与管理,整合资源,确保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业发展要坚持“突出特色、统一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从当前来看,一是要改变丽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抓紧实施“一体两翼”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覆盖面,延伸旅游产业的产业链,让更多的地区和人民能够参与旅游主导产业活动,分享主导产业带来的效益。二是将建立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与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结合起来,使三大基地的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科学的产业良性循环链。三是在资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应加大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培养行业竞争优势。

3.3 加强形象策划与促销,进一步提升丽江旅游的吸引力

要继续保持丽江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宣传促销工作至关重要。从建设旅游经济大市来看,必须进一步加强丽江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增加旅游市场份额。一是要制定科学的市场拓展战略,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营销之路。二是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促进丽江旅游营销工作的现代化、国际化。三是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以新颖、独特及优良的品质,提升旅游形象,克服产品的同质化。

3.4 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有价格的竞争,又有品质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优秀人才的竞争。实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一是加大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旅游职业道德和旅游岗位群的技能素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服务能力,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人、留住人。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做到规范服务、个性服务,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培养忠诚客户,提升丽江旅游品牌形象和吸引力。三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人才培养战略,建立满足丽江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库,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中彰显人才优势。

3.5 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旅游产业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强旅”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更是信息密集型产业。科技是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是旅游产品从创意、科研、生产、营销、消费形成竞争力的技术保障。一是加强科技与旅游的结合,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增强电子商务功能,提高丽江旅游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必将对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当前来看,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化的区域旅游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丽江旅游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构成冲击,从长远来看,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下的丽江旅游业将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机遇将大于挑战。

[1]余小军,池世庆.加强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2]梁萍.云南、东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及前景分析[J].北方经贸,2008,(03).

[3]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李群育.见证丽江旅游发展三十年[N].丽江日报,2008-11-8.

猜你喜欢

丽江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丽江三朵节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丽江的荒
叫一声丽江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绽放的丽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