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1-08-15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孙素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长白山生态旅游旅游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孙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旅游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由旅游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断出现,甚至影响到旅游产业的正常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长白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1 长白山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现状

长白山地区森林茂密、树木繁多、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这里地貌、气候和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山地自然景观特征,是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长白山林区生态资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的生态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生存环境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和林地,长白山风景区的生态资源在科学管理的合理经营指导下,以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 长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长白山风景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几年,长白山风景区在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下,生态旅游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游客逐年递增,为长白山风景区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着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对其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1 人口增长对生态旅游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于森林生态资源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会带来一种持续性的、恒定的压力,随着长白山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加大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大对耕地的压力,进而诱发毁林开荒。由此会带来一连串的生态反应,同时,许多农村居民通过砍柴来满足生活需求,这会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污染空气,对于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生态资源无法恢复以前的模样,这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而言,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2.2 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对木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这就使长白山风景区的森林绿化受到一定的影响,森林绿化面积进一步减少,生态旅游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度升高,对长白山风景区的一些天然形成的雪景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雪山飞狐》电视中的那个瀑布,由于近几年的温度升高,使瀑布的水流减少,冰雪开始融化,这对于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它会使长白山生态旅游失去基本保障,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2.3 旅游发展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长白山风景区一直在发展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来说,其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对于生态旅游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旅游发展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生态旅游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2.4 旅游收入贡献值小

长白山作为重要的风景旅游景区,其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长白山风景旅游区的经济收入对于当地的生产总值贡献率过小,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延边市占比为11.73%,白山市占比为5.08%,不到整体的百分之十。我国长白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具有高价值的意义。这里有我国有著名的自然保护风景区,同时还有鲜明特色的朝鲜民族民俗风愉资源,以及独特的边境风景资源和生态森林资源等,这都是长白山地区应该重要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为经济建设贡献巨大的力量。因此,要使想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必须对长白山的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深入,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5 条块管理与有序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当前,条块管理的发展模式是开发长白山生态旅游的一个问题之处,长白山生态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多家林业公司、保护局等多家管理单位,各个管理单位之间又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信息渠道不畅,许多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投入不足,这严重影响了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利于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2.6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在进行生态旅游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道路建设、增加住房、木材消耗等问题,这会使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景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让游客既能在游玩中增加乐趣、陶冶情操,又能使游客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成为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的个难题。

2.7 生态旅游开发基础力量较薄弱

首先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旅游意识较弱,没有树立旅游产业的发展观念;其次,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受到条块分割的格局束缚,致使旅游资源较为分散,缺乏精品路线和优点,对于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够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吸引力,同时,长白山生态旅游还存在着同一资源多家管理的状态,无序开发、浪费现象严重;最后,对于长白山生态旅游的投入力度不够,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没有形成,缺乏市场化运作,这不利于形成生态旅游的竞争力。

3 长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保障长白山生态旅游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长白山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认真分析,认定符合当前发展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工作

做好规划工作是保证长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长白山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理顺其开发管理体制,做好长白山旅游资源的归属、经营、利益等各项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对各种旅游资源要合理利用,维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思想,保持景区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规划编制时,必须对景区内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类资源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对景区的污染和破坏,要在发展长白山野生花卉、天池、瀑布等生态旅游的同时,注意发展以松花湖、吉林庙群等资游景观,以此来推动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资金的支持是长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是长白山生态旅游的重要支持。因此,在长白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要不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鼓励各类资金开发长白山生态旅游,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速其生态旅游的建设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现代旅游企业,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分散风险的形式,推动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

3.3 加强对长白山文化的研究力度

长白山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具大的影响力。在清朝时,长白山曾是皇家的圣地,在被封禁了三百年之后,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面前,这就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对长白山的构想,在长白山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历史,这里拥有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是这里有着非常特色的民俗文化。因此,在发展长白山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力度,对长白山的文化进行研究,不断增加长白山生态旅游的深层次内涵,增强游客对长白山的向往。

3.4 加大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

在长白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长白山向世人展示的只是自身的一小部分。因此,要想使长白山生态旅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对长白山旅游资源进行宣传,通过广泛有效的宣传打造长白山的品牌,提高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在进行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宣传时,要重点宣传长白山的优美环境、丰富的资源,以及对游客身心健康的益处,要把长白山重要的生态资源,如天池、瀑布等景观进行重点宣传。要加强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社会宣传,搞好法律教育的宣传,要把生态教育纳入到社会教育体系中去,充分提高人们对于长白山生态旅游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游客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等,增强社会对生态资源的认同感,从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推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5 建立健全长白山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为游客提供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产品需求。当前,面对社会快速发展的社会,长白山生态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层次性,以开发真正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在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游客不仅需要回归自然、欣赏到美丽风光,还要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所以,长白山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要通过将土特产品和生态工艺美术品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3.6 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

在长白山生态旅游时,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长白山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积极实施森林绿化工程,加速生态开发区的建设,增加长白山绿色覆盖面积,维护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在兴土木,尽量减少木材加工企业的数量,要合理控制木材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通过推行新燃料的开发,来减少对木材等资源的依赖,要加强环保与监测工作,加强对水资源、大气的监测力度,防止出现破坏生态资源的情况。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低碳方式,以步行代替车行,减少碳排放量,在旅游过程中安排一些有趣的生态旅游活动,让旅客在轻松舒适的旅行中增强环保意识,陶冶情操。

3.7 加强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管理

在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旅游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协调、监测作用,强化控制职能,对旅游市场进行不断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要通过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用法律法规来指导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使人们不断增强法制观念,维护长白山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辛本禄.长白山旅游品牌管理的定位及传播[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2]昌宇晨.长白山天池湖泊旅游地的特色与发展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3]马宏宇.长白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对策[J].行政与法,2009,(12).

[4]任明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探险旅气候适宜性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猜你喜欢

长白山生态旅游旅游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旅游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岚雾情吻长白山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大美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