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精细化实施路径分析

2011-08-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马晋晨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宣贯民营企业精细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马晋晨

民营企业文化实施就是按照民营企业文化设计的内容,制定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法、步骤和措施,并遵照执行以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民营企业文化由虚入实、民营企业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民营企业文化实施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的效果。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实施不能做到“实”,必然会导致“面子工程”,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上,仅仅是“喊口号、走过场”。这样的文化建设只能是“劳民伤财”,不能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为此,应在民营企业文化实施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文化建设的精细化实施。

1 民营企业文化精细化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精细化实施就是要实现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实施环节、每一个实施过程的精细化,按照“5E”原则和“目标—责任—标准—考核”的精细化模式,保证实施计划和方案扎实推进,保证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能按计划得以落实,从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在文化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文化培训、文化宣贯两个主要环节。精细化实施就是要以以上环节为重点,在每一个环节上做到精细化,建立民营企业文化实施的精细化培训体系和精细化宣贯体系。民营企业文化的精细化实施,要求在原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民营企业实际,对原有的培训体系和宣贯体系加以细化、深化。要按照民营企业文化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把文化设计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加以推广落实。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精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层面:

1.1 员工观念意识层面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在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包括两类:其一就是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二就是认识存在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针对第一类情况,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员工对民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持审慎、甚至观望或抵触的态度,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同时,也是由于职工素质和制度惯性等原因,员工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对民营企业文化变革的前景存在疑惑,从而对变革产生消极观望心态。针对第二类情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部分员工只听自己想听的,往往按照最适合自己心理感受的方式去接收、传播信息,而忽视那些对民营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内容,因而会形成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再就是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这就难免产生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如民营企业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球;民营企业文化就是要有优美的、特别是绿化的工作环境;民营企业文化就是要民营企业服装的整洁统一,等等。这些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都是根源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训不到位、培训走形式造成的。因此,要建立精细化的培训体系,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培训,及时消除不同文化建设阶段可能出现的认识问题。

1.2 文化宣贯和推广层面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文化宣贯和推广环节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包括:第一,行为惯性导致行为养成障碍。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很难在民营企业文化培训的短时间内一下子就发生根本改变,需要强大的变革动力和坚强的文化信仰为保障,并长期坚持才能够逐步克服。所以,在文化推广过程中通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即使员工在思想上愿意接受新的民营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模式,也愿意去改变旧的意识观念,但在行动上要真正做到却很难,往往会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第二,文化宣传与行为养成脱节,导致民营企业理念成为单纯的口号。文化宣贯是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过程,文化宣传与传播在前,文化贯彻与推广在后,二者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理念宣贯要先行,要先内化于心,进而才强化行为养成,才能后外化于行,不能脱离文化理念来谈行为养成。否则,民营企业文化将仅仅成为一句口号。第三,文化与管理脱节导致“两张皮”。在民营企业文化实施中,可能出现文化建设与员工工作结合不紧密、考核不兑现、奖惩不到位等问题,严重打击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文化部门的事情,最终导致文化是文化,管理是管理。为此,应从这些文化宣贯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出发,努力建立精细化的宣贯体系,在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大幅提升文化建设的效果。

2 民营企业文化精细化实施路径

2.1 建立组织领导体制

建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是确保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开展的前提条件。精细化实施要求明确相关建设责任,为此必须明确界定各部门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体制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切实发挥其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协调功能。具体而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包括工作体系、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三部分。

(1)工作体系。企业领导层决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监督;民营企业文化部门或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组织体系。成立民营企业文化部或办公室,负责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充分发挥其职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机构可单独设立,专门负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3)工作职责。应明确民营企业各级领导的文化建设责任。按照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的分工履行相应职责,企业管理层直接负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2.2 建立精细化培训体系

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培训是民营企业文化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民营企业文化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价值观念传输、融化到员工的心中,并成为习惯。鉴于文化的惯性,推行具有新的理念体系的民营企业文化时,一开始员工可能不能接受,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使广大职工经过培训能在最短时间内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建立精细化培训体系,就是要根据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民营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分门别类地按照文化实施阶段予以收集罗列、整理汇总,并根据不同人群编制相应的培训计划,交由文化培训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民营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的检查和考核,对不合格人员继续开展培训,直至通过调查全体员工的观念转变和认识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制定每次培训的目标(不同人员目标不同),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培训要求,开展培训效果的考核,保证民营企业文化培训立竿见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培训组织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委员会制定计划,由民营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牵头落实,由培训部门负责培训活动。民营企业文化培训不可能只培训一两次就能达到目的,而是贯穿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每个文化建设阶段都应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2.3 建立精细化宣贯体系

民营企业文化宣贯是在文化培训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认同,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宣传和贯彻,进而达到以文化心、以文化行的效果。民营企业文化宣贯是关系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宣贯在内涵上包括宣传和贯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宣传、传播民营企业文化的有关知识、理论、理念以及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等,以形成文化导向,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贯彻、推广民营企业文化体系和内容,以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完成共同的目标。民营企业文化宣贯就是将文化深植于民营企业并使之开花结果,从而增强民营企业凝聚力,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民营企业文化的宣贯就是要通过文化的灌输,使员工的意志形态、思维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实现趋同性和一致性,并与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相协调配合,实现良性互动,达到凝心聚力、聚势合能、人企合一的目的。可见,文化宣贯在整个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文化宣贯的重要性还表现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职工把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行为惯性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行为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就是说,文化宣贯又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困难的一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仍停留在表面上,远远没有达到文化建设的目标。

精细化宣贯体系在内容上也包括两方面,即精细化的宣传体系和精细化的推广体系。建立精细化的宣传体系,就是要在加强文化培训和学习的基础上,借鉴精细化管理的做法,把民营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做细做实,建立文化宣传的精细化模式。具体包括:精确定位文化宣传的目标,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实施为归宿;明确宣传职责,以对民营企业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传播为己任;规定文化宣传的具体要求,以加强员工对民营企业文化的认知为标准;量化宣传效果的考核,以精细化评价为手段。通过实行精细化的文化宣传,切实提升宣传效果,增强员工对民营企业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形成大家共同的价值观念,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化心。要在对宣传效果的精细化评价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才能实现宣传效果的持续改善。此外,精细化的宣传体系构建,还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的功能,创新文化宣传载体,形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网络。同时要建立沟通渠道,动员广大职工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研讨,充分交流思想,积极听取广大职工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化建设宣传—反馈—互动的局面,营造浓厚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民营企业文化推广就是在加强文化宣传和保证员工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系统的文化推广计划,规定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具体实施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和推进文化体系落地生根的过程。精细化推广要求按照“5E”原则详细制定宣贯推广活动的目标,细分推广过程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按照实施方案明确推广活动的要求,并就宣贯推广的过程进行量化考核。通过精细化宣贯推广,系统推进民营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把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民营企业标志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三者紧紧融为一体。精细化推广的关键是要与民营企业管理相结合,以行为养成为重点,让员工在工作实践中体会领悟,以文化理念做引领,以制度规范为依据,多方面促进行为养成。其中,理念的推广要结合生产活动的开展加强实践,在要求员工对民营企业理念烂熟于心的基础上,更要对理念内涵的理解并接受,结合岗位工作实践才能加快认同的过程。民营企业文化部要总体上掌握员工对民营企业理念的认同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贯工作,强化理念宣贯的效果。行为规范的推广要与民营企业标志的推广结合起来,要在制度行为文化设计的基础上,让广大员工在加强学习,在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行为规范,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安全确认工作法以及文明守则等。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严明考核,强化效果,才能促进行为养成。

[1]王霞.探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设计[J].商业文化,2008,(6).

[2]徐俊菊.中国特色民营企业文化理念的定位和设计——基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3]谷洪波,王建军.论现代中小企业的文化设计[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9).

[4]黎伟,黎永泰.论企业文化行为模式的自觉设计与推行[J].理论与改革,2006,(3).

猜你喜欢

宣贯民营企业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7)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宣贯培训班圆满收官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