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的融合分析

2011-08-15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叶娅丽

中国商论 2011年29期
关键词:旅游业电子商务客户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叶娅丽

1 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的可行性

1.1 旅游业与旅游产品特性

旅游业主要有以下几大特性。首先,旅游业具有综合性特点。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多种要素,其中不仅包括直接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餐饮业、交通服务业等分支行业,还包括法律政策环境、行业监管水平、配套服务设施等其他要素。而作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某一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其次,旅游业具有不可转移性。旅游资源多是依附于某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因此去具有不可转移性的特征。旅游资源利用者不能将旅游产品在空间进行转移,旅游业消费者者也不能采取异地消费方式。这就决定了要保障双方利益,最有效的就是采取异地预售的方式,而互联网作为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旅游产品销售渠道。作为一种覆盖全球的高效信息交流媒介,互联网一方面能够将旅游产品信息最快的送达目标客户,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目标客户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总之,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要求其信息传递方式应满足异地、全面、快速、方便、受众广等特点,而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在本质上存在诸多共同之处,这种共性决定了两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 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的可行性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而通过网络购物的用户年增长高达48.6%,丰富的潜在客户资源为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客户较为零散,特别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能够借助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将海量的信息资源方便地展示给潜在的客户,并通过网络营销手段有效发掘潜在客户。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客户通过第三方平台搜集不同的旅游产品以及住宿、交通信息,并在平台上完成预约和支付。艾瑞咨询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26%的用户选择在线旅行预订,2009年全国网上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2750万,同比增长95.0%,预计到201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800万。与传统的旅行社预订模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旅行服务的预订更为快捷和方便,同时在价格上客户也能获得更大的优惠。综上所述,将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相融合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 基于互联网经济的旅游电子商务

2.1 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旅游电子商务集合了多种技术和资源,将网络和旅游的价值整合为一体,其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可进行实时沟通等多种优点,旅游电子商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比传统模式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及服务。

2.2 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特性

第一,能够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聚合性特征,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将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和直接客户联系在一起,将各种资源进行了最优化的配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和资源转化率。第二,将虚拟产品具象化。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旅游电子商务可以将虚拟的旅游信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包装,从而使客户在网上可以看到具象化的旅游产品,并通过这种直观信息的引导完成网上旅行预订。第三,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上能够为客户提供快捷的产品浏览和购买服务,比之传统交易方式,客户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用户体验,而这种体验会进一步促使客户成为忠实的电子商务产品用户。

3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很慢,各地区网络费用标准不一,部分地区上网费用过高,这导致很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因缺乏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而难以通过互联网将旅游产品和服务展示给客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经济效益的实现。此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其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最终选择。

3.2 缺乏规范的行业体系和完善的行业信息平台

一方面,未建立完整、实时的行业数据库。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旅游信息数据库,这主要是由于很多旅行社不愿将旅游业信息资源放到共享平台上,导致海量的旅游信息共享体系难以建立。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体系。由于体制问题所限,我国旅行社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且对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行业发展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此外,我国对于旅游业发展电子商务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导致很多问题无法以法律方式予以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规范性。

3.3 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良性互动

通过旅游电子商务模式能够将零散的旅游景点信息和旅游服务信息聚合到一起,将其系统化地呈现给旅游者,并能够让旅游者快速完成从选择到支付的全过程。但是,从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实际来看,很多旅游网站还没有摆脱传统旅游业旅行社模式的束缚,其在服务项目、线路设计上相对孤立,景点介绍、线路选择和网上订票等服务功能没有有效整合起来,这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使用效果。如现在流行的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项目,很多旅游网站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特色业务,导致这部分客户难以通过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总的来看,旅游业电子商务还没有在实际运作中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各类资源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和良性的互动。

3.4 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在技术和人才上都有所欠缺。一方面,旅游电子商务需要建设和维护好旅游网站,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且一些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依赖于高性能的服务器等专业设备。另一方面,旅游网站的搭建需要专业的网站建设、运营支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熟悉旅游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4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对策

4.1 加强政府机构旅游电子商务的行业规划和监管

政府机构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立法和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网上交易行为存在的网络安全性和诚信风险缺乏有效的法律体系予以规范。针对这一问题,政府机构应尽快制定旅游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和法规,针对防火墙、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与多个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促进旅游业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

4.2 充分借助产业资源完善电子商务环境

首先,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要充分借助传统旅游业实体资源,建立完备的旅游资源数据库,以便为客户和行业监管机构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功能。其次,旅游企业应针对自身发展特点和所处发展阶段,制定远期的战略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内外部资源,突显自身优势,积极开拓网络市场。此外,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基于供应链网络的战略联盟,走网络化、集团化的经营之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旅游服务商、旅游中介商和旅游者的多方共赢。

4.3 注重培养旅游电子商务客户群体

第一,要做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客户定位,并逐步细化旅游电子商务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探索更为先进的商务营销模式,突出产业特色。第二,以客户为中心,对传统旅游资源进行价值链改造。据统计,在我国旅游业4000多亿元的产值中,有90%来自于商业散客和家庭自助游。我国网上旅游业务的开展应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的需求推出旅游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此打开并巩固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多个旅行社和多个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资源,解决客户在旅游地选择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设置自助游产品,为客户提供基本的交通服务,给客户更多时间安排安排旅行。第三,利用互联网这一交互式信息渠道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客户意见。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海量的收集客户市场信息,以便提供足够的样本对消费者群体特征和旅游偏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设计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旅游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4.4 采用先进的技术,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要引入高新技术,搭建先进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将包括客户、网络中介公司、服务企业在内的多种资源整合到电子商务平台上予以运作。要打造高效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旅游业运作模式和实际需求,开发涵盖现有旅游业大部分业务的酒店预订系统、外联销售系统、出境旅游销售系统和机票预订系统等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将这些平台连接起来,为客户、中介公司、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实现整个产业的网络化发展。

其次,发展电子商务的另一个基础就是需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每个行业发展的核心都逐渐转向人才、技术等核心竞争力要素。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中心的基础就是人才,针对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缺乏复合型人才这一情况,旅游部门应加强与各个旅游院校的合作,积极推进院校调整办学方向,推出与旅游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业复合型人才。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更新,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发展渠道之一。基于这一发展趋势,国家、行业、企业自身都应及时调整思路,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国家要加强对行业监管和立法,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协调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企业则应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更具个性化的产品以挖掘潜在客户和留住现有客户。相信未来随着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旅游业在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等方面都会取得快速的发展。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这两个朝阳产业的高度融合,必将促使旅游业这一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新时期获得更为辉煌的发展,为国民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

[1] 杨明娟,周燕.互联网对旅游市场结构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09X).

[2] 何山,王波.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07Z).

[3] 张曼慰.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浅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4] 文秋红.网络旅游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商业时代,2010(16).

[5] 冯郑凭.互联网对我国旅游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从旅游业者视野的角度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旅游业电子商务客户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