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调查

2011-08-15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

谢 乾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为掌握了解高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际状况,我们课题组对我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表,共发放问卷850份,收回848份,回收率占99.76%,有效问卷846份,占99.53%。根据问卷情况,又对个别学生访谈,并征求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大学生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较认同,但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认同缺失。提升我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需要多方面努力。

一、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从性别上看,男生480 人,占56.74%,女生366 人,占43.26%;从专业上看,文科学生84人,占9.93%,工科学生637人,占75.3%,医科学生106人,占12.53%,其他专业学生19人,占2.25%;从年级上看,一年级学生526 人,占62.17%,二年级学生292 人,占34.52%,三年级学生28人,占3.31%;从家庭上看,大中城市学生 121人,占 14.3%,县城学生 128人,占15.13%,农村学生597人,占70.57%;从担任学生职务上看,担任班里干部311人,占36.76%,担任系里干部111人,占13.12%,担任学院干部42人,占4.96%,没有担任任何职务382人,占45.15%。

二、调查基本结果

1.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了高职学生比较普遍的认同。调查中,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否科学”问题时,92.6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其中22.70%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常科学的;在回答“马克思主义现在是否过时”问题时,57.3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时;在回答“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问题时,92.55%的学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逐步成为高职学生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对我国人民当前正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感觉是否有信心”问题时,89.83%的学生感觉有信心;在回答“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否符合中国实际”问题时,93.50%的学生认为符合中国实际;在回答“自己的人生目标怎样”问题时,87.6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比较明确。

3.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高职学生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调查结果中,在回答“我国现在是否有必要在全球积极建立孔子学院”问题时,84.2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回答“儒家精神是否符合现代社会”问题时,43.38%的学生认为儒家精神符合现代社会;在回答“自己的创新意识怎样”问题时,58.2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比较强。

4.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了高职学生较为普遍的认同,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文明道德风尚正逐渐形成。调查中,在回答“对于八荣八耻的态度”问题时,95.51%的学生赞同;在回答“为人民服务是否过时”问题时,45.39%的学生认为不过时;在回答“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否有必要”问题时,92.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三、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存在问题分析

1.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整理解社会意识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92.6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高职学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才能形成各种正确观念,科学区分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和落后的观念,完整理解社会意识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

2.部分学生对共同理想与社会现实存在矛盾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9.83%的学生对我国人民当前正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感觉有信心,87.6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教育学生真正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3.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认识不够深刻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43.38%的学生认为儒家精神符合现代社会,23.76%的学生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84.28%的学生认为我国现在有必要在全球积极建立孔子学院,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儒家知识掌握十分零散,不系统,理论性不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阅读过五经四书,对儒家精神不能辩证看待,尤其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源。

4.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存在不一致现象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保持较高认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行为认同与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不完全一致的特点,体现出当代高职学生重技能、重现实、重实效,追求自我价值,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更多地停留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学校必须最大限度地统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高职学生的自觉追求。

[1]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

[2]卿臻,黎海珍,玉文娟.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及实践现状调查分析[J].职业时空(下半月版),2008,4(11).

[3]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