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新闻报道中的“伪真”

2011-08-15管林忠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举办者道德素质政绩

□管林忠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 256603)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没了真实性新闻也就不叫新闻了。然而看看电视、翻翻报纸,有些报道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孤立地看,似乎没啥问题,但了解一下背景,深入地进行一下分析,会发现真实的背后含有虚假的成分,经不起推敲,姑且称之为“伪真”。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卯吃寅粮”。贷款消费叫做“寅吃卯粮”,即现在把以后的钱花了。如今在新闻报道特别是工作报道中有一种倾向亦可称为“卯吃寅粮”,即本任将前任的功“贪”了,或当前活动将以前类似活动的成绩抢了。某地一官上任未足一年,政绩摆了一箩筐,这大项目、那大工程,此奖章、彼荣誉,有些主要是上任完成的,有些是上任计划好还没来得及做的,统统成了本任的政绩。某报报道某地开展“帮扶”活动,开展不久就成效显著,帮助上了多少项目、提供了多少信息、多少人因此脱贫致富,报道唯恐读者不信,还煞有介事地举个例证,谁知报道选择的对象在此活动开展之前就已脱贫致富了,当时还作为某活动的受益典型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这类报道掺假不说,还有抢功之嫌。

“以小见大”。以小事件反映大思想本是惯用的一种报道方式,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闹出笑话来。2010年“五一”,某市在人民广场举行了一个节日花展,为防止市民“顺手牵羊”,举办者采取了隔离措施,并增设了管理人员。期间,举办者发现,市民不但没有偷盗者,而且十分爱惜这些鲜花。于是撤走了隔离带,允许市民直接进入。“五一”结束,上万盆鲜花没丢一盆。有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用了这样一句话:“某市人民经受住了社会道德的考验。”就在一年前,该市发生了一件事,有家餐厅突然停电,员工没有采取应急措施而是忙着查找断电原因,等到恢复供电时,上百人的就餐者只剩下一对母女,还不是当地人。当时有媒体用“某市人道德滑坡”、“集体道德失律”、“道德素质令人遗憾”等来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一年的时间,该市人的道德素质就在新闻媒体上来了个大落大起,有点滑稽。

“五官争功”。某地有个村,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民风淳朴,总之各方面在当地都是数得着的,是地方政府向外推介的典型,也成了上级部门屡屡视察和兄弟村纷纷参观学习的对象。在该村发展过程中,当地各相关部门如农业、林业、人武、计划生育、工商、税务等都对该村有过或多或少的帮助,并都将其作为本系统的联系点,顺理成章地成了各自挂在嘴边的政绩。这在当地众所周知,类似情况习以为常。问题出在,当地媒体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报道中将该村的发展归功于不同的部门,公布于众。如此一来,知情读者没被欺骗,媒体倒是真实地把自己欺骗了一回,也失去了读者的信任。

“本末倒置”。有些报道,现象是真的,但在寻现象找背后的原因时,却找错了地方或没抓住本质。某报有篇报道,说某地近年来财政税收急剧增加,增幅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二百。这原本是个很好的新闻素材,一个较落后的地方,党委政府思路开阔,政策措施制定得当,新项目接踵而上,群众致富渠道逐日拓宽,地方经济迅猛发展,财政税收自然水涨船高。但报道对此一言带过,大篇幅介绍当地税务部门如何依法治税,如何创新征收方式,如何下大力气“抓大不放小”、堵住税收漏洞。税收的增长固然有税务部门的功劳,但根本的还是当地干群齐心协力,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税收的急剧增加,读来匪夷所思。

实践证明,新闻报道只要有一点点不真实,就会欺骗读者、误导舆论,损害媒体的形象,长此以往,媒体也就会失去读者的信赖。媒体制造了“伪真”,受害的最终将是媒体自己。■

猜你喜欢

举办者道德素质政绩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演变历程、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应对分类管理民办幼儿园自查工作的四个重点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民办学校举办者确认纠纷案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你能一笔画下来吗?
正确对待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