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1-08-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国际品牌太阳镜贵刊

编读往来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

我是浙江杜桥一家太阳镜生产工厂的老板,主要从事太阳镜出口业务。2010年,杜桥太阳镜出口形势不错,订单不愁,尤其从温州外贸公司转过来不少订单。因为订单较多,我的企业目前有将近100名工人,还是觉得人手不够。但现在招工很难,在临近春节,工人纷纷离厂回乡时,我曾逐个征询他们的意愿,希望他们过完春节后能马上回来上班,但得到肯定答复的不多。有的虽然口头答应了,但我知道,春节后未必一定回来。现在整个杜桥的眼镜工厂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没有几个老板心里是踏实的。请问温州、丹阳、厦门、广东等其他眼镜生产集中地用工情况如何?针对令人犯愁的“用工荒”,贵刊有没有好的建议和信息可以提供?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

浙江杜桥 云建名

编者:

云建名朋友,由于我国眼镜制造业多年来沿袭的特殊的产业结构固有的矛盾所致,和杜桥眼镜制造业一样,温州、丹阳、厦门、广东等其他眼镜生产集中地,也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许多企业眼看着到手的订单因为招不到所需的工人,只能忍痛放弃。这也是包括眼镜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制造面临的普遍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面对“用工荒”,作为个体的企业就无能为力。其实,从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实践来看,只要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用工荒”,减少或避免招工难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首要的问题,就是在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努力营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此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向心力,稳定员工队伍。此外,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变过去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则去”的临时性的雇佣劳动关系,对于一些熟练工人或重要环节、岗位的员工,采取长期、稳定的合同制。不过,要从根本上彻底摆脱“用工荒”的困扰,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即由过去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高附加值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变,这才是治本之策。

各位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一直在国内市场从事品牌眼镜的营销,多年来一直不定期地在你们杂志上投放广告,都获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2010年底,为增强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我曾经计划在贵刊上加大宣传力度,做封面广告,可咨询后得知,贵刊封面和其他的特殊版面都早已被预定一空,足见作为行业里唯一的权威专业性刊物,《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在行业中无处不在并日益扩大的影响力。遗憾和仰慕之余,也向贵刊各位老师表达一个衷心的期待:期待贵刊能够为如同我一样有志于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的经营者,开辟和提供更多的窗口和机会。谢谢!

广州市 阮生

编者:

谢谢阮生对本刊的信任和支持!在众多业界朋友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获得了在行业内公认的权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才赢得了国内外广告客户的青睐,成为进入这个行业并打开局面的最快通道。加上近年来眼镜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眼镜企业得以不断成长、壮大,许多经营者更加重视企业形象的推广和品牌的打造,以至于本刊近几年的封面及特殊版面广告位皆供不应求。为了给广大经营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已相继对《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海外版和《中国眼镜精品消费指南》进行调整和改版(或调整内容,或缩短出版周期),得到了广大经营者和行业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其中,《中国眼镜精品消费指南》作为消费者的购物参谋,设有“新品搜”、“IN专辑”等多个重点报道品牌的栏目,旨在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时装大牌和国内热卖品牌的最新款式,并介绍一些即将在国内上市和未在国内出售的有特色的新款式、新品牌,向消费者展现最新的品牌流行趋势。在此,我们热忱希望更多的品牌商关注并支持本刊。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

作为一名代理商,我对于贵刊有关国际品牌的信息(包括广告和新闻报道)一直都十分关注,这些信息对于我的业务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目前贵刊有关国际品牌的广告在不断增加,但相应地,有关国际品牌的新闻和资讯报道却增加不多,使我们无法了解更多、更具体的信息。在此,冒昧地向贵刊提一个建议:今后是否能够增加对于国际大品牌的及时追踪报道?谢谢!

上海 余永伟

编者:

余永伟先生,您所思,也正是我们所想。今后,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不仅要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加大对于国际品牌的追踪报道力度,而且《中国眼镜精品消费指南》将由过去的每年2期,改为每年4期,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增加有关国际品牌的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业界人士,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国际品牌太阳镜贵刊
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
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上海国际品牌珠宝中心
合作vs竞争,国际品牌上演“新战国”
你的太阳镜换新了吗?——2017年太阳镜消费数据小调查
夏天到了,可以戴近视眼太阳镜吗?
亲爱的,该戴太阳镜了!
喵、猫眼太阳镜来袭
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