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贴膏治疗产后身痛1例*

2011-08-15詹明洁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贴膏身痛白芥子

詹明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产后身痛也叫“产后风”,多由血虚气弱,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又产后营卫失调,卫阳不固,外邪乘虚侵袭,阻遏经脉,出现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可迁延数年,严重者成痿痹,属于产后病。而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因时治疗可使体内风、寒、湿宿邪外出。现对1例产后身痛的病例治疗介绍如下。

1 病例

余某,女,33岁,述去年10月剖宫产后坐月子时不慎吹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不愿吃中药,畏针。拔罐、刮痧只是缓解一时,第2天恢复如故。直至夏日天气转暖愈见严重,以腕、髋、踝等全身大关节酸痛为主,自汗怕风,一遇空调冷风则痛甚。就诊当日为头伏前,患者仍然穿棉衣裤,脖子、腕踝处包扎丝巾。因其全身畏寒酸痛和异于常人的穿着使之精神压力很大。查血沉、类风湿因子等均无异常,无家族类风湿病史。取玄胡、细辛、麻黄各4份,甘遂、白芥子各2份,冰片、樟脑各1份,共研细末,使用当日用生姜汁调成膏状,捏成直径为1 cm,厚0.3 cm的贴片。取肺俞、至阳、膈俞、肾俞、足三里为第1组;外关、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穴为第2组。用防过敏胶布,将贴片固定于单组穴位4~6 h。每隔7天贴敷1次,三伏天内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两次。治疗结束,患者汗出缓解,酸痛消失,着装与常人无异,精神大悦。1月后随访,欣述偶吹空调后肌肉关节酸痛未发。

2 讨论

产后身痛多由血虚受寒引起,故治宜养血活血、疏散风寒。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均为人体强壮穴,可扶助正气,因“正复邪自除”;取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风为百病之长”、“血行风自灭”之意;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选外关、肺俞祛邪外出。细辛、麻黄、玄胡散寒止痛,甘遂、白芥子逐水利湿,冰片、樟脑透皮止痛。三伏天贴膏把穴位刺激、药物外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经络调理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宣通腠理,使“伏邪”外出,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里的“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该病西医没有积极的疗法,而传统中药对胃刺激大。温针治疗不适宜畏针和痛阈较低患者。三伏贴膏外治法痛苦小,可局部关节对症,也可整体调理体质,即时疗效佳,容易被患者接受。应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告知患者忌食生冷辛辣发物,禁冷水浴。如果敷后局部灼热刺痛难忍,可早些揭下。贴敷处起泡可酌情处理,尽量避免用烫伤膏或消炎止痛药而减轻疗效。因中药有毒性成分,哺乳期间不适宜。妇女产后气血阴液俱虚,贴敷后温燥太过会劫灼阴液,故口干时应多热饮。三伏贴膏一般连3年为1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可连续治疗3~5年,也可配合三九灸治疗。

猜你喜欢

贴膏身痛白芥子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蒙药蒙红贴膏(原蒙古伤痛贴)药效学实验研究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治咳嗽痰喘
药浴治疗产后身痛的护理30例
基于炮效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药效物质基础
治疗晕动病的新药:晕宁贴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