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立农业信息智库的思考

2011-08-15李秀枝康明磊

绿色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智库决策农业

李秀枝,康明磊

(1.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水务局水土保持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

1 引言

如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加农民福祉,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所在。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特别是在不断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问题与矛盾又不断显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脆弱,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创新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困难,资源要素流失等瓶颈制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使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想使整体农业经济工作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有必要建立农业信息智库,在农业经济不断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从而为农业发展寻求最佳对策,使其在决策过程中确保以上根本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2 农业信息智库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智库,又称思想库、脑库或智囊团。其一词来源于英文thinktank,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信息处理和实地调查,进行研究,从而来为决策者处理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与思想的一种研究机构。智库为用户服务,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发挥作用:以广阔的视野从事调查研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认识,提供背景情况,分析估计形势;出谋划策,提出战略、政策、主张、方针和措施,进行预测,开展决策咨询活动;宣传主张,制造舆论,影响决策;沟通各方各派观点,交流看法与信息,讨论并协调政策;智库的主要职能是为决策者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集团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决策出谋策划,提供各类建设与参考意见,致使决策者的决策尽可能地达到最佳。智库主要以提供为基本工作方式,以受托协议为主要服务纽带。因而有别于一般纯学术的理论和应用型研究机构。所以有人将智库比作决策者的外脑,它弥补了决策者在职责与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2.1 智库的特点

(1)其主要形式以政产学研联合研究体制。它沟通与融合了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各方面的智力、财力与信息,以解决社会各个方面决策中的重大问题为目标,通过知识的复合、交叉、渗透与升华,提出最优方案,争取获得最佳效益。

(2)注重人才的集体组合,发挥复合智力之长。智库根据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课题的研究需要,尽可能地复合各类专业人才,力求各种学科人才协调一致合理组合。

(3)在组织和研究活动上具有独立性。通过调查研究和现代咨询活动实事求是的客观地给出研究结果,不依服任何单位或个人主张,反对迎合决策者主观旨意的注释性研究。

(4)适应科技革命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急剧变迁,从现实出发,望眼未来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未来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决策研究和设计。

(5)内外交流,扩大范围,注重学习,吸纳成果,发展自身,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2 农业信息智库

农业信息智库既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有序的组织来对当地有关农业的各种问题信息根据需要而进行专题研究,精准地为其服务,为农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研究支持。实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加大信息研究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使之信息及知识真正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

(1)为决策者重点解决农业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各种适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案。

(2)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手段与农业生态集成,在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后,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送到农业领导、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3)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可行性报告。

(4)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与社会团体的联系,加速农业信息智库的建立以及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在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农业信息智库认识的基础上,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农业经济服务的最佳模式,全面为社会农业宏观决策服务。

(5)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多种工作模式的合作与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要引进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手段以及资金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促进自我发展。

3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业形势不错,特别是2009年虽然受到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侵袭,但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我国应对冲击战胜困难赢得了战略主动,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贡献。但不能不看到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结构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难、人力资源浪费以及粗放经营没有完全得以改善、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要想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就要在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十分有必要来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有效地来为农业经济提供决策依据,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3.1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支撑

要想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要在农村体制改革的环节上取得突破,在农村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而农业信息智库就是以智囊团的作用,用其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原则,围绕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金融制度、城乡经济一体化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遵循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近期与中期和长期政策研究相结合,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期达到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的目的。

3.2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剂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特别需要信息智库在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主要农产品的监测预警系统,大力进行市场预测,不断强化其功能,向生产者提供准确的生产导向,以抵御市场风险。在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科技创新,要通过调查研究,拿出适合可行的技术手段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促进节本增效。围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研究,结合各项服务内容,探索运用信息研究手段提升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效果,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围绕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快重大动物疫情监控与预测、食品安全检测、控制等信息研究系统建设,极大地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

3.3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具体标志

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其决策符合客观事实、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学的决策往往又来源于广泛征求大众意见的民主化而得出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当今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时,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国情,深入了解其本质和运动,并对复杂的农业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多层次考查分析,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来不断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其决策必须科学化与民主化。农业信息智库的建立正是这一进程的具体体现与重要标志。因为智库是利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它是一种知识密集活动,是一种软科学研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决策服务。现代决策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系统就是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信息系统为智囊系统提供情报信息资料,而智囊系统为决策系统提供优化方案和咨询报告,则智库就是这两大系统的叠加,是决策的外脑系统,在决策中承担“决策研究”的任务。即主要研究从优选目标到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这就使得农业决策者们在农业经济活动中能够通这种整序的信息流使物资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的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农业资源就会被合理地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上。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就一般而言,智库的研究具有独立性,不受行政命令干涉,不受决策者意志影响,完全是按照农业的客观规律办事,是运用专家的集体智力为决策者提供战术与战略的规划、政策、预测等报告。

3.4 建立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

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业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种形势的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农村产生一系列如前所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所引起的。所以最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去依靠市场而为。没有了市场,农业结构就无法调整;没有了市场,也难以实现现代化农业;没有了市场,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收入都难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是多么的重要。毫无疑问,如果要想真正的把握市场,就必须有市场信息,还必须对其进行精深的研究,以期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是市场的灵魂,而市场是农业发展的制高点。无疑作为分散弱质、闭塞落后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就是信息,而且是经过过滤筛选后的精准信息。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权威性的系统化的信息智库是非常之必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专家的科学预测,最低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才能引导农民真正打开市场这扇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这足以说明农业信息智库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最有力的保障。

4 农业信息智库建设路径

农业信息智库的建设应该说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各个环节。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信息智库的建设首先必须在提高整个社会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意识的基础上,全民参与,形成互动,使得这个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步轨入列。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在农业智库建设上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思想观念落后,现有的信息手段利用不充分,缺少资金和复合型人才,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推广不到位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农业信息智库建设应按照如下路径,循序渐进,不断推进农业信息智库的普及与服务效果。

4.1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

从本质上讲,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还有自然风险。农业信息智库就是可以通过对各种农业信息研究之后提供给使用者,实现有效传递,从而使农业发展的风险大大降低。毋庸置疑,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智库的发展上却不尽人意,以致个人专断、盲目拍板酿成决策的失误时有发生。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在当前经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仅依靠经验、靠少数人的智慧是很难做出正确决策的,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009年,以“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我国召开,这就像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豁然打开了一扇智者进出的旋转门,使得智慧精英们能够走进决策空间,有了充分表达的话语权。当然这次峰会也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即我国政府对智库的高度重视,并决心推动其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发展难得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对智库的认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立性强、质量高的官方与民间结合的智库,这样就能在农业决策过程中聚各方贤能达人的合理声音,从而极大地提升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使之决策更加有效,更加准确。来不断强化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提升农业软实力,强力把握农业经济命脉,来理性客观地推动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另外,目前我国已拉开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国家大规模信息基础建设也为各个产业创造了一次开发的机会,所以农业信息智库建设也要抓住国家经济信息化起步的机遇,以实现信息服务业的新突破。

4.2 集约整合现有信息力量,创建可操作平台

农业信息智库应该说是一个综合性机构,所以它的建设要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部门之间来共同完成。当然这种联合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一定的组织工作,很快能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要想实现这种可操作性,首先要以农业部门为主,整合农业系统的信息资源和人才,建立一个组织结构松散但研究问题集中的智库,以现有的网络作为平台,面向整个地区服务。其次是要与社会信息机构进行横向联合,建立综合信息智库。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有不少原来从事信息情报服务业的机构,由于体制改革未能真正走向市场,现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所以农业信息部门要主动与其联合,去激活这些信息机构,利用他们雄厚的信息资源来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是要紧紧抓住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社会团体,吸引大量的科研与社会专家参与智库的决策研究,利用他们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以及较高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从而使得科研成果具有无可非议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4.3 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智库建设是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应该有一定的投入。首先应该要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可先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建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智库建设。涉及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资金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其次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于智库建设项目,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和融资渠道。另外也要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最终要建立健全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主体、高校与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库的正常运行,保证其研究能力与服务水平。

4.4 广泛吸纳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研究队伍

由于智库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功能决定其研究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服务精神。这就需要这些人不仅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嗅觉,高度的洞察力,很强的思维能力和敏捷而明快的判断力。他们是通才,应该既精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建立农业信息智库就应从本系统和社会上招贤纳士,遴选人才,由上述的这种通才型人才来建立一个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优化的智囊机构,是一个信息智库具有高水平、高效率服务的基本保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一致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薪酬、职务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智库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准的智库研究队伍,来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1]朱 锋,王丹若.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本刊综述.智库的发展与交流[J].决策与信息,2009(8):30~32.

[3]王辉耀.中国需要民间智库[J].中国经济信息,2010(6):43~44.

[4]王 振 张越杰.关于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0(7):7~9.

[5]吕晓敏.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机遇[J].天津科技,2002(6):75~76.

猜你喜欢

智库决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