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

2011-08-15袁国保周孝元让蔚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公共卫生医学

袁国保,李 乐,龙 斌,周孝元,让蔚清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

袁国保,李 乐,龙 斌,周孝元,让蔚清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当前,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现行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与平台优化入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旨在全面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实践教学;预防医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群体性及对社会危害严重性的特点[1],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迅速波及周边地区乃至境外,全球正面临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尽快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队伍已经刻不容缓[2]。这要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过硬的应急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因此,培养高素质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是目前国内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

1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现场工作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发生频率高,新发传染病危害严重,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等特点和趋势,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十分重要,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经过专业培养后,应具备如下应急能力与现场工作能力。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首要任务是对已知和潜在的危害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如果对突发事件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要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不可能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处置时用得最多的就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因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应急技能。通过网络模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知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首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该调查什么内容、哪些是调查重点。

现场处置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核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现场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实践教学对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应急现场模拟处置系统了解现场处置基本情况。鼓励实习带教教师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应急现场,让学生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概念、特点、基本程序、应急防护措施;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流程和心理干预措施。

组织协调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寻求最大限度的执行力。因此,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模拟演练、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案例教学、组织学生深入公共卫生机构等实践教学内容,让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熟悉现场应急处置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掌握与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组织、媒体、公众、同事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有效沟通和互动的基本技能。

健康宣教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往往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往往会由于缺乏有效的防范知识和技能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不愿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从而影响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健康宣教能力和应急技术一样重要。学生应具备提出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社区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

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事前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准备往往不够,需要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广泛查阅文献和资料,以找到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为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和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局域网交互式教学手段、湖南省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网站(南华大学主办)等多方面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网络信息,从各种数据源检索和分析卫生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比较不同来源和性质的各类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并在分析或解决问题中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撰写报告、网络直报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相关信息,如情况简报、疫情报告等,并按照要求及时进行网络直报。通过组织学生进入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实践教学,协助实习基地带教教师进行报告撰写,或是在实习基地开展专题论文撰写工作,提升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阶段安排学生进入应急办公室实习,让学生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运行机制,熟练掌握网络直报所需的计算机处理能力。

2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应急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应急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体系在理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都比较陈旧,实践教学内容与公共卫生现场脱节较为严重,教条式的内容多,涉及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内容较少[3]。二是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适应当前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前的高等预防医学教育机构与实践基地的融合性不强,进入高校的教师没有定期在现场锻炼或参与应急事件的机会,具有丰富经验的预防医师一般没有担任高校教师,导致现场教师的理论水平及高校教师的现场工作能力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单一。三是预防医学实践平台建设资源分散,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实习基地与学校实践属于松散型,关系没有像临床附属医院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那么密切,因资源共享、师资交流、团队建设等方面不适合时代需求。四是教师队伍的聘用模式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聘请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习阶段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单一模式实行了较长时间,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的身份和待遇得不到保证。因此,如何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能力培养体系,加大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力度,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预防医学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创新师资-平台建设模式,加强应急能力培养的实践

3.1 从师资队伍应急能力建设着手,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应急能力培养的源头工作,一流的师资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应急能力就必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公共卫生应急教育强化的需要,公共卫生机构兼职教师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承担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核心力量,我们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应急能力培养着手,通过人才的选、育、用、留人才,调整师资结构,培养师资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在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性工作。一是通过定期派遣教师参加地方CDC部门传染病应急、公害病应急等现场工作培养教师的应急能力;二是加强与省市CDC、卫生监督等部门联系,寻求合作培养师资渠道、探讨其机制;三是通过设置本科教学基地、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科研合作、地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联合攻关及学术讲座等合作形式,增加教师与现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合作。定期安排预防医学专任教师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机构进行交流;鼓励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联合申报项目,开展科研、教研合作;遇到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第一时间委派相关专业师资协助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或邀请一线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4];增加高校教师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经验;四是聘请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应急能力培养。兼职教师除了业务知识精湛外,还必须品行端正、治学严谨、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因此,兼职教师的筛选除考虑职称、学历、业务水平外,还要考虑工作作风、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5]。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实习阶段配备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五是积极探讨从制度和经费上来加大兼职教师的聘请力度,不断扩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比如加强政府、学校、学院、实习基地等机构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经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增强人才队伍培养的科学性。

3.2 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着手,强化了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多次组织专家讨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能力与应急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为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组改革了传统的“验证性”实践教学模式,作了系列研究工作,提出三早(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三层次(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性型实验)和三环节(校内实验、校外实习、论文专题实习)“三三”实践教学新模式[6]。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急能力。近年来,学校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工作:①整合相关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成立“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根据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了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健康促进与卫生保健、卫生监测与防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等相关功能实验室,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②从应急能力培养出发,重新规划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内容,开设省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该课程打破传统预防医学各门类之间的壁垒,整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课程。③为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以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手段为主,丰富了创新性实验教学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内容,拓展了网络教学及社区实践教学的内涵。④组织编写了适合公共卫生基层需要的应急型、实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教材,并交付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⑤构建了网络实践教学课程网站,完善和丰富了与应急能力培养对应的多媒体课件、网络版电子教案和讲稿。

3.3 从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着手,强化了现场应急能力的培养

生产实习是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应急现场工作程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应急能力的重要平台。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一直是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典”后,公共卫生机构进行了比较大的重组和分流,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分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部分公共卫生职能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部分人员还被调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要求高校也要与时俱进,调整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在学生应急能力培养方面寻求新的切合点。经过多年的实习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探索,认识到临床实习阶段,强化学生应对常见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和重大中毒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急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强化了疾病监测与控制、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防护、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的实习[7]。部分实习基地已建成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以及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

总之,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是当前预防医学高等教育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应急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丰富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应急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正确实施“人本管理”[8],全面考虑教师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要,实现应急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对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常宪平,郭文瑞.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模式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1053 -1054.

[2]杨一风,范晨芳,曹广文.危机管理在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3):268-271.

[3]傅 华,叶细标,陈 平,等.现代公共卫生的内涵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J].中国卫生资源,2003,6(5):196-198.

[4]李 乐,唐双阳,杨 科,等.后“非典”时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7):989-991.

[5]傅行礼,魏海霞,李常淳,等.加强驻点教学医院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11-12.

[6]让蔚清,何淑雅,王永生,等.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21 -22,115.

[7]李 乐,让蔚清,唐双阳,等.对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72-873.

[8]王有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人本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0(33):13-14.

Innovating Model of Teachers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Emergency-handling Ability in Preventive Medicine

YUAN Guo-bao,LI Le,LONG Bin,ZHOU Xiao-yuan,RANG Wei-q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At present,preventive medicine education is now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personnel with emergency-handling 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teachers and platform optimization,the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and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raining bases to cultivate emergency-handling abi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emergency-handling ability;practice teaching;preventive medicine

G451.2

A

1006-2769(2011)03-0540-04

2011-02-28

南华大学重大教改培育项目(2009PP001);南华大学教改项目(2009ZZ004);南华大学教改项目(2009ZZ003)

袁国保(1957-),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让蔚清,医学教授。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公共卫生医学
强化住培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住培质量——中医住培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医学、生命科学类
全球化、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瓶颈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