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云南省保山市民俗旅游的开发

2011-08-15肖朝霞保山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保山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肖朝霞 (保山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

浅论云南省保山市民俗旅游的开发

肖朝霞 (保山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

保山的民俗旅游资源历史悠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目前保山民俗旅游还存在着规划滞后、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等问题,可以从政府正确引导、社区参与、开发高档次的民俗旅游项目等方面对保山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以促进保山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民俗旅游;问题;开发对策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云南省保山市是云南新崛起的旅游目的地,腾冲县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之一。保山的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保山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一、保山民俗旅游开发概况

保山地域广袤、气候温和,其民俗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且保山的民俗民族特点鲜明,目前,保山市已经开展的主要民俗旅游产品有:

(一)节庆文化民俗产品

1.端阳花街

保山端阳花市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传统花街以展销花鸟虫鱼等为主,现已发展为集贸易、旅游、文化活动为一体的节庆活动。每年端午,大量游客到保山参与端阳花街,它已成云南省民俗旅游中较有影响的品牌产品。

2.潞江坝傣族泼水节和彝族火把节

潞江坝傣族泼水节主要突出潞江傣族独特的人文风情。活动期间,喜庆热烈的广场泼水,游园寻宝、傣族“百家宴”等活动让游客尽情领略潞江坝独特的民族风情。芒宽乡彝族火把节以展现潞江西岸的多民族和谐共处景象为特色。每逢火把节,不论是彝族、傣族、傈僳族,还是汉族,不问谁的节日,不分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一个多民族相亲相敬的狂欢节展现在保山大地。

(二)民族文化类产品

1.施甸年猪饭和布朗风情

保山施甸县的部分居民,据考证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虽然契丹族已不复存在,但是一些遗迹、遗风却传了下来,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合,构成了独特的施甸文化。

2005年,施甸县结合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举行 “天天过大年”民俗文化活动。把布朗族文化舞台艺术精品《金布朗》搬上舞台、银幕,让四海宾朋吃上了“年猪饭”。目前,施甸县的民俗旅游以“金布朗”为品牌,以“年猪饭”为特色,构建了“姚关—摆榔—木老元—甸阳”特色文化旅游圈,成为保山民俗旅游的一个特色品牌。

2.哀牢犁耙会

每年正月十五,保山河图镇都会举行哀牢 “犁耙会” 。最早的犁耙会主要是进行各式各样的农具交易。哀牢犁耙会是汉族移民迁徙到保山后,将汉民族的农事活动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哀牢民族的宗教祭祀节日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贸民俗活动,它是汉族移民文化的代表。现在哀牢犁耙会已成为一大民俗旅游盛事,除了进行农具交易,也是保山各类小吃的展示平台,游客在犁耙会上可以一边感受传统农耕文化魅力,一边品尝地道的当地风味小吃。

(三)民间饮食与工艺类产品

保山的特色饮食如腾冲饵丝、饵块、特色果脯;隆阳区的小粒咖啡、下村豆粉;施甸县的豆片、腌制食品;昌宁县的鸡枞等等现在都深受游客的欢迎。腾冲的珠宝玉器、圆角刺绣、纸伞等工艺类产品享誉中外,成为保山最重要的旅游商品。

三、保山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保山虽然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现在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旅游规划相对滞后,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性意识

保山各区县政府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很重视,也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旅游规划方案,但对具有保山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认识不够,对本地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总体规划不足,对农民、个体户等旅游经营业主的旅游活动不能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所以保山的一些地方民俗旅游管理、服务设施不健全,经济效益不高。

2.民俗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严重

保山近几年的民俗旅游开发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企业开发的模式。在企业开发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对保山当地历史和民俗缺乏深入了解,开发急功近利,迎合部分游客的低级趣味,对原生态的民俗进行一些所谓的“现代化”包装,将蕴含丰富民族记忆的各类民俗,任意添加了不属于该民族、该地区,甚至与其格格不入的外来元素,使其文化价值变得不伦不类。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3.民俗文化内涵发掘不深,开发重点不突出

到目前为止,保山的民俗产品还是以各类节庆和民俗歌舞表演为主,但节庆活动越来越商业化,对传统文化挖掘的力度还显得太小、层次浅。 民俗歌舞表演有部分产品粗制滥造,模仿外来文化,而在本地特色的挖掘上做得并不到位。民俗旅游产品单一,除了节假日,游客到了保山后很难真正体验到保山丰富的民俗风情。

4.民俗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保山民俗旅游业人才奇缺,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熟悉民俗文化,懂得旅游经营管理知识的旅游人才,而当前保山旅游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民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四、对开发保山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一)建立民俗旅游机构,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保山可以根据本地的民俗旅游资源状况,建立相关的民俗旅游管理机构,对本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对旅游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旅游管理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监督,邀请旅游和民俗方面的专家对从业者进行指导培训,以提高当地民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鼓励帮助民族群众参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要想很好发掘民俗旅游内涵,就要很好地发动当地的民族群众,鼓励他们投资民俗旅游业,保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参与民俗文化的开发工作,提高他们对本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只有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本地、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和保护民俗文化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他们才可能积极参与民俗旅游事业,尽可能地深度发掘民俗旅游文化内涵,有效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

(三)深挖民俗文化内涵,打造一批高品位、具有品牌效应的民俗旅游产品

保山应结合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有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深厚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优秀民俗文化如哀牢文化、永昌文化等,更应重视保护和传承;应该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合理规划和开发有当地民族特色、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文化魅力的特色民俗旅游项目。保山的民俗旅游开发还需在特色上多下工夫,开发一批体验型、高品位、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产品;在市容规划、交通服务配套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树立良好形象,从而提高保山民俗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保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保山民俗旅游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旅游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培养或引进民俗旅游人才;第二,加强对民俗旅游经营业主的培训;第三,在导游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可定期对导游人员进行民俗旅游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保山的民俗文化。

(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合理的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制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社区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保山的民俗旅游产品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保山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

[1]唐定国.保山发现之旅丛书/保山发现之旅丛书[M].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0.

[2]魏国彬. 保山西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与战略[J].保山学院学报,2010,1:57-62.

[3]唐凡茗.论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54-57.

[4]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114 -118.

[5]马晓京.论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社会科学,2007,5:46-49.

猜你喜欢

保山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云南保山百花岭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