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哭嫁”婚俗的起源与发展

2011-08-15黄彩薇

群文天地 2011年14期
关键词:起源习俗妇女

■黄彩薇

浅析“哭嫁”婚俗的起源与发展

■黄彩薇

2005年,经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评审,湖北长阳土家族哭嫁歌被确定为中国首批重点民间文化保护对象。哭嫁,作为一种婚姻仪礼,它的产生与发展深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同时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状况。本文拟对“哭嫁”婚俗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做一浅析。

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婚姻形态和婚姻仪礼两个方面。关于婚姻仪礼,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亲迎”阶段,按照中国的传统,闺女出嫁总要啼哭一番,并且是边哭边唱,其声调相当悲凉哀怨,这就是“哭嫁”。汉族地区哭嫁习俗的大致情况是“花轿待起程时,女方父母、兄嫂、姐妹要以哭相送,边哭边诉说一些祝愿的吉利语,认为哭的越凶,女儿越会发子发孙。新娘听到母亲哭声后,方能应和着哭,表示生离惜别。哭嫁时所唱之歌便称为“哭嫁歌”。哭嫁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哭诉姑娘自己的悲惨命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控诉媒人的欺骗行径和封建包办婚姻,以及长辈对姑娘的教诲和祝福等。在有的地方,女子出嫁前要专门学唱这种歌。比如,海南的风俗就是,婚期前三日,女家要请有唱哭嫁歌经验的老妇来指点新娘,帮她练习,好让她出嫁那天唱起来不会走调。哭嫁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哭不唱,多见于城镇;有的只唱不哭,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见;有的又哭又唱;还有的载歌载舞,又哭又唱。在哭嫁中,有时是母女对哭,也有时是亲友陪伴哭。总之,哭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十分丰富。

关于哭嫁的起源,目前学术界的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掠夺婚姻说和过渡婚姻说,此外还有原始残余婚姻说、奴隶买卖婚姻说和封建包办婚姻说等。

“掠夺婚姻说”认为哭嫁起源于古代抢掠妇女时的哭喊挣扎。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其巨著《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的婚姻形式分为:杂交婚、血缘婚、普那鲁亚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男女通婚的限制越来越多,在以前的各种家庭形式下,男子是从来不缺乏女子的,相反,女子倒是多了一点,而现在女子却稀少起来,不得不去寻找了。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对偶婚的发生,便开始出现抢劫和购买妇女的现象;这是发生了一个深刻得多的变化的普遍规律。”对偶婚在婚姻史上是一大进步,但这种抢婚制却成为了让妇女开始“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般“哭嫁”的源头。因此,研究哭嫁的源头应该着眼于对偶婚的产生。对偶婚婚姻的构成在当时条件下只有三种方式:一是用议婚构成婚约;二是用一定数量物品作为交换手段的购买;三是使用武力到其他民族部落中抢掠配偶。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掠夺婚”(乌丙安)。正如刘伟民先生指出:“我以为这种习俗在古代掠夺婚姻盛行的游牧社会里已经被迫产生而形成了。因为在游牧时代,社会已由女性中心转变为男性中心,同时女子亦跟着失去了她原来的地位而变成男子的附属品、所有物。在此时,因社会没有大规模的统一国家,只有由一民族或一血族所组成的小部落,所以当一部落与他部落,一民族与他民族发生斗争时,战胜者便掠夺战败者的所有物,而这时的女子因已成为所有物了,很容易被人掳过去,做生殖的机器,做奴隶的工作。在被掳之时,不能不发出凄悲的呼声,希望使人听见,去解救她。这种因感被掳的痛苦而发出的求救的呼声,便是现在一般婚歌(哭嫁歌)的最原始形式。”

“过渡婚姻说”则认为哭嫁习俗起源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妇女对从夫居婚的反抗。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转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社会变革之一,它和其后的社会变革一样,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母权制时期,实行妻方居住婚,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因此,女性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心,享有很高的威望。然而父权制社会后,一切都颠倒了过来,女性彻底丧失了权利和自由。妇女被奴役,被贬低,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育孩子的简单工具(马恩选集,第4卷)。如此必然引起女性的反抗。正如拉法格指出:“他们互相斗争着,一个要保存自己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另一个要削弱前者的这种地位。”这场斗争最后是以妇女的失败而告终的,因此广大妇女被迫出嫁到男方氏族,开始从夫居的生活。可想而知,她们在出嫁前便会哭诉自己的悲惨命运,发泄对男权制的愤怒与不满。随着父权制的巩固和时间的推移,妇女的反抗行为逐渐淡化,进而慢慢凝固成一种婚姻仪礼,亦即所谓哭嫁习俗。

以上便是学术界关于哭嫁习俗起源的两种主要观点,笔者认为,无论是“掠夺婚姻说”还是“过渡婚姻说”,抑或其它的诸如“奴隶买卖婚姻说”和“封建包办婚姻说”,哭嫁习俗的起源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广大女性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社会现实时所发出的一种“有声”的反抗。所谓“眼泪是女人的武器”,在面对强大势力时,无权选择自己的幸福,唯有以哭诉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愤懑与委屈,从此,“哭”与“嫁”联系在了一起。

任何习俗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如姜彬先生指出:“哭嫁习俗与其说是受某一种婚姻制度的影响而形成的,还不如说它是在人类历史上几种婚姻制度的影响下发展过来的,当然这并不否认其中有一种婚姻形式对它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掠夺婚”虽然日渐消亡,但其它形式的落后婚姻形式仍大量存在,如买卖婚姻、包办婚姻等,仍大肆剥夺着广大妇女的婚姻自由。在哭嫁歌的内容中,有大量对封建买办婚姻的控诉,以下是贵州土家族的一首《哭嫁歌》:

人家放女选儿郎,你们放女选家当;

拿着女儿做买卖,不管女儿啥下场。

哭嫁歌通过新娘与亲人倾诉离别之情和在娘家生活的回忆,广泛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全面抨击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同时表现了广大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以下资料一是敦煌遗书中的一篇《崔氏夫人训女文》,资料二是鄂中地区某哭嫁歌,记录的都是闺女出嫁时母亲所说的话,资料一:

吾今劝汝不须哭,三日拜堂还得归。

教汝前头行妇礼,但依吾语莫相违。

好事恶事如不见,莫作本意在家时。

在家作女惯娇怜,今作他妇信前缘。

欲语三思然后出,第一少语莫多言。

路上逢人须敛手,尊卑回避莫汤前。

外语莫向家中说,家语莫向外人传。

姑嶂共语低声应,小郎共语亦如然。

早朝堂上起居了,诸房叔伯并通传。

抽埋相看如鱼水,男女彼此共恩怜。

上和下睦同钦敬,莫作二意有庸偏。

夫婿醉来含笑向,迎前扶持送安眠。

莫向人前相骂辱,醒后定是不和颜。

若能一一依吾语,何得翁婆不爱怜。

故留此法相教尔,千古万秋共流传。资料二:

我的儿哦

到了人家哟,也要懂事

要孝敬公婆,公婆也是父母啊

万事要细心,持家要节约啊

万事要忍让,莫跟人家结啊

万事要讲礼,要晓得看重别个啊

屋里的事还有哥妹,我这边过的去啊

要晓得多回屋啊……

以上两则资料虽然所处年代不同,却都是母亲在哭嫁时所唱的歌,内容均为对女儿的教诲。临嫁女子和母亲的哀哭和歌唱,既为当事人宣泄感情所需,又有助于制造悲伤凝重氛围。因而发展到后来,哭嫁便成为婚礼进行中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不管真实心情如何,都必须依例表演一番了。

从古代抢掠妇女时的哭喊挣扎,到今天做为婚姻仪礼的哭嫁习俗,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婚烟习俗,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积累。它和其他精神文化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当一种婚姻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的变革而消失之后,有关的婚姻习俗却仍在传承,或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存下来,这就使我们今天能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中,仍能看到种种原始的群婚、对偶婚所遗留下来的风俗。到了今天,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已近绝迹,广大女性逐渐获取了婚姻选择上的自由,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作为婚姻仪礼的哭嫁在一些地方仍被保留。这时的“哭嫁歌”唱的已不再是抨击封建婚姻制度,更不是控诉媒人的恶劣行径。待嫁女唱的大多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娘家生活的依依不舍等,此时的母亲唱的也大多是对女儿婚后生活的教诲,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不舍与祝福。

[1]邱国珍.“哭嫁”面面观[J].民俗研究,1990(3).

[2]张北.哭出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拉法格.拉法格文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黄运海.土家族哭嫁习俗起源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1992(1).

[6]彭继宽.哭嫁习俗与哭嫁歌[J].民族论坛.1993(2).

[7]彭谊.隐藏在民间哭嫁与哭嫁歌中的女性意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8]彭胜宇.论哭嫁习俗的起源[J].贵州民族研究,1990(2).

[9]程蔷.婚前教育与哭嫁风俗[J].民间文化,2000(3).

黄彩薇(1989.1-),女,汉族,湖北 荆州人,硕士,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与现代化。)

猜你喜欢

起源习俗妇女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