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疆博物院百年历史回顾

2011-08-15郑津春李庆奎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30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陈列标本藏品

郑津春 李庆奎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 300000)

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外国语学院内,矗立着一座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建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它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这座由比利时建筑师设计的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曾藏有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及动物、植物、岩矿标本20余万件,其中有模式标本1000多件。该院出版的刊物、著作,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至今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察生物各学科早期科学纪录的重要依据。早在20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就已经在国际上赫赫有名,被誉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流博物馆”。

北疆博物院为法国神甫黎桑(他的中国名叫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1949年天津解放后,北疆博物院由津沽大学代管,1951年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接收,1952年5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人民科学馆筹备委员会,由南开大学生物系主任肖彩瑜教授兼任馆长,同年11月接收北疆博物院,建立天津市人民科学馆,1957年更名为天津市自然博物馆,“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天津市自然博物馆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建立天津市博物馆,1971年天津市博物馆又与天津市红太阳展览馆合并为天津市博物馆,1974年恢复了自然博物馆建制,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于1998年10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后的自然博物馆占地约20000m2,馆舍呈“海贝含珠”态,寓意天津自然博物馆是坐落于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

从1914年—2011年近百年间,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由外国人到中国人管理的转变,经历了馆址的变迁。但是在这薄薄的卷佚中,却记录着中、外学者那种钟爱事业的、绵绵不断的真情和努力,从他们近一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轨迹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近百年的博物馆是如何创建与发展的。

一、科学研究工作与博物馆的发展

1.早期的科学考察与博物馆的创建

1912年,已经获得法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学位的桑志华,了解到中国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以南已经有人考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尚属空白。桑志华打算填补这一空白。1914年至1917年,桑志华主要对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积累相关资料,为他深入北方腹地研究奠定了基础。

1918年桑志华开始对山西、陕西、内蒙、甘肃、青海等中国北方腹地进行考察和采集发掘活动。它采集了数以筐计的植物标本,2000余件矿物标本、一系列的哺乳动物皮张、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累计起来可达10米高。由于当时交通工具落后,他雇用了7辆5套牲口的大车和18匹骡子及骆驼进行运输。

从1919年到1931年,是桑志华考古探险的辉煌时期。他在中国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地点。后来,桑志华与德日进共同建立由北疆博物院与巴黎博物院联合组成的“桑志华——德日进法国古生物考察团”,历时23年(1923年—1946年)。他们的行踪遍及黄河、白河、滦河和辽河流域,先后涉及了河北、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北京和天津等14个省市,到过300多个县,总行程45000—50000公里。他们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贡献是:(1)发现了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国古哺乳动物学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纪元。(2)发现了晚更新世旧石器——掀开了中国旧石器年代和史前研究的第一章。(3)发现了“河套人”——史前考古中第一个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发现了中国第四纪真马—三趾马动物群——中外地质学家争先查看的“地质博物馆”。(5)发现了晚新生代动物群——犹如一部完整的地质编年史。

桑志华将各地采集的资料,收集的动物、植物、岩矿、古生物、古人类标本先后分十几次运回天津,先存放在天津天主教崇德堂(现在营口道)的房间里(包括地下室),后来多得已无法容纳,于是建立博物馆的工作就提到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法租界行政当局的议事日程上。1922年,在英租界的马场道,博物馆与工商学院(后叫津沽大学,现在的外国语学院)同时兴建。博物馆先建主楼三层,正式命名为北疆博物院(亦称黄河—白河博物馆)。

2.深入的科学研究与大量论文的发表

注重学术研究,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1920年,聘法国懂植物学的享利•塞尔(Henri Serre,中名柴联抱)神甫整理植物标本。1928-1929年,聘法国鞘翅目专家杜歇尔(J.Duchaire)做鞘翅目分类工作。聘巴黎博物院《海洋生物志》主编之一罗学宾(Pirerre Leroy)神甫来馆工作,使北疆博物院的海洋动物研究与法国《海洋生物志》联系起来。雇用3位俄国专业人员,柯兹洛夫(I.Kozolow)担任高等植物的研究,巴甫洛夫(P.Pavlov)主要做昆虫鳞翅目、两栖类、爬行类的研究,雅科甫列夫(B.Iakovleff)负责鱼类、哺乳动物的研究。北疆博物院和欧洲许多博物馆有着联系和交往,鉴定和发表模式标本200多种。还附设实验室与情报部,主要供工商学院教学使用,并为法国等欧洲博物馆及自然历史研究机关提供研究标本。

北疆博物院出版物共计51期,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主要著述有74篇,内容涉及古人类学、植物学、动物学、古生物学、岩矿、地质学等。如桑志华撰写的《1914-1923黄河流域勘查报告》(四卷,1924年出版)、《1923-1933黄河流域十一年勘查报告》(四卷,1936年出版);桑志华和德日进合作考察研究并发表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章;德日进在北疆博物院的主要著述38篇。该院出版的刊物、著作,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至今仍是考察我国北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早期科学记录的重要依据。

1952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接收原北疆博物院的工作。由于当时缺乏专业人员,我们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动物标本室、昆虫研究室、植物研究室的专家林镛、杨钟健、郑作新、寿振黄、陈世骧等来馆了解标本的状况,他们回京后写了专题报告,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天津自然博物馆在各个学科及各项业务工作中不间断地开展了科学研究。在肖彩瑜馆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半翅目昆虫的研究,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分赴全国各地开展采集、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填补了中国半翅目昆虫研究的空白,共发表新种200个,在著名动物学家顾昌栋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对脊椎动物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天津市青年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发现新种100多个。1980年由原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与天津自然博物馆承担《中国乳齿象化石的研究》,于1983年在原联邦德国用英文出版了专著。1987年天津自然博物馆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中国陕西榆社地区新第三纪地层及动物群》。后来,我馆又与古脊椎动物所共同承担了我国新第三纪动物群的研究及地层意义的研究任务。1979年古脊椎动物所邱占祥先生与我馆科研人员发表了“甘肃庆阳上新世鬣狗科化石的研究”,又于1987年发表了《中国的三趾马化石》专著,该书获1990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于1985年、1987年先后完成了“天津淡水鱼类区系”和“天津淡水鱼类区划”的研究。我馆参加了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工作,编写的《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洋资源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和《天津市海岸带植物资源调查报告》荣获198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馆还承担了《河北植物志》的编写工作,发表了《中国香蒲属的研究》等。在鸟兽研究方面发表了《天津地区资源鸟调查》《天津地区兽类区系》等。另外,2004年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最原始的霸王龙及原始羽毛在霸王龙身上的证据》和《中国的四个翅膀恐龙》等文章。除上述项目成果外,几十年来,在采集发掘、藏品保管、陈列设计、美术摄影、剥制技术、宣教工作、博物馆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发表了一批颇具水平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我馆科研人员在几十年间,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的文章已超过千篇。

3.系统的归纳整理与著书立说

195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昆虫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农学院、西北农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经常来我馆查阅和借用标本,为了更好地利用馆藏为科学研究服务,于1964年组建并于1975年调整了古生物标本室,增加了天津植物和河北植物专柜,动物标本则分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三大类分类整理。全国各地及国外的科学工作者来我馆查阅标本、图书资料的共有200多个单位,近3000人,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们提供了各类标本约10万件,同时还提供了不少图书资料。

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先沿海、次华北、再全国”的步骤,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与采集、征集工作,我们分赴祖国各地,足迹踏遍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工作在深山老林、沙漠海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抢救性地采集、征集了大量珍贵稀少的古生物、动物、植物、岩矿等标本。至2004年,馆藏标本已增加到40万件。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磨练,天津自然博物馆已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不断播洒着汗水和种子,同时他们也在收获中得到欣慰。近年来,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与专著不断问世,在昆虫学研究方面出版了《中国重要农业害虫》《西藏昆虫》《中国经济昆虫志》《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世界蝴蝶博览》《世界观赏昆虫》等。在鱼类学方面出版了《天津鱼类》《鱼类生物学》《天津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报告》,在鸟类学方面出版了《鸟标本收藏》《天津鸟类志》。在寄生虫学方面出版了《黄渤海鱼类吸虫研究》《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中国动物志——吸虫纲 第二卷》。在植物学研究方面出版了《河北中草药》《河北植物志》《天津植物志》。在古生物学方面出版了《中国乳齿象的进化》《中国的三趾马化石》《化石收藏》《哺乳动物骨骼学》等。

此外,我馆还出版了20集《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馆藏精品图集》《建馆80周年论文集》《建馆90周年论文集》《欧亚自然博物馆高层论坛文集》《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动物王国奥秘》(昆虫、海洋动物、陆生动物、远古动物)等。从天津自然博物馆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体会到,如果把博物馆的藏品比作一个巨人的躯体,那么科研工作便是她的心脏,而陈列展览则是她的灵魂。

二、藏品特色及其科学管理

1.早期藏品的形成及其特色

桑志华于1914年3月来到中国,他设想是较为系统地考察所有注入渤海湾的水系如黄河、白河、滦河、辽河等及其流域地区,收集地质学、岩矿学、史前学、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文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资料与标本。

桑志华以探险家的身份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收集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并在进行民俗采风时收集了一些文物。他所收集的时代最早的是甘肃庆阳地区(最晚中新世,1000万年—500万年间),最晚的是内蒙古萨拉乌苏地区(更新世晚期,10—20万至1万年)。化石最丰富的山西榆社盆地(其中包括山西东南部的榆社、武乡、沁县,亦包括晋中的太古盆地的一部分),时代从蓬蒂期一直延续到泥河湾期(从距今1000万年—180万年间)。最著名的是河北原泥河湾,它代表我国北方更新世早期的层型剖面地点,这地区化石很丰富,称为泥河湾动物群或泥河湾期。上述四个地区是我馆保存脊椎动物最丰富的地区,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威望,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慕名而来。现将我馆这四个地区的化石,按它的时代的早晚一一分述如下:

(1)甘肃庆阳地区。桑志华1919年6月在庆阳北55公里的辛家沟和稍南的赵家岔发现了三趾马动物群(当时记录的是蓬蒂期动物群),1920年又在这两个地点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他这次所获得材料十分丰富。遗憾的是对这批材料从未仔细研究。这批化石主要有长颈鹿、三趾马和鬣狗三大类,其中鬣狗化石保存较好。鉴于这部分化石散存于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天津自然博物馆两处,经双方有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协商,决定共同研究。在邱占祥教授的建议下,首先从庆阳的鬣狗开始研究。研究使用了桑氏在该地区采集现存于我馆46件标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久寻未见的现生种鬣狗在上新世中期(即保德期)的直接祖先类型,订了一个祖鬣狗新属(Palinhyaena gen .nov.)两个新种;重现新种(reperta sp.nov.)叠齿新种(imbuicata gen.nov.)最有趣的是祖鬣狗的两个种分别而且显示了缟鬣狗(Hyaena)和班鬣狗(Crocuta)的一些特征。叠齿整个说来稍显原始而且颊齿覆瓦状,这和缟鬣狗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重现则与班鬣狗更为接近。关于现生鬣狗的祖先,早在5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遗憾的是提不出具体的种属特征。1978年我们在研究庆阳祖鬣狗时,发现它的各方面性质表明,它极可能是找寻半个世纪的现生鬣狗的共同祖先。它在我馆沉睡了50年,终于苏醒了,发挥了它的光彩。

(2)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它的范围包括榆社、武乡县、沁县)。桑志华和汤道平(M.Trassaert)于1934年就开始在榆社地区采集哺乳动物化石,并进行了地质调查。该地区是一个哺乳动物极为丰富的地区,包括的门类有:食虫、食肉、长鼻、奇蹄、偶蹄五大目(到1938年已采集约2300件)标本。

(3)泥河湾盆地(河北阳原县)。我馆保存的泥河湾地区的哺乳动物化石是桑志华于1924年、1925年和1926年与德日进在困难的条件下采集的。德日进与皮维窦(J.Piveteaau)于1930年发表了《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刊登在法国的《Annales dePalionto Iogie.Tome xIx》。主要记述采自泥河湾村附近和桑干河两岸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这篇研究论文的目的是对桑干河谷及湾盆地黄土层以下的地层中动物群的描述。

他们这次研究首次准确地提供了生命史上这个重要时期的资料,尤其是可以看到现生动物形成及其地理分布的特性。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与欧洲中晚上新世动物群十分相似但有明显亚洲特征的动物群。他们把桑干河盆地中采集到的哺乳动物化石,订为泥河湾动物群,该动物群可与欧洲的维拉方期(Villafrianchian)动物群相比。因为它介于蓬蒂期地层与黄土之间,为此和相关的(中国河流早—近期沉积)地文阶段所含的软体动物群,泥河湾地层可能没有疑问属上新世晚期,我国地质界现在算作“三门期”的第四纪早期。这同研究者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所确定的结论是一致的。

(4)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动物群

1924年德日进和桑志华,在他们关于内蒙古和陕北第一次发现旧石器文化的初步报告中,指出: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且有人类化石发现(只有一个门齿),更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共生;同一时期又相距不远的宁夏灵武水洞沟地方发现了大量石器,所以这个发现很被重视。人类化石订名为“河套人”,石器代表在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套文化”。“萨拉乌苏河系”就是出产“河套人”和“河套文化”的地层,因此它在人类体质形态和文化发展的研究上,都有重大意义。

萨拉乌苏动物群中重要的种属有肉食类的洞穴鬣狗,奇蹄类的披毛犀、野驴、蒙古野马,偶蹄类的野猪、骆驼、赤鹿、河套大角鹿、羚羊、转角羚羊、王氏水牛和原始牛,另外还有纳马古象和鸵鸟,以上动物多数都是已经绝灭的种属,从动物群的性质看当时河套一带显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干燥,应该代表一个草原和树林的环境。湖泊面积要比现在广大,沉积了分布面积相当广的湖泊堆积,同时又有水牛和一些鹿类在附近生活,野猪和原始牛则是当时森林中的居住者。

2.藏品的保管与标本的鉴选

1952年遵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我馆开始接收原北疆博物院的工作,12月1日选出标本清册,办理完毕移交手续,当时有化石12225件,动物标本145311件,植物标本61659件,另有图书15752册,对标本情况,那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整理。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后,极为重视藏品保管工作,坚持开展标本管理养护以及科研工作,并对藏品保管及鉴选工作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实践。

(1)坚持作好库存标本的清查、整理、排架建卡建帐工作,基本达到保管妥善,查用方便。藏品保管工作是从清查北疆博物院遗留标本开始的。要摸清北疆博物院藏品底数,必须清查全部遗存的标本。

保管人员对库存标本开展了系统的整理,逐步建立标本顺序卡片和分类卡片,将标本按照其不同门类的各自分类系统进一步调整排架,更加合理的调整为每一件标本的存放位置,提高标本的使用率,使之更能适应馆内业务工作需要,发挥藏品作用。同时,在此期间,逐步着手建立动物、植物、古生物标本分类帐册,使保管工作开始步入正规。

(2)鉴选一、二级藏品,实现藏品分级管理,妥善保存国家珍品。六十年代初,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保管部门在馆领导及许多位专家的指导下,指定出《馆藏一、二级标本鉴选定级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古生物、动物、植物几个部分的业务人员查阅文献资料,根据有关记载,从馆藏标本中鉴选出一、二级标本约1200余件。经核准,建立标本档案,编制标本目录,上报备案。对于一、二级标本,由专人负责,实施特殊保管。

鉴选馆藏一、二级标本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标本的不断增加和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和鉴选出更多的一、二级品。需进一步核实上报。

3.藏品的采集、征集与藏品积累

建国后,我们克服了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困难,积极地开展了采集征集工作。本着“先沿海、次华北、再次全国、最后国外”的步骤进行。

(1)在植物方面,搜集工作由三北向江南,由随机搜集朝定向、系统性搜集发展,使植物所代表的生态类群逐步增加。

自1957年以来,我们有多次采集、征集工作是在长江以南地区进行的。如: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及至西藏;华东地区的福建;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致使馆藏植物标本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50多年来的采集、征集工作,使馆藏中包容了来自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如:长白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如:雾灵山)、亚热带长阔叶林带(如:武夷山)、热带雨林(如:西双版纳)等地带的植物标本。拥有这多种多样生态类群的植物标本及科学资料,对于一个面向全社会进行教育的自然博物馆是至关重要的。

(2)在动物方面,50多年来搜集标本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较大的有41次所得标本总数约为13万多件,搜集超过1万件的年份有四个年份(1957、1958、1963、1977)。

我馆的动物学工作者为采集动物标本,走遍了30个省、区,跋山涉水辗转大江南北,例如:东北的兴安岭、长白山;海南的吊罗山、五指山、尖峰岭;广西的十万大山、大瑶山、陇瑞保护区,云南的横断山、西双版纳;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福建的武夷山、龙岩;内蒙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青藏高原;新疆的大沙漠;以及台湾、西沙群岛。

(3)在昆虫标本的藏品中,1914年—1937年期间采集的标本占全部昆虫藏品的50%,这些标本来自东北、华北、内蒙、西北地区。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工作,增加了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地区标本达10多万件,使我馆昆虫标本藏品数量增大,种类增多。在昆虫分类的34个目中,除我国现在尚无记载的重舌目、极为少见的蛩蠊目和西藏才有的一种缺翅目外,我馆收藏的昆虫标本种类达30个目。我馆还通过合作办展等方式征集到大批世界各地的昆虫标本。

(4)古生物化石征集工作,我馆一直本着为陈列展览服务的原则,尽量选择可视性较强的珍贵种类,如巨型禄丰龙骨架化石(1959年)、胡氏贵州龙化石(1961年)、黄河剑齿象骨架化石(1974年)、巨型山东龙骨骼化石(1975年)、准葛尔翼龙化石(1979年)、自贡蛾眉龙骨架化石(1982年)、猛犸象牙化石(1986)、剑齿虎头骨(1999年)、许氏禄丰龙(1999年)、野牛化石(1999年)、贵州龙化石(1999年)、鹦鹉嘴龙化石(2000年)、野马、牛、鹿化石(2000年)、娇小鸟、热河龙、矢部龙、翼龙化石(2001)年、潜龙、弛龙、幻龙、中华鸟龙(2002年)、伊克昭龙、猎龙、热河龙化石(2003年)、孔子鸟、长翼鸟、鱼龙、辽西蛙、蜥蜴、蛇、恐龙蛋、原角龙化石(2004年)。至2011年,我馆馆藏标本已超过40万件。

4.藏品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在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与完善,将给传统的藏品管理带来新的革命,它把管理人员从繁忙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加科学的管理藏品,高效快捷地“利用”藏品,深入透彻的研究藏品。然而,使用计算机进行藏品的科学管理,首先应从藏品规范化做起,规范化是计算机管理的必备基础与前提。我国的博物馆除少数几座老馆外,绝大多数是建国后建立起来的,历史相对较短。而博物馆的类型种类繁多、藏品种类复杂,以自然类博物馆为例,藏品可分为现生动植物标本、古代生物化石标本(包括古代无脊椎动植物化石、古两栖爬行类化石、古哺乳化石、古人类化石等)、岩石矿物标本等。其藏品的时间跨度大、来源范围广、加之各馆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工作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致,故整个博物馆界藏品管理规范化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直接影响藏品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尽快实现博物馆藏品管理规范化,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津自然博物馆办公化及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于2001年,是本馆多位专家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晶。整个管理系统以SQL SERVER2000作为底层架构,以ASP作为界面语言,结合了SQL SERVER2000的易用性及易管理性与ASP语言的良好兼容性。选用IE浏览器作为主界面,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该软件系统是专门对自然博物馆网上办公及藏品信息管理特点而设计的行业软件。其特点是覆盖信息面广,各种藏品特色信息均已内置,具备其他行业软件,如查询、检索、打印等功能。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5个模块:动物部分、植物部分、古生物部分、古人类部分、岩石矿物部分。经过几年的使用实践,证明这套管理软件是自然博物馆切实可行的管理软件。

三、与时俱进的展示理念

博物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她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她能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改变她的哲学思想、工作方法特别是陈列展示理念。所以,博物馆的展示也与博物馆一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自然科学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历史,正是体现这种动态的过程,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1.早期陈列的特征

早期的博物馆陈列特征一般为没有分类系统的良莠杂陈,只能说是藏品库的对外公开。天津自然博物馆1928年对外开放时,在新建展厅内,陈列有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史考古学及人种学等多种标本。动植物方面,有鸟类标本近400种,以及各种鱼类、兽类标本;地质学方面,有花岗岩、玄武岩岩石标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如黄铁矿、方铅矿、石英水晶等;古生物方面,大多数是哺乳动物化石,很多是大型动物化石,如披毛犀、象、鹿的骨架;人种方面,囊括各种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品、宗教用品、服装、劳动用品等。可以称作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的自然史陈列了。

2.分类法在陈列中的应用

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表了《自然系统》一书,提出了把生物的种按双名法以拉丁名命名,对推动世界万物的系统分类起了思想上的启蒙作用。1836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史前三时期学说的分类法首先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展示中心加以应用,开辟了在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先河。汤姆森把欧洲史前人类及现代人类技术上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被称为“三纪”式的陈列方法,揭开了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序幕。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陈列中采用了林奈的分类学方法,即按生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展出生物与古生物。如天津自然博物馆在1953年举办的《古生物及矿物岩石陈列》《脊椎动物陈列》《无脊椎动物陈列》,1954年举办的《自然发展史陈列》,1960年的《植物陈列》,1986年《古人类陈列》也都是按照分类法系统进行陈列展示的。然而,这时期的展示只是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藏品放在一起,这时的博物馆只是文人雅士孤芳自赏的场所。这样的展示只有专家学者才能看懂,对绝大多数的外行人来说仍然有如隔壁观火,不能得到更多知识。

3.主题单元异军突起

主题单元陈列是指在设计陈列时主题要突出,观点要明确,即设计者非常明确展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要向观众交代什么观点。在一个主题下,把陈列又细分为若干个单元。

设计者从思想上摒弃传统的博物馆陈列以“物”为主的思想,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手段使主题显明、观念集中。老式的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陈列馆,只要把一些贵重的藏品陈列的安全、美观就可以了。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益进步的传播技术把世界缩小于方寸之间,对于不少的“物”可以从电视等途径看到,而博物馆是信息的载体,人们渴望从博物馆得到更多、更新的文化科学信息,已失去了对众多的“物”的兴趣。而且许多观众到博物馆来是为了消遣,我们的展览必须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所以当前博物馆不再以物为重点,教育已上升为主要任务。

主题单元陈列还摒弃传统上以严格的学科为陈列主题的观念(如我国许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陈列都分为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要采用多学科的综合表现,这样才能更接近自然的真实和人类生活的真实。自然界是复杂的,解释自然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否则就不可能全面,不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已经有不少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采用主题单元陈列,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风气之先,他们已展出了十多个新式陈列。又如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地球环境厅”有六个主题,即地动惊魂、足下宝藏、瀛海探奇、人与环境、动物保育、物质与能。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布展也采用了主题单元方式,组成9个陈列厅,依次为恐龙厅、古哺乳动物厅、水生生物厅、两栖爬行厅、动物生态厅、昆虫厅、海洋贝类厅、热带植物厅和电教厅。每个展厅又分为不同展区,如动物生态厅又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景区。昆虫厅又分为昆虫的一生、翅膀的构造、比较原始的昆虫、会唱歌的昆虫、排放异味的昆虫、身披盔甲的昆虫、社会性生活的昆虫、令人讨厌的昆虫、最美丽的昆虫、需要保护的昆虫等等。

4.互动展示独树一帜

20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迅速的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迫切地需要从亲身体验中学到在人才竞争中作为一个人必备的最新的科学文化信息,陈旧的博物馆的展示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科技博物馆派生出来的科学中心应运而生。

它一改以物品为导向的传统博物馆的模式,而代之以观众的自娱自乐为导向,因而出现了叫观众参与的触摸展示,这就在博物馆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一开始,就让囿于传统的博物馆工作者目瞪口呆,大骂破坏了博物馆的传统,但参观博物馆的绝大多数观众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嗅觉亲自体验每一件展品或展项的科学文化内涵。这样的展示手法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因此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我国的科技馆及自然历史博物馆已屡见不鲜。

因此博物馆展示增加了互动项目十分重要,诸如:(1)简单触摸,一般观众对看到的新鲜物品本能的反映就是动手摸一摸,触摸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摆放一些比较结实的展品,比如恐龙大骨骼化石,让观众感受远古时代的气息;(2)简单机械传动,通过一些机械传动,不用电,达到观众动手目的;(3)电动装置,主要通过按钮操作完成一些互动项目;(4)多媒体主要是触摸屏互动,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专门编制软件。制作DVD或者VCD播放动画片,再现远古时期景观;(5)开放式景观,模拟古代或异地环境,观众可以穿梭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时为了烘托主题,整个展厅都可能布置成一种野外环境;把一些熟悉的事物放大,展示微观世界,往往也能吸引观众的极大兴趣。

5.活体展示锦上添花

博物馆的展示是博物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媒介体。不同时代的观众对展示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博物馆的展示除了为广大观众提供观赏、休息、娱乐、观光服务外,还要在寓教于乐中为观众提供多学科的科学文化信息,完成教育使命。因此,活体展示开始进入博物馆的陈列中。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环境博物馆。该馆展示的主题是“和谐的生命”,共有4个单元,即热带雨林、劳伦琴森林、劳伦琴海岸、北极与南极4个生态系统,每个单元下有若干个展区。他们在一个500米长的特别设计的玻璃房子内把4663个活动物(249个物种)、500个活体的植株(249个物种)放在不同的单元及展区内,以复制的岩石、土壤、湖泊、冰川、溪流等展示美洲及南极、北极的4个生态系统动植物在野外怎样生活,在博物馆内怎样生活。由电脑控制的喷淋、喷雾系统、供水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灯光照明,光线调空等设备能显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温差、相对湿度、温度的改变,使观众完全漫游在真实的自然界,使人叹为观止。

天津自然博物馆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引用民营资金,将陈列大厅一层改造成以展示活体生物的“海洋世界”,以“海洋环境”为主题,以自然生态为表现形式,展示活体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海洋哺乳动物。展区分为4个单元:热带雨林观赏区、海洋珊瑚礁鱼类观赏区、海底隧道观赏区和零距离触摸区。

6.巡回展览应运而生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巡展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巡展题材以农业科普知识为主,展出地点主要局限在本市各郊县,到了八十年代末,《优生优育知识展》开始到东北、山东、江南一带展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人员方面,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相对比较齐全,并且有一定的巡展工作推广的操作经验。经过再三仔细研究决定,合理有效整合藏品和人力资源,在缜密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将市场及产品进行细分再细分。从内容上将巡回展览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自身馆藏内容为主的自然科普类,另一类是以馆藏内容以外为辅的社科类,使其两者互补,把项目做大、做全、做强。自然科普类以馆藏为特点,以基本陈列为蓝本,将其“克隆”、浓缩;人文社会类的以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为题材。借助商业超市一站式服务的经营理念,由2001年初的六个展览,经过迅猛发展,已形成了八个专题(实物标本系列、环保知识专题、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生命科学专题、现代科技专题、青少年身心健康专题、健康知识专题、百大系列专题)、六十个展览。

回顾天津自然博物馆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探寻几代科学工作者所走过的艰苦的探索、发现、研究的工作轨迹,我们感慨万千,天津自然博物馆在科学探索中诞生,在科学发现中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壮大,她浸透了老一辈、新一辈博物馆人的心血和汗水,通过她高达40万件的收藏和近200个陈列展览的组织和展出,体现了博物馆人热爱事业、甘于奉献的真情和努力。在近百年的岁月中,我们经历过挫折及逆境的困扰和考验,享受过成功和胜利的欢心和喜悦。正是这种献身科学、坚韧不拔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才使天津自然博物馆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陈列标本藏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