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与进口贸易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2011-08-11吕向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6期
关键词:格兰杰协整修正

□文/吕向东

一、引言

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出口。传统经济学认为,出口对本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进口则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各国的外贸政策也倾向于“奖出限入”。事实上,这样认识进口贸易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的优势主要在资本和技术上,而我国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上有比较优势,资本和技术方面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这就决定了中国主要出口一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很多高新技术都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可以说进口是打通经济发展瓶颈、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进口产品的冲击也会激励国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扩大我国出口具有非常普遍的支持作用。因此,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必要的。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模型中用到的数据来自《2009中国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用JKZE表示进口总额,GDP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JKZE和GDP时间序列分别除以CPI,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再对时间序列取对数,用LJKZE和LGDP表示。

三、中国经济增长和进口贸易因果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运行趋势基本一致,即进口变动使经济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两个变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变动方向基本一致。这就表明了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性。(图1)

图1

由于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现象,为验证是不是伪相关性,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做进一步分析。(表1)

可见,对于JKZE不是GDP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63,表明至少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JKZE是GDP的格兰杰成因。同理,对于第二个原假设,同样可以得出,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GDP是JKZE的Granger成因。可以得出结论,JKZE、GDP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四、中国经济增长与进口贸易协整分析和误差协整模型

协整理论是20世纪八十年代由Engle、Granger提出的,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

(一)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很多,本文用ADF检验。单位根检验的依据:在各种条件下的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最小的有效。(表2)

检验形式(c,t,k):c 为包含常数项,t包含趋势项,k为差分的阶数。由表2可知,LGDP和LJKZE在进行一阶差分后平稳,所以LGDP和LJKZE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二)协整检验。(表3)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先用传统的回归方法得到回归方程:LGDP=3.017434529+0.62183339×LJKZE (1)

可以看出方程式(1)服从 CI(1,1)协整。

五、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固定结构误差修正模型

LM检验结果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表 4)

在CHOW结构检验中,没通过检验,结构存在差异。(表5)

(二)变结构的误差修正模型

第一步,生成虚拟变量

Genrt=@trend(1978)+1978——生成年度序列

Genr D1=t>=1978——条件表达式为真赋值1

第二步,建立变结构模型及结果检验

图2 事后动态预测图

第三步,各种检验。各项系数检验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很高。LM检验结果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表6)

表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二阶滞后)

表2

表3

表4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表5Chow Breakpoint Test:1991

表6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事后动态预测图。(图2)

可以看出,事后动态预测MAPE=0.370138,事后预测结果比较精确。各种检验也都通过了。

六、模型分析

变结构模型可以分为:

1991年前的误差修正模型

经过转换:

1991年后误差修正模型:

经过转换:

由模型(1)可以看出,在1991年以前进口贸易若每变动1%,GDP增长率就会变动0.36%,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可以看出,进口贸易对前期长期均衡离差的响应比较大,离差的0.1762%将在下一期得到修正。

由模型(2)可以看出,在1991年以后进口贸易若每变动1%,GDP增长率就会增长0.1491%,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可以看出,进口贸易对前期长期均衡离差的响应比较大,离差的0.1022%将在下一期得到修正。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进口总额对GDP的增长率影响逐步变弱,原因分析如下:第一,GDP基数变大,绝对量增加,但增长率的增长会相对变的困难;第二,后发优势的边际递减规律。其中,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反而带来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它表现为落后国家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技术和巨额资本,采取赶超工业化国家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1950年我国进口贸易以技术进口贸易为主,几十年来我国技术进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促进我国工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技术发展迅速,有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国先进技术对我国GDP增长推动作用逐步降低。综上所述,进口贸易对我国GDP增长率的影响逐步下降。

七、结论

综合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我国进口与GDP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GDP变化是进口变化的原因,进口变化也是GDP变化的原因;GDP与进口之间同时也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二)从短期来看,我国进口的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成正向关系;长期内我国本年度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也成正向关系,因此可以说进口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从整体发展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步降低。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吕世平,汪来喜.正确认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济经纬,2003.2.

[3]范柏乃,王益兵.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4.

猜你喜欢

格兰杰协整修正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合同解释、合同补充与合同修正
软件修正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