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研究

2011-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
关键词:进展腹腔胃癌

彭 雷

(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达州 635000)

胃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暴露在危险因素的机会增多,胃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胃癌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部分患者可以有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大便隐血等症状,有的仅为不明原因的消瘦[1]。胃癌好发在胃窦部胃小弯侧,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大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经超过了肌层,已经处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情况、临床分期等给予恰当的术后辅助化疗、热疗等综合治疗。最近,腹腔热灌注化疗也较多运用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中,常常和化疗联合应用[2]。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00例经过胃镜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上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 月至2009年1月,我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100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腹部增强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进展期胃癌患者,且体力状况良好(PS评分1~2分)、心肺肝功能良好。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分布为48~66岁,平均年龄55.5岁,病程有0.5~2年。经过病理活检后,高分化腺癌42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28例,还有2例腺鳞癌。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治疗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化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100例采用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4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和5-氟脲嘧啶(2400mg/m2、采用第二通道、缓慢静脉滴注48h),进行12个周期的腹腔热灌注化疗,两个周期之间间隔两周[3]。腹化组的患者将3000mL生理盐水+100mg顺铂+1000mg 5-氟尿嘧啶混合后注入热化疗灌注机加热到45.0℃,等到温度稳定后,将化疗液以250~500mL每分钟的速度灌注到患者腹腔,保持总共的灌注量在2000mL左右。灌注过程中保持整个系统温度在45.0℃左右,持续1h,最后将灌注液排出体外,剩下1000mL左右在腹腔里[4]。

1.2.2 观察指标和统计分析

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1年和两年短期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其急性副反应及晚期并发症按照RTOG标准进行评价[5]。统计方法:生存计算采用 Kaplan-Meier法,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的人数、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腹化组和对照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80.0%(40/50)和80.0%(40/50)、64.0%(32/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62、7.10,P<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16.0%(8/50)、30.0%(15/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两年随访结果比较

3 结 论

有研究表明,贲门部胃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到的趋势,而就诊时进展期胃癌患者占了所有患者的85.0%左右[6]。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无远处转移,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皆可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胃癌容易复发和转移,除了常规的局部浸润、淋巴道和血道转移以外,经腹腔种植播散也是常见的转移途径。腹腔里残存的肿瘤细胞是复发和转移的根源。近几年进行的围手术期腹腔热化疗是较大限度杀灭腹腔肿瘤细胞的好方法术,疗效已逐渐得到肯定,NCCN指南上推荐常用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7]。

本研究中,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将化疗药物直接打入腹腔,使得局部的药物浓度达到最大,可以使局部肿瘤细胞坏死,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了肿瘤细胞的残留及转移和扩散,这些细胞都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可以杀灭这些亚临床病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同时不会对其他的器官造成较大的影响[8]。50例进行腹化的患者没有出现了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反应,终止的腹化的,均顺利完成规定疗程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没有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没有明显的发热、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临床获益较大。

[1]朱红军,陈萍,张莉莉.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6(5):4-6.

[2]高子安,江祖霞,周凡.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0,3(14):84-85.

[3]Kodera Y,Yamamura Y,Shimizu Y,et al.Peritoneal washing cytology:prognostic value of positive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undergoing a potentially curative resection[J].J Surg Oncol,2010,16(12):1795-1797.

[4]丁伟,杨传永,袁明.腹腔化疗对胃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0,26(7):823-824.

[5]Matrai Z,Peley G,Kovacs T,et al.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chemoperfusion for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caused by recurrent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rv Hetil,2011,21(1):30-32.

[6]杨意忠,李有怀,沈兰皖.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351-353.

[7]王立峰,施建民,刘宝瑞,等.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灌注热化疗的临床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1(11):1130-1132.

[8]齐德林,周正端,王红兵,等.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的胃肠癌临床研究50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16(12):1795-1797.

猜你喜欢

进展腹腔胃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