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2011-08-08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中国食用菌 2011年5期
关键词:棉籽壳双孢菌渣

程 翊,曾 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4)

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称为菌渣,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食用菌菌渣也越来越多。我国每年产生菌渣至少有1.4×107t,处理这些菌渣的传统方法是丢弃或燃烧[1],随意丢弃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增加空气中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数量,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2-4],合理地开发利用食用菌菌渣,不仅可以广辟资源,化废为宝,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5-7]。

因此,深入研究菌渣循环利用技术、食用菌规范化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可以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带动我国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企业生产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J.E.Lange)Imbach菌种AS2796。

1.1.2 培养料

刺芹侧耳(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Quél.菌渣(以下简称菌渣,来自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平)、发酵棉籽壳、蘑菇堆肥、牛粪粉及辅料。

1.2 方法

1.2.1 杏鲍菇培养料及菌渣成分分析

杏鲍菇培养料栽培前后、杏鲍菇菌渣在堆制前、堆制后,以及菌渣添加不同量牛粪粉发酵等几种不同情况下取样测定其含碳量、氮量、碳氮比、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参照文献[8-11]。

1.2.2 菌渣的堆制发酵

对菌渣进行不添加牛粪粉、添加10%牛粪粉、添加20%牛粪粉3种处理的堆制发酵,记录堆制过程温度变化。堆制时间为14 d,翻堆3次。

1.2.3 菌渣制作双孢蘑菇菌种

菌渣添加10%牛粪粉进行堆制,然后与双孢蘑菇堆料按配方比例调配后,装瓶高压进行常规双孢蘑菇菌种的制作[12],菌渣使用比例设置4种,分别为20%、50%、70%、100%,以不添加做对照,观察走菌情况。

菌渣添加10%牛粪粉、20%牛粪粉2种处理进行堆制,然后以30%、50%、70%、100%的不同比例与发酵棉籽壳混合、装瓶、秤重 (不同处理培养料装瓶量相同)、高压进行蘑菇菌种制作(方法同上),以常规发酵棉籽壳为对照。接种后置于24℃培养室培养,待菌丝长至瓶肩下后画一起始线,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待生长速度最快的菌种满瓶时再画一终止线,测量菌丝生长长度,比较不同处理培养料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菌丝生长的差异。

1.2.4 菌渣栽培双孢蘑菇

菌渣添加10%牛粪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按20%、50%、70%、100%的添加量与双孢蘑菇堆料混合后上床进行二次发酵,每个处理栽培面积为11.1 m2,栽培方法与常规栽培相同[13]。观察双孢蘑菇菌丝萌发情况、满床时间、子实体扭结时间、产量、质量等。

1.2.5 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示范

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示范菇房6间,每间栽培面积500 m2,6间3000 m2,菌渣使用量为30%。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鲍菇培养料及菌渣成分分析

对杏鲍菇培养料栽培前后、菌渣堆制后与双孢蘑菇堆料配比后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对菌渣在堆制前、堆制后及添加不同量牛粪粉堆制等几种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对菌渣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只采摘1茬的杏鲍菇菌渣仍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以利用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培养料用于双孢蘑菇制种与栽培,提高资源利用率。

表1 各种材料成分测定表

表2 各种材料成分测定表

2.2 菌渣的堆制发酵

3种处理的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见图1。

图1 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

从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添加牛粪与否,料堆均可升温至60℃以上,添加牛粪的料堆最高温度可升至近70℃。通过堆制发酵,加深了杏鲍菇菌渣的腐熟度,更适合于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

2.3 菌渣制作双孢蘑菇菌种

2.3.1 不同培养料萌发时间

不同配方不同添加比例制作的菌种,萌发时间都在24 h,即添加10%、20%牛粪粉堆制的杏鲍菇菌渣与双孢蘑菇堆肥或发酵棉籽壳,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用于制作双孢蘑菇菌种,双孢蘑菇菌丝萌发时间在24 h。

2.3.2 不同培养料走菌速度

杏鲍菇菌渣与双孢蘑菇堆肥混合用于制种,各种比例都正常萌发走菌,满瓶时间在37 d~45 d,随着菌渣使用量的增加,满瓶时间延长。

采用添加10%、20%牛粪进行发酵的菌渣制作的双孢蘑菇菌种,各种配比的菌丝生长速度见表3。

显然,杏鲍菇菌渣添加2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与发酵棉籽壳混合作为双孢蘑菇制种培养基优于添加10%牛粪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对照发酵棉籽壳(除全菌渣)外,但综合考虑,杏鲍菇菌渣添加1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按30%~50%的添加比例与发酵棉籽壳混合制作蘑菇菌种,既可降低制种成本,又能保证双孢蘑菇菌丝正常生长。发酵杏鲍菇菌渣制作的双孢蘑菇菌种情况见图2。

2.4 菌渣栽培双孢蘑菇

菌渣与双孢蘑菇堆料各种配比的培养料吃料情况都正常,满床时间略有差异,因培养料厚度不一致,无法进行比较。从扭结情况看,添加杏鲍菇菌渣的出菇时间较早,不同处理培养料产量情况见表5。

表3 不同处理培养料菌丝生长速度

图2 发酵杏鲍菇菌渣制作的双孢蘑菇菌种

表5 添加不同量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产量情况

2.5 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示范

蘑菇菌丝吃料情况及床面出菇情况见图3。

图3 双孢蘑菇菌丝吃料情况及床面出菇情况

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平均单产可与常规堆肥的单产持平,而使用30%杏鲍菇菌渣可降低栽培投料成本约25%。

3 讨论

通过对菌渣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只采摘1茬的杏鲍菇菌渣仍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以利用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培养料用于双孢蘑菇制种与栽培,提高资源利用率。

杏鲍菇的培养料未经发酵,利用其菌渣作为双孢蘑菇制种与栽培的培养料需进行堆制发酵,从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添加牛粪与否,料堆均可升温至60℃以上,添加牛粪的料堆最高温度可升至70℃,可以达到常规配方的要求。为了能更充分的发酵,加深杏鲍菇菌渣的腐熟度,补充氮源,使其更适合于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菌渣发酵以添加牛粪为宜。

杏鲍菇菌渣添加2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与发酵棉籽壳混合作为双孢蘑菇制种培养基优于添加10%牛粪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对照发酵棉籽壳(除全菌渣外),但综合考虑,杏鲍菇菌渣添加1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按30%~50%的添加比例与棉籽壳混合制作双孢蘑菇菌种,既可降低制种成本,又能保证双孢蘑菇菌丝正常生长。2010年每吨棉籽壳生料价格在2300元~2800元,发酵棉籽壳每吨则高达3500元~4200元,若能用菌渣取代部分如此紧缺而昂贵的棉籽壳,则可大大节约双孢蘑菇的制种成本。我省每年的双孢蘑菇栽培种需求量在3000万瓶,以推广1000万瓶菌渣菌种计,可节省发酵棉籽壳600 t,可为制种户节约制种成本数百万元。

从菌渣成分分析和制种试验结果看,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完全可行,但由于菌渣较细碎,为保证透气性,菌渣使用量可控制在20%~30%。2010年我省杏鲍菇日产量在30 t~40 t,每天产生的菌渣有60 t~80 t,一年以300天计,每年就有1.8×104t~2.4×104t菌渣可被再利用。我省双孢蘑菇栽培面积3×107m2,每年稻草的需求量在4.8×105t~6×105t,稻草价格为每吨600元,大部分从外省调入,而菌渣出厂价每吨80元,脱袋粉碎后最终价格每吨在300元,若以菌渣代替部分稻草,减少原料外调压力,每年还可为菇农节约投料成本540万元~7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解决了每年几万吨的杏鲍菇菌渣的出路,也可以为其他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提供一条很好的参考经验。

[2]马寿福,军花,刁治民,等.食用菌菌糠营养价值及利用途径的研究[J].青海草业,2006,15(3):36-40.

[3]郑林用,黄小琴,彭卫红,等.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食用菌学报,2006,13(1): 74-77.

[4]张建华,张忠兵.蘑菇菌糠营养成分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6):14-16.

[5]米青山,王尚堃,宋建华.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84-287.

[6]闫宝松,马凤,张跃新,等.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J].中国林副特产,2005(4):27-29.

[7]李学梅.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3(5):40-42.

[8]GB9834-88,土壤中有机质测定方法[S].

[9]GB/T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S].

[10]GB/T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S].

[11]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 过滤法[S].

[12]国家农业部.NY/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3]孔祥君,王泽生.中国蘑菇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棉籽壳双孢菌渣
立足生产,服务农户
——记上海志磊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棉籽壳营养成分测定及近红外模型建立
不同栽培原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提高环境效益的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方式*
双孢蘑菇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抗生素菌渣热解及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